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一所中学宣布“废除全部校规”,结果学生第一天就炸锅!
在很多日本学生眼里,“校规”从来不只是几条写在纸上的制度,而是无形的枷锁。
不能染发,不能穿饰品,不能带零食,连穿什么颜色的内衣、头发是不是“够黑”都有明确规定。
这不是夸张——在一些学校里,老师会要求学生在走廊上站成一排,逐个拉开衣领,检查内衣颜色是否是“指定的白”。而那些天生头发偏浅的学生,也必须每个月染一次黑发,还要接受老师拿着“色卡”逐根比对检查。
这些年,日本校园里早已积压了太多关于“黑心校规”的争议。
然而,最近福冈县的一所私立中学,做了一件震惊全网的事情:
> 他们暂时废除了所有校规,宣布:学生的校园生活,从今天起由自己决定。
7月7日,“自由”的第一天,学生集体“放飞”
地点是北九州市的明治学园中学。这所学校正式启动为期两周的“无校规试验”,宣布现有全部规章制度暂停执行,包括制服、发型、配件、包包、鞋子等所有限制——全部作废。
第一天,场面就有点“失控”。
记者刚到校门口,就看到一位男生戴着耳钉、背着金属链条装饰的挎包,一边嚼着口香糖一边走进教室。
“你这头发……”记者问。
他笑得特别开心,“昨天刚染的,我想要绿色,但我妈反对,就先来个粉紫试试。”
走进教室,更是五花八门:有学生穿着运动服、牛仔外套,也有女生穿着吊带叠T恤、脚踩厚底帆布鞋。一些女生化了淡妆,嘴上涂着豆沙色唇膏,手上还戴着戒指。
“我们也不敢太夸张啦,”一位女生偷偷说,“老师虽然不管,但我们自己知道尺度。”
她说完还从书包里拿出一袋零食,神秘兮兮地递给旁边的同学:“你快藏好,体育老师其实不太喜欢。”
从“只能穿白内衣”到“想穿啥穿啥”,背后是学生的争取
明治学园的这场变革,并不是从天而降,而是学生主动发起。
今年4月,约100名来自初中部和高中部的学生成立了“校规指定委员会”,他们开始反思一个问题:
> “校规到底是为了什么?”
在几次学生会议上,有女生谈起自己因“内衣颜色不对”被当众责骂的经历,还有学生哭着说,因为天生头发偏浅,被强迫反复染发,头皮都受伤了。
这些声音逐渐被校方听见。
学生们起草方案,挨个向老师解释,给家长写公开信,在一次又一次的沟通中,最终推动学校批准了这次试验计划。
自由来了,但“没人真的疯”
令人惊讶的是,当记者问起学生:“你们现在是不是想干嘛就干嘛?”几乎所有学生都给出了类似的回答:
> “不会啊,我们自己也有标准。”
一位高二女生说:“我今天其实穿了私服,但我没有化浓妆,也没染头发。不是因为怕被抓,而是我不想因为外表让别人以为我不认真。”
另一位男生说:“我其实一直都想穿自己的板鞋来学校,今天终于穿了。但我不会上课刷手机或者吃零食,这些我觉得对别人不好。”
即使没有老师管,许多学生依然自觉遵守基本课堂秩序。即便穿得再自由,也没有人高声喧哗、故意惹事。
自由的边界,其实是责任感。
校长亲自回应:“我们信得过这些孩子”
“有人担心我们这是在‘放纵’学生,但我不这样认为。”
明治学园校长高桥英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坚定表示:
> “教育不是强制一致,而是让孩子学会判断。让他们自己管理自己,这是走向社会的第一步。”
高桥校长也承认,确实会有少部分学生一开始过于兴奋,但他相信他们最终会找到平衡。
他坦言:“这是一个过程。我们愿意陪着他们一起试,失败了也没关系——那也是成长的一部分。”
社会上争议不断,但大多数人支持尝试
这场“无校规试验”在社交平台引发热议。
有保守派家长表示担忧:“孩子还没成年,哪懂得节制?太早放权会出问题。”
但更多人表示理解与支持:
“我的孩子就是在这种死板校规下长大的,每天回家都叹气。”
“自由不是胡来,是在尝试中学会分寸。这个实验很有意义。”
“让孩子们在失败中成长,比被条条框框管一辈子更重要。”
一位网友评论道:“如果一个人连自己染什么颜色的头发、穿什么鞋子都不能决定,那他又怎么能真正为自己的人生做决定?”
试验结束后,学生将参与新校规制定
这次“无校规”模式只会持续两周。到7月18日结束后,学校会向所有学生、老师、家长发放调查问卷,广泛收集意见。
接下来的校规,将由“师生家”三方共同制定,并在下学期开始执行。
不再是校方“高高在上”地单方面制定规则,而是真正让学生参与学校生活的主导。
这场没有校规的生活,或许会让他们更清楚地知道:自由从来都不是“没有限制”,而是“懂得如何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