资讯参考,东方金报

微信
手机版
东方金报

新时期战争的几点变化!

作者 :正文注明 2025-05-14 14:08:13 围观 : 评论

作者:印闲生
来源:江宁知府(ID:jiangningzhifu2020)

1、核威慑很重要

作为现阶段人类手中的“最终暴力”,核武器自诞生之日起就对国际秩序产生着深刻影响。

尤其随着人类进入战国时代,核武器与核战略的意义将急剧放大,获得核武器的国家可以获得更强的战略权力,而没有发展核武器的国家则将沦为猎物。

就以刚刚发生的印巴冲突为例,假如巴基斯坦没有核武器,印度未必肯善罢甘休,但由于印巴均是拥核国,所以每次冲突都能够“点到为止”。

图片
印度的拥核决心非常之大,在1996年9月10日的第五十届联合国大会上,《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获得158票赞成、3票反对和5票弃权;这3票反对里有新德里的“两票”,来自印度自己和不丹。

为了更清楚地了解核威慑在国际政治中的关键作用,我们不妨回顾一下过去几年的俄乌战争——这是一场几乎公开的核博弈。

2022年2月17日,俄罗斯启动核演习。

尽管当时大家普遍不认为普京会对乌克兰大规模用兵,但事后复盘可以发现,启动核演习其实是俄军即将发起军事行动的重要征兆。

这一做法的含义十分明确,即对美国和北约进行震慑,要求其不得介入俄乌冲突。

2月22日,“特别军事行动”爆发。

2月24日,俄空降军在第一次突袭安东诺夫机场失败;尽管两天后又成功夺取机场,但失去了起降条件,俄军被迫启动“B方案”,改用大规模装甲集群突击的形式进攻基辅。

2月27日,普京下令俄罗斯战略火箭军进入特别战备值班。

此时克里姆林宫已经意识到“特别军事行动”速战速决的目标无法达成,为了防止美国军事介入,普京亲自表示:

“如果有人试图进行干涉,俄罗斯将立即作出反应,使其遭受历史上从未经历的严重后果。”

什么是“历史上从未经历的严重后果”呢?那自然是核战争。

在2022年俄军遭受巨大战场压力的时刻,为了让核威慑更加具象化,俄火箭军动作频频。

比如:2022年7月,搭载“波塞冬”核鱼雷的“别尔哥罗德”号核潜艇交付海军;9月,普京两次表示,为保卫土地俄罗斯将使用所拥有的一切手段;10月,举行“雷霆-2022”战略军事演习,陆基、空基、海基核打击力量全部参加;11月,向白俄罗斯转交了可发射核弹头的“伊斯坎德尔”导弹和苏-25战机……

可以这样讲,正是因为俄罗斯有效实施了核威慑,才让西方在援助乌克兰坦克、飞机、远程导弹等问题上变得小心谨慎,以避免骤然刺激克里姆林宫引发核战争,其结果是使乌克兰在2022年错过了最佳反击窗口。

图片
全球核弹头数量分布图

2、无人机革命

俄乌冲突持续近三年,这场冲突也被称为“世界上第一场无人机战争”——不是因为交战双方第一次使用无人机作战,而是无人机首次成为战场主力。

早在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前,军用无人机就已开始投入使用,例如美军中广泛列装的“捕食者”无人机。

然而俄乌战争对无人机的消耗是人类从未见过的,两国在2024年分别制造了超过100万架军用无人机。

无人机成为一种战场耗材,它的影响力无处不在,比如:混合攻击敌方防空系统,远程打击敌后方设施,单兵击杀,装甲车辆击杀,战场侦察,炮火校准等。

实战表明,美军之前走的那种无人机发展路线是错误的,战场上需要的不是少数几架高精尖的察打一体无人机,而是100万、200万架无人机,给每个士兵当“空中手榴弹”用。

正所谓数量本身就是一种质量,俄乌战争中,无人机的产量跟炮弹产量一样重要。

图片
图片
图片

3、坦克面临二次变革

坦克不是不重要,而是角色和战场定位发生了改变。

虽然俄乌双方投入了几千辆坦克,但像二战库尔斯克那样的大规模坦克会战并没有发生。

在俄乌战场上,坦克通常是配合步兵进攻使用,快速夺取并守住地形,一旦没有步兵支援,坦克很容易成为无人机和反坦克武器猎杀的目标。

某种意义上讲,坦克和无人机一样变成了一种战场耗材,有时待在坦克里反而不安全,可由于装备价值太高,又不能轻易舍弃。

战场事实表明,在传统的坦克指标上发力没有多大意义,无论俄罗斯的阿玛塔、T-80、T-90,还是西方的挑战者、豹二、M1A1/A2,放到战场上作用其实差不多。

对于现代战争,坦克最需要提供目前步兵们急需的东西——安全。

未来坦克应该设计成为一个可移动的战场生存平台(这本身是装甲车辆的设计初衷),通过电子干扰、激光射击等方式成功抵御包括无人机在内的各种新式威胁。

假如无法做到这一点,坦克的意义将大幅下降,并最终往低价值、消耗性战场火力点的方向发展。

图片
俄军发布的视频显示乌军“豹2A6”坦克和M2A2步兵战车被摧毁。一辆豹2主战坦克的单价接近800万美元,而击毁它的无人机只有几万块钱。

图片
二战期间反坦克武器相对匮乏,坦克充当了可移动安全火力平台的角色,现在随着无人机等新威胁出现,坦克急需二次升级以适用战场环境。

4、现代战争的弹药消耗量超乎想象

俄乌战争充分印证了一个军事真理——武器载台(大炮、飞机)本身不能杀敌,只有配合炮弹、炸弹和导弹时才能发挥作用,否则就是废铁。

过去几年,在西方全力支持的情况下,乌克兰仍频频遭遇155mm榴弹炮紧缺的问题,以至于有炮无弹。

可见现代战争对于弹药的消耗量极大,依靠对外采购是绝无可能维持一场高强度战争的,只能靠自产。

俄罗斯的武器弹药没有西方先进,但它好在自己能造,不像乌克兰那样事事求人。

放眼全球,乌克兰的军工产业算十分发达的了,其他那些“小而精”的军队,比如一些中东产油国或欧洲小国,它们凭借国际采购组建起一支账面力量不错的军队,这种军队真到了生死时刻是没有战斗力的,或者说根本支撑不起一场消耗战。

5、其他

图片
图片

1)战时状态下,包括铁路、公路和港口在内的交通基础设施很容易受到攻击,维持战场供应需要分散式物流,只有在物流系统安全的情况下才有可能为前线提供稳定供应。

2)由于战争期间各种国际贸易高度受限,邻国的意义将大大提升;以俄罗斯为例,它之所以能坚持打下去,离不开周边几个邻国的支持——无论是朝鲜、伊朗的军事物资还是其他民用物资。

3)大型商业公司对战争的影响力增强,战争不再仅仅是军工企业的事情,像马斯克的“星链”、民用无人机制造商以及AI图像分析公司等,都开始深度介入战场,国家、社会、工业、科研与军事单位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直接连接。

以上三点将加速高科技和重要产业链在国家间的重组,并事实上推动平行世界的产生。


相关文章

  • 俄乌戏剧48小时,停火谈判有希望吗?
    俄乌戏剧48小时,停火谈判有希望吗?

    原创: 徐吉军来源公众号:汉唐智库微信ID:hantangzhiku2025年5月9日,俄罗斯胜利日红场阅兵式圆满举行。在胜利日之前,乌克兰连续几天向莫斯科发动无人机攻击,都被俄军有效拦截,虽然未能造成较大损失,却导致莫斯科周围机场关闭,多架航班延误,使俄罗斯方面颜面受损。乌克兰的无人机袭击并不令人意外。乌克兰实际上没有其他行动计划,因为战场形势对乌克兰不利。乌克兰是否会继续获得美国的支持尚不确定。美国是这场战争中一直是乌克兰最大的盟友,但是特朗普上台后已经停止了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欧洲国家对乌克兰的支持...

    2025-05-14 14:08:16
  • 新时期战争的几点变化!
    新时期战争的几点变化!

    作者:印闲生来源:江宁知府(ID:jiangningzhifu2020)1、核威慑很重要作为现阶段人类手中的“最终暴力”,核武器自诞生之日起就对国际秩序产生着深刻影响。尤其随着人类进入战国时代,核武器与核战略的意义将急剧放大,获得核武器的国家可以获得更强的战略权力,而没有发展核武器的国家则将沦为猎物。就以刚刚发生的印巴冲突为例,假如巴基斯坦没有核武器,印度未必肯善罢甘休,但由于印巴均是拥核国,所以每次冲突都能够“点到为止”。印度的拥核决心非常之大,在1996年9月10日的第五十届联合国大会上,《全面禁止核...

    2025-05-14 14:08:13
  • 歼-10C颠覆中国军火贸易棋局!
    歼-10C颠覆中国军火贸易棋局!

    作者:星海舰长来源:卢克文工作室(ID:lukewen1982)壹1985年,一群风尘仆仆的中国人,出现在了法国达索公司的会议室里。这些中国人,来自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611所),其中一个年轻人,刚刚从西工大毕业不到5个月,因为有航空器设计的天分,被所长亲自点名进了代表团。他们此行的目的,就是找达索,买达索引以为傲的电传飞控。而买飞控的起因,要从四年前那场关乎未来50年中国空军命运的会议说起。70年代末,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军队也开始睁眼看世界。结果一看不要紧,世界军事技术竟然进步如斯!中国还在用歼-6玩...

    2025-05-14 14:08:11
  • 姚远梅:2025年印巴战争,打出“大家都赢了”的效果
    姚远梅:2025年印巴战争,打出“大家都赢了”的效果

    2025年5月6日至10日,印巴爆发战争,举世瞩目。印度以反恐为由率先对巴基斯坦发起代号“朱砂行动”(Operation Sindoor)的空袭,巴方随后以维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为由对印方入侵挑衅进行代号为“铜墙铁壁”(Operation Bunyan al-Marsus)的反击。双方打成一片,巴方称击毁印6架战机、生擒印方飞行员、瘫痪印方70%电网、捣毁印S-400防空系统等,印方称巴方说法都 印巴立场截然相反,相应,双方媒体报道,各执一词。然而,在媒体宣传报道中,随后出现乌龙事件,进而引发世界舆论效应...

    2025-05-14 09:11:08
  • 殷之光:我们为什么要讨论全球南方?
    殷之光:我们为什么要讨论全球南方?

    今天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界在讨论“全球南方”时,表现出了一种明显的“哲学”贫困。来自七国集团(G7)国家的国际关系理论家、政策分析师、公共媒体舆论普遍倾向于用政治同盟或国家联盟这类具有浓厚西方历史经验色彩的概念,来解释“全球南方”这一整体性、团结性的概念。在这种概念先行的生搬硬套下,一些学者认为,“全球南方”不具有统一性,且所指模糊,无法作为一个分析范畴应用到国际关系的讨论中。而“全球南方”之所以不 同时,任何一种形式与规模的共同体,其形成的基本目的可以被理解为最大可能地谋求幸福。而随着不同共同体的扩大、叠加...

    2025-05-14 09:10:56
  • 里奥纳多·阿图奇:中拉“北京宣言”将取代“华盛顿共识”,门罗主义的时代结束了
    里奥纳多·阿图奇:中拉“北京宣言”将取代“华盛顿共识”,门罗主义的时代结束了

    5月13日星期二,在具有历史意义的中国—拉共体论坛(China-CELAC)第四届部长级会议闭幕后,《北京宣言》正式发布。这份宣言将载入史册,成为新世界诞生的象征——一个崛起于帝国主义秩序崩塌的时代尽头,以公平、尊重和民族自决为基础重塑国际关系的新世界。这份由中国和拉丁美洲、加勒比地区33个国家共同起草的文件,象征着对“华盛顿共识”的历史性告别。长期以来,所谓的“华盛顿共识”向拉美国家强加了一整...

    2025-05-14 09:10:51
  • 鲍韶山:在启动关税战后,特朗普又犯下一个严重战略失误
    鲍韶山:在启动关税战后,特朗普又犯下一个严重战略失误

    2025年4月2日,特朗普政府单方面对几乎所有美国贸易伙伴的商品全面加征关税。这并不令人意外——毕竟在特朗普的词典里,“关税”是他最爱用的词。这次“解放日”公告在某种程度上延续了其首个任期内的政策遗产。但数日之后,特朗普宣布对除中国外的所有贸易伙伴执行90天关税暂缓令。这个例外条款引发了连锁反应,中美双方此后展开针锋相对的关税报复。最终美国对中国输美商品的关税升至145%,中国对美商品关税也提高 关键在于,特朗普政府低估了中国的决心与战略远见。中国非但没有屈从于压力,反而迅速采取反制措施(显示其早有预期与...

    2025-05-14 09:10:32
  • 李成:指望美国对中国“做正确的事”,还得等10年
    李成:指望美国对中国“做正确的事”,还得等10年

    编者按:由中信出版集团主办的“从香港到亚洲:解码高观投资30年增长密码——《铸就》新书分享会”于5月9日举行。会上,香港大学政治学教授、前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约翰·桑顿中国中心主任李成基于自己过往的经历,分享了自己对当下中美关系的看法。本文整合自其在对话环节的部分分享,观察者网整理,已经作者校阅,供各位读者参考。演讲现场 【演讲/李成,整理/观察者网】谈及大家都很关心的中美贸易战及相关谈判,种种迹象...

    2025-05-14 09:10:26
  • 印度和巴基斯坦相互驱逐一名外交官
    印度和巴基斯坦相互驱逐一名外交官

    据印度新德里电视台(NDTV)报道,当地时间5月13日,印度宣布驱逐一名在巴基斯坦高级专员公署工作的巴基斯坦官员,理由是其涉嫌从事间谍活动。印度外交部表示,这名官员为不受欢迎的人,从事与在印度官方身份不符的活动,被要求在24小时内离开印度。当天晚些时候,巴基斯坦外交部发布声明称,印度高级专员公署的一名工作人员为不受欢迎的人,并要求其在24小时内离开巴基斯坦。声明指出,该工作人员从事了“与其特权地...

    2025-05-14 09:10:22
  • 董军会见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中方将提出新的维和承诺
    董军会见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中方将提出新的维和承诺

    据微信公众号“国防部发布”5月14日消息,国防部长董军13日在德国柏林出席第六届联合国维和部长级会议期间会见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董军说,联合国成立80年来,为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发挥重要作用。当前国际局势发生复杂深刻变化,联合国的作用只能加强、不容削弱。中国坚定支持联合国核心地位,坚定支持联合国在全球安全治理中发挥核心作用。联合国维和行动为和平而生,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重要贡献。中方将提出新的维和承...

    2025-05-14 09: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