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参考,东方金报

微信
手机版
东方金报

雅江水库不影响印度!

作者 :正文注明 2025-07-24 07:20:12 围观 : 评论

来源:静思有我(ID:jingsiyouwo666)

这两天,中国在雅鲁藏布江下游修建梯级水电工程的消息引爆了中国舆论。

这个工程实在太大了。

装机6000多万千瓦,是三峡工程的三倍。三峡工程是个什么身份呢?是到目前为止全世界最大的水电站。雅鲁藏布江下游梯级水电工程年发电量3000多亿千瓦时,又是三峡工程的三倍。投资1.2万亿元人民币,单从数字上讲,大约是三峡工程的5倍多,如果考虑到通货膨胀,大约也是三峡工程的三倍。

简单说话,从多个角度,这个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官方简称雅下水电工程,就是三个三峡。

然而,中国舆论似乎更有追求。这么大的事儿,很多舆论的关注点反而不在这,而在于中国修了这个水电站之后,对印度形成了控制和制约。

话术的基本逻辑是,我们在这里修了大规模水电工程,由于这条河接下来要流到印度,名字叫布拉马普特拉河,那我们是不是就可以随时拿捏印度?比如我想放水就放水,我想不放水就不放水。你要用水的时候我不给你水,有人称之为渴死你;你不想用水的时候我可劲儿地放水,有人称之为淹死你。

这行不行呢?

我想说的是,不太行。

为啥呢?因为这个想法是基于一个常规的水电工程的前提,那就是修大坝,建水库。因为建了水库,水库特别能装水,所以我想放水的时候我就放水,不想放水的时候我就不放水。从发电的角度看,修了很高很高的大坝,就形成了落差,这样才能发电。

但这个雅下水电工程不是这么整的。因为他几乎不怎么修水坝。

那这个水的落差从哪里来呢?没有落差,怎么发电呢?

回答是:老天爷给了我们落差。不修水坝就有落差,而且落差相当大。几十公里的距离,落差2000米。我们掰着指头算一下,三峡工程的落差才100多米。

雅下水电工程的主要任务其实是打洞,把那个拐弯的地方拉直。其次是架特高压输电线路,争取把电从西藏送到上海。

我这样说我们不能像我们想当然的那样用这个水电工程控制印度,您是不是觉得很沮丧?

不过我接下来再说点信息,您可能心情会稍微舒缓一点。

我们现在在雅鲁藏布江修电站的地方,水量数据是年径流量1600亿立方米。流出中国以后,先是流经印度,名叫布拉马普特拉河,再从印度流到孟加拉,名字叫贾木纳河。入海的时候,年径流量是6,400亿立方米。

也就是说,中国的雅下水电工程所控制的水量,只有这条河总水量的1/4。

即便我们全部控制了这一部分,印度也可以靠这个水电工程以下的降雨和雪山融化所提供的水,来解决他们的用水问题。

更何况,印度需要用上这条河水的地方是东北部,经济不发达,地广人稀,所需要的水量也不大。

所以,印度在这个问题上是完全可以自力更生的。

所以,在这个问题上谈论中国对印度的控制,没有多大意义。

当然我们也不是对印度一点影响力都没有。但跟修这个水电工程基本没关系。

全世界任何一条河,上游对下游都有控制,而且不需要人主动做任何事,影响就是天然存在的,那就是水文信息。

上游下没下雨?什么时候下雨?下多大的雨?这是需要提前知道的。上游自然是先知道,如果我上游提前告诉下游,下游也可以提前做好准备。如果我不告诉你下游,你就两眼一抹黑,等水来了都来不及了。

很明显,这事儿跟修水电站没关系,但它确实客观存在。

比如,2017年中国跟印度在洞朗对峙。不知道怎么搞的,雅鲁藏布江中上游观测水文信息的仪器坏掉了,有人调侃说是被洞朗对峙的动静给吓坏的。

仪器都坏掉了,自然测不出来信息,自然不可能再给印度提供水文信息了。

中国也很仁义,赶紧抓紧时间修,但是不知道怎么搞的,修了几年才修好,说实话有点丢中国的脸。

总之,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能够对印度形成的控制不是没有,但是不多。我这样说,可能会让很多朋友失望,因为原来期待中的一个可以拿捏印度的东西,没有预想的那么好使。

而我想换个角度跟朋友们讨论一下这个问题。

国与国之间难免有矛盾,解决矛盾的时候要好说好商量。但是只是好说好商量肯定不行,一定要有拿捏别人的把柄,实在不行打起来也要能打赢别人。这是最后的底线,失去了这,一切都是空谈。

而我今天要说的是,尽管如此,但我们不要痴迷这个东西。

痴迷于拿捏别人,最终你自己的手不见得把持得住,而别人也不见得都乖乖的听你的。

我从拿捏人的人和被拿捏的人两个角度各举一个例子。

我们的北方邻国蒙古,只有两个邻国,分别是中国和俄罗斯。而且他没有出海口,也就是说两个国家把它彻底包圆了。所以他的总统出个国都要这两个国家同意,更不用说做生意运输货物了。

可是你看蒙古跟中国和俄罗斯两个国家的关系咋样?我的回答是:一般般。

上海合作组织是中国和俄罗斯主导建立的,蒙古是这个组织最早的观察员国,2004年就是了。可是他到现在观察了21年还在观察。比他晚的印度、巴基斯坦、伊朗、白俄罗斯都已经正式加入了,真不知道蒙古还要观察到什么时候。

中国和俄罗斯2004年都把蒙古拉进来,让他观察,用意何在?想拉他,想团结他呗,可是你看团结了没有呢?

要说拿捏,蒙古国总统出个国,都要中国和俄罗斯同意,还拿捏不住他吗?

拿捏这事儿,很多时候有点像核武器,确实很管用,但在大多数情况下派不上用场。因为一旦用上了,引起的连锁反应太多,太复杂。

就拿上游控制下游这事儿来说事,人家下游日子过得好好的,你突然不让别人用水了,那不是要了别人的命吗?那别人啥事不干,只干一件事:跟你拼命。先不说你怎么办,也不说你搞不搞得赢,单说一个事儿,你总要去应对吧,一应对就影响干正事儿吧?

中国和俄罗斯两个大国加在一起,拿捏一下蒙古是没有问题的。

但这个分析还忽略了另外一个问题,如果你热衷于在世界上拿捏别人,那么要被你拿捏的对象实在太多了,多了之后你的手顾得过来吗?这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美国。

特朗普上台以后,感觉世界上很多事他都不想管了,比如他裁撤掉了美国国际开发署,所以在全世界搞颜色革命这事以后美国肯定要少得多了,6月份,臭名昭著的美国之音在香港也停播了。

特朗普还想退出欧洲,甚至退出北约。6月25日,北约峰会决定了,北约除美国以外的其他国家都要提高军费,提高到GDP的5%,当然美国例外。而特朗普能够促成这一点,很大程度上是北约和欧洲国家确实看清楚了,特朗普真的有点不太想管欧洲了。

表面上看,特朗普想从欧洲抽身,想从中东抽身,想在世界上很多国家抽身,似乎就想一心一意的对付中国。

这是他良心发现了吗?肯定不是,是因为他力量不够了。他想拿捏的对象太多了,他手没那么大劲,他只有两只手,他顾不过来。

我想说的是还是那个意思,拿捏这事儿一定要有,但你不能把它当饭吃。

过去几百年,世界上热衷于拿捏别人、而且有能力拿捏别人的国家有三个典型:美国、英国、俄罗斯。

英国早就衰落了,我们就不说他了,说他浪费时间。

美国眼看着就衰落了,而且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他拿捏别人消耗了大量的资源,但是却拿不到他想要的效果。特朗普提出让美国再次伟大,其实就是美国的孤立主义,其实就是特别强调做好美国自己的事儿,扫好美国自家的门前雪,少管他人的瓦上霜。

用中国的话术说,就是集中精力做好自己的事。

说实话,你猛一听让美国再次伟大这个口号,你会觉得很反感,但其实背后的内涵,有些方面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而我今天特别想说一下俄罗斯。

俄罗斯现在的周边环境很不好,因为俄罗斯周边大部分国家都跟俄罗斯不友好。

俄罗斯跟乌克兰正在打仗。当然战争总会结束,但是这一仗给两个国家和民族留下的心理创伤,恐怕没有百年的时间是很难解开的。

波罗的海三国是北约成员国,而且大声疾呼要让北约在他们国家驻军。

波罗的海北面的芬兰和瑞典,100多年都是中立国家,俄乌冲突一爆发,一年的时间内两个国家都加入了北约。我们从中可以看出,过去100多年,他们之所以保持中立是因为他们怕俄罗斯。因为是怕而不是真心好,所以他们逮着机会就想跟俄罗斯反目。

我们再说俄罗斯南边的南高加索地区的三个国家: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这三个国家原来都是苏联的共和国,按理说传统上应该跟俄罗斯友好。

可是,2008年俄罗斯打了格鲁吉亚。那可是斯大林的老家呀。

2020年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起冲突,本来亚美尼亚跟俄罗斯的关系更好,但是在这场冲突当中,俄罗斯保持了中立,结果把亚美尼亚得罪了。按理说应该团结了阿塞拜疆。可是今年7月,阿塞拜疆跟俄罗斯也反目了,阿塞拜疆抓了俄罗斯卫星通讯社驻阿塞拜疆的记者,而且网上传出的信息显示非常暴力,照片上的人都是鼻青脸肿的。

我们再说俄罗斯东边,跟俄罗斯接壤的、或者隔海相望的中国和日本。中国这几年跟俄罗斯的关系是不错的,但是俄罗斯和日本的关系历来不好,这我们都知道。

屈指算来,俄罗斯周边十几个国家中,只有中国和中亚的几个国家跟俄罗斯的关系还不错,其他基本都是敌人。

那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一言以蔽之,俄罗斯在过去几百年的历史上都打过这些国家。

由于俄罗斯历史上打这些国家的事情太多,我从俄罗斯的西北边的芬兰、瑞典说起,按照逆时针方向,随口举几个例子。

1808年,俄罗斯率军进攻瑞典控制的芬兰,两个月内占领奥兰群岛。瑞典曾经一度获得英国海军的支持并夺回失地,但很快又丢掉了。1809年9月,瑞典被迫跟俄罗斯签订《弗雷德里克港和约》,割让芬兰和奥兰群岛。

而早在这件事情的100年前的1710年,被历史学家称之为大北方战争就已经爆发了,俄罗斯占领了里加和塔林,现在的波罗的海三国投降并入俄罗斯。

再往前追溯大约几十年,在1676年到1681年的俄土战争中,俄罗斯通过军事行动将乌克兰并入俄罗斯。

大约也就是在俄罗斯打瑞典前后,十九世纪初,俄罗斯发动了对土耳其、对伊朗的战争,胜利后吞并了南高加索的国家。又过了几十年,在1877到1878年的俄土战争中,俄罗斯完全完成了对高加索的征服。

这里还要顺便说一下,土耳其跟俄罗斯并不接壤,但是隔海相望。他俩关系怎么样呢?我们说话挑重点,历史课本上关于俄土战争就有8次,分别叫:第1次俄土战争,第2次俄土战争,第3次俄土战争,第4次俄土战争,第5次俄土战争,第6次俄土战争,第7次俄土战争,第8次俄土战争。如果算上第1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交战和俄国内战时期土耳其对高加索地区的干预,总共是12次战争。

接下来按顺序说中亚,19世纪下半期,俄罗斯通过在草原地带修建堡垒线,控制哈萨克草原,紧接着不断的蚕食征服中亚的浩汗、布哈拉、希瓦三个独立汗国,最后渡过阿姆河,控制土库曼斯坦,和英国私分了帕米尔高原,完成了对中亚390万平方公里的征服。

接下来就该说到中国了,中国的事我就不说了,朋友们都知道。

过去几百年的俄罗斯历史,就是一部俄罗斯对周边国家不断征战征服的历史。这都深刻地留在了这些国家和民族的历史记忆中。

俄罗斯现在周边环境的困局的重要原因固然有美国的因素,但是美国正是利用周边国家和民族对俄罗斯历史上的仇恨,不断筑起对俄罗斯的围堵的。

我们发现,历史上你老是想打别人,拿捏别人,不管是美国、英国还是俄罗斯,现在混的都不咋地。

所以我还是那句话,拿捏别人的事一定要有。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所以再说两遍:一定要有,一定要有。但是你不能把拿捏别人当饭吃,这句话也很重要,所以也再说两遍:不能把拿捏别人当饭吃,不能把拿捏别人当饭吃。

回到我们今天谈论的中国跟印度的关系来说,我们一定要有制约印度的手段,比如,如果打起来了,我们一定要打得赢。不管是用现代武器打,还是用狼牙棒这样的原始武器打,我们都必须打赢。

但是从长远来看,中国周边像印度、俄罗斯这样的大国,我们还是要努力的去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极端情况下他脑子不开窍,不得不拿捏他们一下的时候,我们再去搞一家伙。

我想起了郑和下西洋。中国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舰队下西洋,没有对任何人发一枪一炮,我们是去搞友好和贸易的。

几十年之后,西方的航海活动启动,并在全世界搞掠夺,并且在随后的几百年中在全世界建立了霸权,而且中国也成了挨打的对象。

这使很多中国人在反思,当年郑和船队不对别人使用武力,到底对还是不对?

我觉得,中国自鸦片战争以后的被动挨打,与400年前郑和下西洋不打别人没有因果关系。真正的原因在于,鸦片战争前后,我们的舰队不像郑和下西洋时那样强大了。

如果我们有世界上最强大的舰队,我们还是用这种实力作为后盾,但不要轻易拿捏别人,更不要轻易打别人,而是要跟别人搞好关系,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那我认为是最好的。

如此这般最省事儿,而且为子孙万代都创造一个好的环境和记忆。



相关文章

  • 泽连斯基解散反腐败局,背后是否暗藏着雅尔塔2.0?
    泽连斯基解散反腐败局,背后是否暗藏着雅尔塔2.0?

    来源:李建秋的世界(ID:lijianqiudeshijie)《基辅独立报》最近发了一条莫名其妙,但是很让我吃惊的新闻《乌克兰当局对反腐败机构展开打击行动,其独立性岌岌可危》我们先说说《基辅独立报》这个媒体,这个媒体是《基辅邮报》前员工创办的,属于在线媒体,起始资金来自于西方政府的援助,加拿大捐了20万加元,又从美国国际开发署拿到了一部分资金,后来又通过GoFundMe拿到了140万英镑。可以确定的是这家媒体是亲西方的。注意,我们在这里不去判断亲西方是好的是坏的,只要知道立场就行。国内的媒体也予以了报道,...

    2025-07-24 07:20:13
  • 雅江水库不影响印度!
    雅江水库不影响印度!

    来源:静思有我(ID:jingsiyouwo666)这两天,中国在雅鲁藏布江下游修建梯级水电工程的消息引爆了中国舆论。这个工程实在太大了。装机6000多万千瓦,是三峡工程的三倍。三峡工程是个什么身份呢?是到目前为止全世界最大的水电站。雅鲁藏布江下游梯级水电工程年发电量3000多亿千瓦时,又是三峡工程的三倍。投资1.2万亿元人民币,单从数字上讲,大约是三峡工程的5倍多,如果考虑到通货膨胀,大约也是三峡工程的三倍。简单说话,从多个角度,这个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官方简称雅下水电工程,就是三个三峡。然而,中国...

    2025-07-24 07:20:12
  • 再次陷入混乱!
    再次陷入混乱!

    作者:子木来源:子说一点昨晚,黄金出现新一轮暴涨,短短一夜,大涨50多美元,成功突破3400美元/盎司,后遇阻力位,又回落至3383附近。到底发生了什么大事?上午分析了一下,并非是单一冲突,而是三件事的合力,接下来挨个讲讲。第一件事是,俄乌战争恶化。昨晚,莫斯科遭遇来自乌克兰的大规模无人机袭击。导致俄罗斯最繁忙的机场,谢列梅捷沃国际机场,陷入混乱。多架航班取消或延误。数以千计的乘客挤在一起,晚上无奈睡在机场的地板上。更有意思的是,机场商贩还发起了国难财,一瓶矿泉水卖455卢布(34元人民币)。据传,俄罗斯...

    2025-07-24 07:20:08
  • 25国联合施压以色列,中国为何“沉默”?
    25国联合施压以色列,中国为何“沉默”?

    作者:牲产队长来源公众号:牲产队这个世界太疯狂,曾经被纳粹疯狂屠杀的以色列人,已经成为屠杀巴勒斯坦人的新纳粹。7月21日,英国、法国带头,连日本、加拿大这些国家都凑热闹,搞了个25国联合声明,痛批“滴灌式援助“,用“残忍杀害”四个字直指以色列,要求立即结束加沙战争。这波操作让很多人看不懂,以前这些个西方国家,跟以色列关系都不错,怎么就集体翻脸了?加沙现在到底成啥样了,才终于让它们不再“集体失明”?这么说吧,加沙的现状,是文明世界的耻辱。断水断电断粮,医疗系统瘫痪,伤员躺路边等死,孩子饿得啃树皮。最触目惊心...

    2025-07-24 07:20:06
  • 宫斗小高潮来了,奥巴马开始绝地反击!
    宫斗小高潮来了,奥巴马开始绝地反击!

    文章经授权转载自 牛弹琴(ID:bullpiano)作者:牛弹琴不得不说,美国宫斗小高潮来了。现在,一直保持沉默的奥巴马,忍不住下场绝地反击了。7月22日,已是前总统的奥巴马,通过办公室郑重发表了一份声明。声明不长,但言辞犀利,可谓一剑封喉。声明这样说:出于对总统办公室的尊重,我们办公室通常不会对白宫不断流出的胡言乱语和错误信息作出回应。但这些指控本身就足够令人愤慨,理应做出回应。这些荒谬的指控荒谬至极,也只是转移视线的拙劣尝试。上周发布的文件,没有任何内容能够动摇一个被广泛接受的结论:俄罗斯曾试图影响2...

    2025-07-23 14:08:23
  • 刚刚,伊朗又玩火,差点覆水难收!
    刚刚,伊朗又玩火,差点覆水难收!

    原创:占豪来源公众号:占豪微信ID:zhanhao668刚刚,伊朗又玩火,差点覆水难收!伊朗这个国家,未来如果分崩离析了,绝对怪不得别人,而是自己作死!就在刚刚过去的7月22日,伊朗伊斯兰议会以压倒性票数否决了总统佩泽希齐杨提出的"权力下放法案"。这场看似普通的立法争议,其实是国家的路线之争,暗藏多重危机。但最核心的问题在于,这个“权力下放法案”竟然是伊朗总统提出来的。在新阶段,这显然是一个具有系统性风险的提案。对此,我们可以从四个视角来分析这一法案的系统性风险:一、国家安全角度从国家安全角度看,当前...

    2025-07-23 14:08:22
  • 美国纠集18国在澳大利亚联合军演,说要展示盟国强大的防御能力和决心!
    美国纠集18国在澳大利亚联合军演,说要展示盟国强大的防御能力和决心!

    原创: 一棵青木来源公众号:远方青木已获转载授权美国喊上了18个国家,组建了19国联军,宣布将在亚太地区举行“护身军刀- 2025”联合军演,时间是7月13日,兵力规模远远超过历史最高数据。除美国外,另外18个出兵的国家分别是澳大利亚、加拿大、斐济、法国、德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荷兰、新西兰、挪威、巴布亚新几内亚、菲律宾、韩国、新加坡、泰国、汤加、英国,另外马来西亚和越南作为观察员参加。这场联合军演规模宏大,覆盖了从圣诞岛到珊瑚海长达6500公里的庞大海域,参加的兵力为40余艘舰艇、350架战机和3...

    2025-07-23 14:08:19
  • 美国解禁H20芯片,中国芯片战是赢是输?
    美国解禁H20芯片,中国芯片战是赢是输?

    作者:星海舰长来源:卢克文工作室(ID:lukewen1982)2025年7月14日,脱下皮衣穿起唐装的黄仁勋,在中国链博会上宣布了一个重磅消息:美国政府已经批准了英伟达AI芯片H20的出口许可,很快就能向中国市场提供。而几乎与此同时,AMD也宣布,将很快恢复向中国市场交付AI芯片MI308。两个消息加起来,被很多人视为美国芯片行业对华政策集体“掉头”。对于这件事,中国的舆论界迅速出现了两种完全对立的观点。一部分人认为,中国通过不卑不亢的关税战和稀土管制,终于逼美国做出了让步,恢复了对华芯片供应,是中国芯...

    2025-07-23 14:08:17
  • 朱洁静自曝生的病是乳腺癌 直言跳舞比命重要
    朱洁静自曝生的病是乳腺癌 直言跳舞比命重要

    舞蹈演员朱洁静受访谈及一直抗争的病魔其实是乳腺癌,然而从头至尾她都没有觉得很害怕,而是主动出击研究乳腺癌,“人在未知的时候你才会害怕”;聊起年初接到春晚邀请的当天...

    2025-07-23 09:21:54
  • 欧阳娜娜疑和安雨同居 男方被曝现身女方小区地库
    欧阳娜娜疑和安雨同居 男方被曝现身女方小区地库

    自媒体曝欧阳娜娜疑似和男友安雨同居。视频中,欧阳娜娜独自从地库乘车出门,在街边接到男友安雨,随后两人开车离开。...

    2025-07-23 09:2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