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游客入境日本刚下飞机就被捕,胆子可真大,犯这事可真“刑”
一次原本轻松的日本旅行,因为“顺手帮个忙”,却让一个中国游客跨国惹上了麻烦。发生在2024年的真实事件——当事人甚至在2025年再次入境时,被日本警方当场逮捕。原因?无证驾驶。
一次北海道旅行,埋下了法律祸根
时间回到2024年8月14日,地点是日本北海道札幌市。当天,一辆租来的小车在市中心街头行驶,车上坐着几名游客,包括一位中国台湾籍女性和一名中国男子。
这辆车的租赁人是那位中国台湾女子,理论上她也应该是唯一的驾驶人。可真正坐在驾驶位上的,却是那位中国大陆男子。而问题也就出在这里——他根本没有合法资格在日本开车。
日本对外国游客的驾驶资格管理很严格,必须持有符合日本法律要求的国际驾照,或者通过正式渠道翻译并认证的外国驾照。这名中国游客,什么都没有。
“偷偷换司机”,却没躲过事故和追查
当天中午,这群人从札幌一路开往芦别市,路途大约130公里,车程超过两个小时。没想到,到了下午2点左右,在国道上一头撞上了对面来车,发生了交通事故。
这时车上司机已经换回了中国台湾籍女子,于是事故初步调查时,她被当作肇事责任人。
但现场痕迹、行车记录仪和目击证人的描述很快露出破绽。警方发现,在事故发生前的相当一段时间里,方向盘实际上掌握在那位中国男子手中。他从札幌出发就一直在开车。
更棘手的是:事发后,这名男子“消失”了。他没有接受任何调查,而是迅速回国,一走了之。由于身份尚未完全确认,日本警方短时间内也无法将他列为嫌疑人,只能将调查暂时搁置。
半年后回到日本,结果被当场带走
时间来到2025年5月16日,也就是事故过去9个月后。这名男子再次踏上日本土地,从神户机场入境,打算开始新一轮旅行。
但他没想到,日本警方早已盯紧了这桩“未完的案件”。当他出现在入境通道时,就被当场逮捕。
据警方记录,这名男子今年53岁,面对讯问时没有抵赖,坦率承认自己去年确实“帮忙”开了车。他解释说:“是因为朋友驾驶不熟练,我才接过方向盘。”言外之意,自己是“临时救场”。
可惜,日本法律并不认“帮忙”作为免责的理由。
在日本,无证驾驶是严重违法
根据日本《道路交通法》,没有合法驾照而上路驾驶,属于刑事犯罪。无论是短途驾驶、紧急代驾,还是所谓“出于好意”,一旦被发现,不仅会被罚款,严重者还可能面临拘留、审判甚至刑事记录。
警方明确表示:“即使只是短时间的驾驶,也不会因‘帮助他人’而免责。”
网友怒了:不尊重规则,就别来旅行
这个事件在日本国内也引发了广泛讨论,特别是在旅游热门地富士山、北海道等地区,许多居民早就对“游客乱开车”心存不满。
在社交媒体上,有人留言:
“这些人开车毫无规则意识,猛打方向盘、乱变道、突然停车,太危险了。”
“不该再宽容了。只要违反交通法,无论来自哪个国家,都必须追责。”
“那些短期逗留、靠翻译件拿到日本驾照的,也该彻底审查,他们不懂日本的交通规则,开车就像玩命。”
确实,对于日本人而言,道路规则就是社会秩序的一部分,大家严格遵守,违反者被认为不仅违法,更是“不懂规矩”。尤其是在游客人数暴涨的当下,本就资源紧张的警力更难顾及所有突发状况,公众情绪自然逐渐升温。
这名男子的下场可能不轻
目前,日本警方正以“无证驾驶”对这名男子进行刑事处理。虽然是否会判刑还需看法院审理,但可以确定的是,他的旅游计划已彻底泡汤。
更重要的是,未来他很可能被列入“入境黑名单”,几年内不得再踏足日本。
而这次“帮忙代驾”的代价,不仅仅是罚款或者拘留,更可能影响他的国际旅行自由,甚至留下刑事记录。
留给所有游客的一记警钟
这个故事虽然发生在日本,但其中的警示意义是全球通用的。
出国旅游不是儿戏,尤其是在涉及驾驶、法律、安全等领域时,“不了解”不是借口,“好心”也不能违法。
无证驾驶不仅是对自己生命的草率,更是对同车人、对其他道路使用者的不负责任。万一撞上人,不仅赔钱,可能还得坐牢,甚至引发国际纠纷。
所以,如果你计划在国外自驾,出发前请务必做到以下几点:
- 确认你的驾照是否被当地承认。中国驾照在很多国家不能直接使用,日本就必须配合官方翻译或国际驾照。
- 了解当地交通规则。比如日本是右舵、靠左行驶,很多中国司机不适应。
- 不要让没有合法资格的人开车,哪怕是几分钟,也可能出事。
- 一旦发生事故,坦诚配合警方调查,逃避只会让事情变得更严重。
结语:在异国他乡,“守规矩”才是对自己最大的保护
这名中国男子大概做梦都没想到,一次“帮朋友开车”,最终变成自己人生中最贵的一次“代驾”。不仅失去了旅游自由,还被铐走、面临法律制裁。
别让一次旅行,变成法律噩梦。走出国门,带上护照的同时,也别忘带上对规则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