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媒唱衰中欧峰会,欧盟的小算计太过幼稚!
原创: 徐吉军
来源公众号:汉唐智库
微信ID:hantangzhiku
2025年7月17日,据法国周刊《快报》网站专栏文章指出,欧盟与中国的关系正陷入危机,这对欧洲的工业主权构成威胁。
这篇文章文章认为,7月24日的中欧峰会注定失败。尽管目前欧洲被特朗普的政策波动吸引了注意力,但中欧关系正陷入危机,因为中国动摇了欧洲工业主权的根基。7月底的峰会凸显了这些矛盾。
法国媒体在中欧峰会前夕忽然泼冷水,预示着中欧关系要想好转依然存在一定的障碍。
前几天德国炒作中国海军舰船用激光瞄准德国军机的事件,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公开演讲中围绕中国发出了三个警告,种种迹象表明,欧盟主要国家在历史大变局面前有些过于自大,至今还沉浸在列强的旧梦中不愿醒来。
即将举行的中欧峰会,本应是一次外交缓和的重要机会,但欧盟正在进行的一场深层次战略试探。
在历史的十字路口,选择谁同行,不仅决定一国未来,也决定一个文明的命运。
一、欧盟的算计!
在拜登任内,欧盟几乎对美国言听计从,跨越大西洋的北美西欧一体化进程明显加速,欧盟在全球战略中从属于美国的色彩越来越明显,而对华战略越来越模糊:一方面强调去风险、维护自身产业安全;另一方面不断利用台湾西藏等话题干涉中国内政,凸显了欧盟自不量力的悲剧角色。
面对中美两强并立,俄罗斯咄咄逼人的现实,欧盟最大的战略困境就是很难在欧洲实现东西方力量平衡。
也许,欧盟政客已经意识到,中美之争不是简单的经济对抗,而是文明体系的深度博弈。
中华文明的崛起,尤其是在全球秩序重构过程中所展现出的制度自信、文化韧性和战略耐心,正在对以西方普世价值体系构成挑战。
欧盟,尽管以西方文明的发源地为荣,却不得不承认西方文明的核心支柱已经转移到北美大陆。
英法德为代表的欧洲老牌强国,既无法与美国、中国抗衡,又不愿在中美面前低头,于是只能呈现出精神分裂一样的双面战术。
二、规则外交的新面具!
近几年,美西方不断渲染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就是指二战后“美国领导下的自由国际秩序”,包括一系列国际组织和条约安排等,内容涉及方方面面。
这套美西方主导,以西方价值观为标准的秩序,本质上是维护自身霸权、打压后发国家发展的话语工具。
欧盟如今学会了美国的话术,动不动就提规则外交,仿佛化身成为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然而无论怎么叫喊,欧盟都改变不了与中美的实力差距。
如今,中美欧三方呈现出诡异的斗二不破三角混战状态,美国最擅长的是炮舰、殖民、侵略,欧盟最喜欢借助话语、规则、标准进行价值入侵与文化规训。
欧盟不愿承认中华文明有能力自主提出规则体系,但又不得不承认中国有塑造新国际秩序的能力。
习惯了高高在上忽然屈身于下,导致欧盟在峰会之前摇摆不定。
三、大国担当!
面对欧盟的战略侥幸心态,中国不能仅仅用外交辞令去应付,更应从文明竞争的高度看待问题。
中国不需为迎合谁来改变自身发展模式。
中华文明历经五千年沧桑,始终保持自我调适与再生能力。
今日之中国,应以我气象重塑自身在全球的文化影响力。
欧盟在推动所谓“对等开放”时,其实并未真正实现对等。
中国要加快重构国际规则,推动人民币结算、加强与中东、非洲、拉美的合作网络,让全球南方在话语体系中拥有更多席位。
东西方对话可以有,合作可以谈,但是欧盟多次触碰中国核心利益。这一条底线,绝不可退让。
今天的中国,是东方文明整体的复兴。
我们所要守护的,不仅是国家的疆土,更是文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