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名-河北彩花】亚洲巡回演唱会?票价最高1万元??
昨天才知道【萌名】准备开演唱会了,作为一名歌手,在发布了自己作为歌手身份出道的单曲《ずっと一緒に》之后,我以为她应该会在今年先把专辑整出来,结果没想到她先去演日剧了。
也是刚宣布要演日剧的那天,5月份宣布的【萌名计划】也开始了售票,而这个计划,就是【萌名2025年亚洲巡回演唱会】,目前是定了四站(中国香港、日本东京、韩国、中国台湾)。
我一看这个【亚洲巡回演唱会】的标题,说实话我被这个格局给震撼到了,一首单曲,亚洲巡演,这个格调的调是不是起高了呀??
当然,这个“亚洲巡演”肯定不是我理解的那种在体育中心演出的演唱会,但是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因为这个演唱会,最近有网友已经掀起了不同意见的对拼。
因为这个定价问题,
【萌名】在8/17的演出是设在中国台湾举办,然后演出票价定了三个档:皇家票、VIP票、S票;
皇家票:限30名,做第一排,可以参观彩排(半小时),后台探访(每人2分钟),可以获得演唱会周边(应援衣或法披+限定明信片),票价20万日元,折合下来得1万rmb;
VIP票:限70名,在靠前位置,可参观彩排(半小时),可获得演唱会周边(只有应援衣或法披),票价10万日元,折合5000rmb;
S票:来凑个数的(因为真没写有啥,就是门票),票价3万日元,折合1500rmb;
此外,这些票价不包含合照、拍立得等,想要现场拍照或签名还需额外付费。
不知道大家怎么看待这个定价,对我来说肯定是觉得太高了,毕竟我能力有限,认知有限,对萌名的理解也有限。就演唱会的价格来说,这个定价也超过了很多歌星(上次奕迅哥来泉州,我斥巨资买票花了1290买了张VIP票,表演了两个小时最后还看了场烟花秀。)
但我更关注的问题是,【萌名】作为歌手,到目前为止就只创作了一首歌,怎么开演唱会呢?
从活动安排来看,整个演出90分钟,谈话用掉45分钟,游戏30分钟,而真正能用来演出的时间只有15分钟。
这也是引发网上对拼的一个关键点:与其说是演唱会,不如说是见面会,那既然是见面会,这个定价就更离谱了,所以很多人开始说她是在割韭菜了。
也有一部分人说,这个定价一直都是这样的,之前萌名的几场演出也是这么定价的,于是我又去查了下日本站的售票内容,确实也是十万二十万円的定价,但是票务内容不一样。
在日本的活动要做两场,每场的票价是20000円,至于最高一个级别的【香车巡游票】是限定5张,售价200000円,但这个限定票是一起坐车巡游并且在特定地点打卡合影。
所以日本站的限定票一下就秒空了。
而在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的演出都只做一场,定价分三挡,活动的内容也不一样,这也确实容易被人解读成“出了海队粉丝也要区别对待了”。
当然,不管什么样的定价,都得看消费市场买不买单,有人买,就说明能在这个市场上吃得开,而我也不怀疑,她即使换了个艺名分身之后,应该还是有人愿意买账。
可能我的消息来源会比大多数人多一丢丢,但是没法讲得很直白,伽伽在开摄影会等活动时,票价也是独一档的。
也因为定价高,所以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粉丝排挤现象。
所谓的粉丝排挤,就是有实力的粉丝,才能成为这些活动的铁粉,然后这些有实力的粉丝会排挤那些能力有限的粉丝,他们甚至觉得这个定价不够高,应该再高一些,通过缩圈减少群体人数来达到“独占”效果。
而定价本身也是一个筛选的过程,你什么身份,跟我追同一个偶像,占我跟偶像相处的空间。
进而,有点扭曲成了以实力来衡量对偶像的表态。
听起来很扯对吧,但这是真事。
至于她知不知道这种情况,不好说,而她的活动售票也确实是越定越贵,然后就到了今时今日,一场以谈话为主的演唱会,定出了一个比较有争议性的价格。
而争议点的本质,其实并不是说她表演了什么,而是这样的定价,拔高了作为粉丝应援的门槛。
就好比如,我好不容易有个机会跟你见一面,结果我连见你一面都能力有限。
确实,以她的人气,即使再高的价格,也会存在一定的“千金难买我开心”的群体,人多人少的问题而已。
但是在粉丝群体中,是存在实力差距的,而这种用大价差分成三档,但最低一档都偏高的定价,也就变相的会让一部分人犹豫的,不是说买不起,但是不理性,理性和喜欢是不冲突的,但“会感觉贵”的追星往往变成了“喜欢就不能理性”的情况。
并且这作为第一次“巡回演出”,如果带有宣传性质,其实可以做一个比较广泛接受的定价,然后再通过附加周边去增加赋值,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来见一面,这也是之前绝大多数人选择的模式。
但萌名这次的演唱会,也不知道该说是缩圈筛选,还是对自己保持着足够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