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宫股神!
来源:大白话时事
微信号:xhdb66
我在今天凌晨0点的时候,还专门截了个图,白宫发布这个行政令显示的时间是18小时前,算一算差不多就是北京时间13日6点左右。
我方是在北京时间13日22点多才发了调整对等关税的行政令。
从发布公告的时间来说,符合“美国先降,我方再降”,至少没让美国占便宜。
这种外交细节是肯定要去抠的。
否则,要是我方先发公告,指不准就又会被特朗普拿去搞赢学宣传。
而我方一直强调,这场贸易战是美国主动发起的,所以虽然双方12日联合声明是约定了5月14日之前采取举措。
但谁先发行政令公告,这是一个必须抠的细节。
再聊聊这次中美会谈结果的后续影响。
最近中美会谈结果出来后,感觉舆论场上过于乐观的声音也多了。
特别是特朗普团队开始频频说好话,更是调动了全球舆论的乐观预期。
比方说,特朗普在5月12日于白宫讲话时称,日内瓦会谈实现了中美双边关系的全面重启,特朗普称他无意伤害中国,而是希望中国向美国开放。
特朗普原话是说:“在日内瓦举行的富有成效的会谈后,我们与中国实现了全面重启。双方现已同意将4月2日之后加征的关税降至10%,为期90天,以便在此期间继续就更大范围的结构性问题进行谈判。目前中美关系非常、非常好,我们还有一些其他事情正在推进中。”
但特朗普说“目前中美关系非常好”的鬼话,我们听听就好了,谁当真就等着被卖。
特朗普是那种,前一秒还在说跟你关系很好,非常喜欢你,后一秒就可以毫无心理负担捅你刀子的人。
比如,在白宫吵架之前,特朗普也说他非常喜欢泽连斯基,后面就骂泽连斯基是喜剧演员是小丑。
再比如,今年1月23日,特朗普也信誓旦旦说,他认为中美关系非常良好。
但这也不妨碍特朗普在随后关税战里,对我们加高额关税。
除了特朗普之外,美国财长贝森特最近也是频繁出来释放乐观预期。
5月12日,贝森特接受采访时表示:“我想在未来几周,我们将再次会面,以达成一项更令人满意的协议。我们与中国之间有一种机制,可以避免关税上升的压力。”
但这只是贝森特自己单方面的乐观预期而已。
特朗普已经晋升为白宫股神。
4月7日之前,让自己亲戚朋友下空单,然后自己亲自操刀,制造各种重大利空。
然后4月7日之后,马上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开始反手下多单,然后就各种制造重大利好,让美股从一路暴跌,马上又变成一路暴涨。
所以,特朗普团队近期这样频繁释放乐观预期,我认为有两方面原因:
1、美国经济和金融确实撑不住了,要避免货架空空如也,只能大幅下调已经加上去的关税,来不断安抚市场。
2、基于特朗普开始空翻多的需要,过去一个月,特朗普两次在社交媒体上发帖让人买入股票。
但特朗普这样透支国家信用,通过美国总统的影响力,来操控市场的行为,反倒是会加速美国金融危机的风险。
如此暴涨暴跌的市场,只会酝酿更大的风险而已。
特别是特朗普这个人现在为了圈钱是不择手段,你很难说他后面什么时候会“多翻空”。
之前有人问我,既然是打打谈谈,现在谈也谈了,下一次打是什么时候?
我的回答是,特朗普开始做空股市之后。
对于特朗普这种反复无常的人,我们仍然需要提高警惕。
目前美国只是取消大部分对等关税,仍然还保留2月和3月加征的关税,并且也保留2018年加征的301关税。
我个人预期,在特朗普全面取消今年加征的关税之前,我们不会跟美国达成所谓全面协议,否则就会被特朗普的虚空造牌得逞。
特朗普得先全面取消今年加征的关税,双方才能进入真正谈判环节,去达成全面协议。
由于这次日内瓦会谈,中美双方在互相下调关税的同时,还建立了磋商机制,所以未来几周中美双方如果出现又一次接触,也很正常。
但这种接触可能达成的结果,跟贝森特所谓“更全面协议”,会有很大距离。
我个人预期,未来几周的接触,或者90天内的接触,顶多就是让双方朝着降低2月和3月加征的关税方向靠拢而已。
这更多就是又一次,双方互相下调之前加征的关税。
美方虚空造牌,我方虚空调整。
在美方完全把虚空造的牌打光之前,我方虚空调整也不会停,不会做额外让步。
而当前特朗普团队仍然还幻想着,可以用虚空造牌,来换取我们实质让步,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所以,别看特朗普团队现在怎么释放乐观预期,我们都要做好持久战的准备。
之前舆论过于悲观时,很多人认为双方会不欢而散,不会有任何结果。
我就跟大家做预期管理,提前分析这次接触,双方可能同时降低一部分对等关税的可能性。
现在舆论过于乐观,很多人开始进入“一谈就妥”的时候,我也会来跟大家做预期管理,分析贸易战不会那么快结束。
我的风格就是这样,舆论过于悲观时,我就释放点乐观预期。
舆论过于乐观时,我就释放点悲观预期。
总体是起到一个中和的思路,虽然我影响不了整个情绪化的舆论大环境,但至少可以尽量让我的读者群体不那么情绪化,能更加理性去思考,避免盲目乐观,避免过度悲观,能保持一个比较平和的心态。
这就是我长期跟大家做预期管理的原因。
这次中美会谈前,舆论上很多人是预期双方会不欢而散,预期不会有任何结果。
抱有这样的预期倒也很正常,毕竟我们面对的是特朗普这样一个反复无常的人,即使谈出结果,也很容易被他撕毁。
所以很多人是不希望这个时候去跟美国接触。
也有一些认为我方很强势的速胜论预期,甚至会觉得“见面就是怂”,“不可能谈出结果,谈出结果就是怂”。
有人坚持“不应该见面”,“谈不出结果”这类想法,我也不反对,大家可以保留自己意见。
但我反对的是那种事情不按照自己预期去运行,就在那说“我们怂了”。
比如,认为“不应该见面”,这个没问题,但变成“见面就是怂”,这样就有问题。
认为“谈不出结果”,这个没问题,但变成“谈出结果就是怂”,这样就有问题。
在我看来,这次主动要求见面的是美国,撑不住高关税的也是美国,更着急的是美国,如果非要说怂,也是美国先怂。
对我方来说,只是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尽可能用最小代价,去实现最大战果而已。
我方阵营网友,不少人是希望我们“趁他病要他命”,想着是赶紧冲上去弄死美国,我是可以理解这种想法,因为这种想法会让人很解气。不过,从国家宏观层面来说,我们也应该理解,美国霸权虽然摇摇欲坠,但过去几十年霸权的惯性,会让美国霸权瓦解是一个长期斗争的过程。
而且美国体量这么大,如果美国突然猝死,很容易短时间对我们造成难以承受的冲击。
如果大家真的有信心,就应该坚信,美国的问题已经是病入膏肓了,并不需要我们冲上去砍他两下。
这样做虽然很爽,但冲上去“趁他病要他命”,也意味着我们要近距离承受美国垮塌后的最大冲击。
既然美国已经病入膏肓,那对我们来说,最优解就是远远站在一旁看着美国慢慢垮塌,这样才是能让我们用最小代价,去达到最好的战果。
我们从个人角度来说,可以只考虑个人喜好,去快意恩仇。
但从国家层面角度,在选定战略目标后,肯定是寻求用代价最小的方案,而不是为了一时之爽,去选用代价最大的方案。
我也相信,如果我们坚持不接触,继续维持高关税,那么顶多过三个月,美国高额关税完全由自己内部消化时,美国经济和金融大概率会崩盘。
但这种美国经济的骤然死亡,不可避免会给我们带来巨大的冲击,以及难以承受的代价。
我们更多是希望看到美国霸权长期慢性死亡,让全世界都有一个足够的缓冲时间,这样我们也有充分的时间,去完成我们自己的历史大事。
而不是让美国突然猝死,去承受更多不可控的风险。
当然,我们顶多就是站在一旁,静静看着美国霸权慢性死亡,我们不上去补刀已经很不错了,指望我们现在还去救美国,那只是某些人的痴心妄想。
我们在2008年已经救过美国一次,农夫与蛇的故事已经上演过了,我们不可能这时候还去救美国。
而且,毕竟美国人选了特朗普这个奇葩总统上来,特朗普各种搞事情,已经在不断在美国霸权的下坡路上踩油门,甚至是开氮气加速。
这种时候,我们要做的,反而可能是给特朗普这辆已经失控的汽车踩踩刹车,避免其完全失控。
我们只要让美国霸权在一条确定的下坡路上长期运行即可。
而不是让美国短期猝死,拖累全世界。
这可能也是我们这次同意跟美国接触的原因之一。
此外,我这里也强调一下,很多时候事与愿违。
虽然我们不希望美国完全失控,带来不可控因素。
但特朗普这个人的存在,本身就是不可控风险。
所以也不排除,即使我们踩了刹车,但美国这辆在下坡路上高速疾驰的汽车,最终还是失控的可能性。
很多事情,并不以我们主观意志为转移,今明两年还是要多多提防美国金融危机爆发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