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天涯补刀
来源微信公众号:君莫愁
已获转载授权
首先我们必须要声明:本文只为分析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按此操作,风险自担。
最近一段时间股市指数涨得很猛,很多人认为风险比较高了,但我却认为这是慢牛启动的标志,这将是继2015年牛市之后的又一次牛市,而且这次牛市的时间将会延续比较长,因为它是国家队主导的“改革慢牛”。第一,为什么每隔十年左右世界就会出现一次比较大的经济或金融危机?比如,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2007年次贷危机,2018年贸易战。第二,为什么中国股市每隔十年左右就会出现一次大牛市?比如,2006年的牛市,2015年的牛市……现在是2025年。在经济学上有一种理论叫做“朱格拉周期”——1862年法国医生、经济学家克里门特·朱格拉(C Juglar)在《论法国、英国和美国的商业危机以及发生周期》一书中首次提出了市场经济存在着9~10年的周期波动。这种中等长度的经济周期被后人一般称为“朱格拉周期”,也称“朱格拉”中周期。假设现在猪肉价格比较高,养殖户的利润比较高,这时肯定就会有很多人介入,然后猪肉价格就会下跌;猪肉价格下跌,大量养殖户就会亏损,然后大量养殖户破产;养殖户大量破产,猪肉价格就会上涨;猪肉价格上涨,大量养殖户又会加入……如此,形成一个循环,这就是所谓的“猪周期”。传统周期为4年一轮,但近年已缩短至2-3年一轮。同样,经济的发展也是有规律的,而这个周期大概是以十年为单位的,这十年分为复苏、繁荣早期、繁荣晚期和出清四个阶段。在完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一切都是由市场通过自身调解完成的。但是,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这个过程中除了有市场规模外,还有人为调整。现在经济形势之差已经远超很多人的想象了——虽然中国的GDP还在增长,但那也只是由极少数高附加值的行业带动的,绝大多数行业都处于“垂死挣扎”的边缘。前几天我们就和大家说了,我是搞自媒体的,经济形势的好坏直接在广告上就能体现出来——经济形势好的时候,投资、消费、理财型的客户都找我发广告,但是现在几乎没有任何广告了。经济已经非常坏了,为了使经济运行相对平稳,这个时候就需要人为干涉经济的发展——人为干涉并不是要逆转市场规律,而是让经济跌得慢点。于是,我们就看到国家出台了很多政策,包括限制房价过快下跌、降息、稳定股市,刺激消费等。但是,这些都没有能逆转经济形势,经济依旧在变差。即使通过限制房价,但是房价依旧在下跌,不能拉动经济发展;即使银行基准利率已经下调到1%以下了,但是居民存款依旧创下了历史新高;即使国家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稳定,甚至强行拉升股市,但是绝大多数股票并没有多大涨幅;即使国家通过发放购物券,给商家各种补贴,但是消费依旧不振……我认为,除了受房地产行业的拖累外就是美国对中国和世界发动的贸易战。中国是“世界工厂”,为全世界提供大量的中低端制造,美国发动贸易战后,中国出口受阻,无论是商品数量,还是利润都出现了下降——虽然从表面上看中国的出口额度并没有出现多大的下降,但是在结构上出现了严重的问题。比如,我以前每年向美国出口1000亿的中低端制造商品和100亿新能源汽车,合计1100亿。但是,现在我每年只能向美国出口500亿中低端制造商品,但向美国出口的新能源汽车金额却达到了600亿,合计也是1100亿。也就是说,中国出口的总金额没有变,但是在出口结构上却出现了巨大的变化——中低端制造出口变少了,新能源汽车出口变多了。毫无疑问,出口价值500亿中低端制造和出口500亿电动汽车创造的就业岗位差距是非常大的——中低端制造能为大量低学历的人提供低薪岗位,但是电动汽车却只能为少量高学历的人提供高薪岗位。大量的普通老百姓挣不到钱了,消费自然要降级;少量高薪精英的消费能力却是有限的,根本就拉不动消费。于是,我们就看到中国物价指数始终上不去。和大家说这么多“乱七八糟”的事情,其实就是为了让大家更加清楚目前中国经济状况到底是如何变差的?第一,房地产不行了,大量没有学历的普通老百姓赚钱更难了。第二,美国对世界发动贸易战后,中国的中低端制造受到了打压,也让大量普通老百姓赚钱更难了。大量普通老百姓挣钱困难,这个时候你想要采取“刺激消费”的方式自然是不行的——没有钱,怎么消费?没有工作,就算有些存款,又怎敢消费?消费起不来,这又带来了更加严重的后果,那就是供给侧出现了问题——中低端制造出口受阻后,如果国内消费起来后,那么是能消耗掉一些“过剩产能”的。但是,消费起不来,那么那些过剩的产能就开始进行“存量博弈”,彼此开始不计成本的打起了价格战。当企业出现亏损后,它就必然要缩小生产,就会导致更多人的失业,就会进一步拖累经济的发展。需求侧改革没有效果,老百姓没钱消费,不敢消费,需求提不上来;现在供给侧又出现问题了,大量企业不计代价的打起了价格战……这样下去经济要崩溃的。对的,既然消费侧的需求起不来,那么我们就从供给侧做文章,削减大量低效产能,减少市场的供应量——供应减少了,很多企业就有利润了,就能活下来,很多员工的工作就保住了。说到这,肯定有人会有疑问:很多中小企业的技术是比较落后的,如果通过行政手段让那些企业倒闭,岂不是要影响到更多的人?比如,通过严格的环保政策让小养猪户破产,这固然能让大企业活下来了,但是小养殖户的人数更多,这岂不是“丢了西瓜却捡起来了芝麻”,得不偿失?供给侧改革当然要从国企开始,必须要有国企带头来削减产能。很多人没有在国企工作过,所以对国企不是很了解。但是,我在中国最大的国企工作过很多年,所以我是比较了解国企的。假设大庆油田进行了十年规划,要求所有油田在今后的十年内,每年生产的油气当量必须要达到5000万吨,这也是国家给大庆油田下达的政治任务,必须是要完成的。假设今年大庆油田某个地区出现了极端天气,油田停产了两个月,按照目前的形势预测,今年只能完成4500万吨,差500万吨。怎么办?这个时候,油田为了完成产量任务就会开始对一些低效益的区块进行开发——原来打一口油井的产量必须要达到2吨才有利润,但是现在为了完成产量任务,哪怕产量只有1吨的油井,我也必须打。大家想想,如果大庆油田将今年的5000万吨的产量任务调整到4500万吨,那么是不是就不用再打那些低效井了?那样油田的利润是不是就更高了?大庆油田的产量减少了,油价是不是就涨上去了,很多私有的小油田是不是也有利润了?中国的国企规模非常大,很多企业都存在这样的问题,包括石油、钢铁、煤炭等。如果这些国企都主动将一些低效的产能削减掉,那么非但不会造成企业的亏损,反而会让更多企业因此而受益。现在国家在不断的提出“反内卷”,这当然不能首先拿私企开刀了,否则容易引起整个社会的不满——如果你强行要求私企削减产能,最后让国企获利了,你说老百姓会怎么想?当然了,这次之所以叫“反内卷”,而不是叫“供给侧改革”是因为两者采取的手段、烈度差异比较大——以前提出的“供给侧改革”是利用非常激烈的强制手段去掉多余的产能,比如说用极其严格的环保要求直接关停一些污染比较严重的小钢铁厂、煤矿等,而这次的手段比较温和,没有那么严苛的强制手段。比如,现在的很多行业都是私企主导,这些私企要不要继续打那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价格战,国家不会强制阻止,而是通过“约谈”等方式和他们说明其中的利害关系,然后让他们自己坐下来讨论如何削减低效产能。前段时间,33家建筑类企业就联合发出建筑行业“反内卷”倡议书。2015年的“供给侧改革”催动了中国的大牛市,这次的“反内卷”虽然烈度没有比那次低,但是这也意味着这次的牛市的延续时间可能会更长。现在很多人还没有意识到这点,以为这段时间股指涨的已经很高了就认为风险比较大了。但是事实上,这次股指主要是由银行股带动的,绝大多数的股票并没有上涨,也就没有提前透支“反内卷”的预期。所以,这个时候非但不是从股市撤出的时候,相反应该主动介入那些还没有涨起来的板块。大家一定要记住一点:这次“反内卷”一定是先从国企开始的,因为国企是将政治的,也是最容易达成“削减低效产能”的。相反,私企主导的行业彼此利益关系非常复杂,“反内卷”的速度肯定会慢点。所以,记得优先考虑那些业绩比较稳定的行业龙头国企股。拿住了,就别轻易下车,因为现在是上一个十年经济周期的最低谷,但也是下一个十年经济周期的起始点,才刚刚开始而已。
最后,再次声明:本文只为分析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按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