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挝:越南是老师,中国是希望!
来源:鼠妈杂谈
微信号:gh_6186907f13df
越南学中国,老挝学越南,老挝成为社会主义国家,主要原因是胡志明。
但越南这个老师没学会中国的“仁义礼智信”,却学会了西方的殖民手段,它对老挝的控制让老挝窒息。
从殖民遗产到全面控制1893年,法国建立法属印度支那联邦,将老挝、柬埔寨纳入以越南为中心的殖民体系,越南官员主导了老挝的行政系统。

1930年,胡志明创立印度支那共产党,纲领涵盖越、老、柬三国革命,把老挝绑在了越南的战车上。
到了抗美战争时期,越南更是把老挝当成了自家后院——著名的“胡志明小道”大部分在老挝境内,越南不仅在这儿运物资,还派了6万军队驻扎,比老挝自己的军队还多。

美军为了炸这条小道,在老挝投了300万吨炸弹,相当于每个老挝人头上落1吨,至今还有好多未爆弹没清理。

1975年老挝建国后,越南的控制更是变本加厉。
1977年签的《越老友好合作条约》,看着是“友好”,其实是个不平等条约:
越南顾问进了老挝所有政府部门,地方官任命得越南点头;
6万越南兵长期驻在老挝,连老挝军队都得听越南顾问指挥。
2018年,越南国家主席陈大光去世,老挝被强制全国哀悼三天,2024年,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去世,老挝全国哀悼两天,全国降半旗,禁止一切公共娱乐活动,这哪是“友好”,分明是把老挝当成了附庸国。
经济上,越南的“吸血”更狠。
老挝的水电、矿产几乎被越南企业垄断。
越南电力集团(EVN)控制了老挝23个水电站,逼着老挝的电先给越南,卖给泰国、柬埔寨都得看越南脸色。
南俄5水电站老挝自己才分到15%。
越芳集团占着老挝40%的铝土矿,挖出来的矿石必须经越南港口出口,价格还得越南定。
老挝农民想买化肥,70%得从越南买,价格比国际市场高25%;
种出来的橡胶、玉米,又被越南企业低价收走,加工后高价卖到欧美,一进一出,老挝亏得底朝天。
文化上,越南更是想把老挝彻底“越南化”。
他们逼着老挝官员、老师学越南语,教科书里只讲胡志明多厉害,淡化老挝自己的英雄。
14世纪澜沧王国打败越南入侵的历史,在课本里一笔带过;
这些事攒在一起,老挝人心里早就憋着气。
有老人回忆,当年越南兵在街上横冲直撞,敢跟他们顶嘴就会被抓;
年轻人说,家里用的电话、交话费的公司,都是越南的,想换个运营商都不行。
越南这个“老师”,用各种手段把老挝锁在身边,不让它有自己的想法。
从借道中国到拥抱东盟被欺负久了,谁都想反抗。
老挝人明白,光靠自己不行,得找帮手、铺新路。
这几年,他们一手拉着中国,一手联着东盟,慢慢从越南的阴影里走了出来。
中老铁路就是最硬的“突破口”。

这条铁路2021年通车前,越南可没少使坏。
在东盟里说中国搞“债务陷阱”,煽动老挝亲越家族在国会骂铁路“没用”,还故意给建铁路的建材加30%的过境费。
但老挝铁了心要修,把铁路写进国家战略,领导人亲自去工地督工,甚至用沿线的矿权做抵押,向中国借钱,还拉来亚投行的钱,就是怕被越南抓住把柄。
铁路一通,老挝像打开了任督二脉。
以前从万象到昆明要3天,现在10小时就到,运费降了一半多。

2024年老挝对华出口一下子涨了200%,香蕉、榴莲通过冷链专列48小时到中国,农民收入翻了番。
万象赛色塔开发区来了154家企业,有中国的光伏厂,还有泰国的电子公司,年产值超20亿美元。
越南原来指望靠港口卡老挝的脖子,现在老挝的货通过中老铁路直接到中国,再发往欧洲,越南的过境费收入少了35%。
光靠中国还不够,老挝知道,得在东盟里找到更多朋友。
东盟有10个国家,越南想当老大,但不是每个国家都服它。
柬埔寨就是个好伙伴——柬埔寨也被越南欺负得很厉害,洪森就公开说过“越南既非我父,亦非我王”。
2024年柬埔寨修德崇扶南运河,想绕开越南的港口,越南骂这是“中国陷阱”,老挝却在东盟峰会上力挺柬埔寨,说“每个国家都有权选自己的路”。

和泰国的合作也很关键,泰国是老挝第二大外资来源国,占18%。
两国一起开发湄公河航运,搞老泰铁路,计划2030年把铁路通到曼谷。

这样一来,老挝的货既能走中老铁路到中国,也能经泰国到印度洋,彻底不用看越南港口的脸色。
泰国商人也乐意,以前从老挝运钾肥到泰国,走公路要3天,以后铁路通了只要8小时,成本降了40%。
老挝还在东盟里悄悄“去越南化”。
以前越南主导的“柬老越三角区”,规定合作项目得越南审批,老挝慢慢减少了在里面的投资;
东盟的经济合作项目,老挝更愿意和马来西亚、新加坡合作,引进他们的技术,而不是只跟越南玩。
2024年东盟峰会上,老挝联合泰国、柬埔寨提出“湄公河经济带”计划,想让湄公河沿岸国家共享资源,故意绕开越南主推的“东西经济走廊”,就是不想再被越南牵着走。
这些努力没白费。
现在老挝的外资里,中国占35%,泰国18%,越南虽然还有32.5%,但已经不是独大。

老挝的货能卖到中国、泰国、新加坡,甚至通过中欧班列到欧洲;
年轻人学中文、泰语的越来越多,学越南语的少了;
街上的人民币、泰铢比越南盾更常见,连小贩都能认出人民币的面额。

老挝不再是那个被越南锁死的“陆锁国”,正在变成连接中国和东盟的“枢纽”。
中老铁路不光是通中国,还在往南修,计划连接泰国、马来西亚,最后到新加坡。
这条“泛亚铁路”要是通了,老挝就成了东南亚的“十字路口”——中国的货物从云南出发,经老挝到东南亚;

东南亚的水果、矿产,经老挝进中国,再发往全球。
万象南站已经成了货物换装的大枢纽,2024年光帮泰国转运的货就有780万吨,比越南的一些港口还忙。
和东盟的合作让老挝更有底气,东盟有6亿人口,经济总量3万亿美元,老挝要是能当好“中间人”,光物流、过境费就能赚不少。
现在老挝正在修5条国际铁路,对接越南、柬埔寨,但这次主动权在老挝手里——铁路标准、运营规则,都得听老挝的,越南想再卡脖子,难了。
老百姓的日子也在变好。
中老铁路直接创造了11万个工作岗位,车站周边的商铺租金涨了10倍,农民在车站附近摆摊,收入比以前多了30%。
万象的超市里,中国的零食、泰国的方便面、马来西亚的饼干摆在一起,比以前只卖越南货时丰富多了。
年轻人能去中国留学,学铁路技术;

会说中文的导游,在琅勃拉邦很抢手,收入是以前的两倍。
更重要的是,老挝人慢慢找回了自己的“根”。
教科书里补上了抗越英雄的故事,琅勃拉邦建立了抗越历史纪念馆;

僧侣在布道时敢说“老挝是佛国,不是谁的附庸”;
社交媒体上,#老挝人自己做主#的话题经常上热搜,年轻人晒着中老铁路的照片,说“这才是我们想要的未来”。
越南当然不会甘心。
他们还在资助亲越媒体骂中老铁路是“债务陷阱”,试图拉拢老挝的亲越派。
但现在的老挝已经不是以前了——经济上有中国、泰国帮忙,外交上有东盟撑腰,老百姓尝到了自主的甜头,越南想再把它捆住,几乎不可能了。
挣脱阴影,拥抱未来
越南对老挝的控制,就像一段黑暗的历史,充满了掠夺和压迫。
但老挝没有一直沉沦,它抓住了中老铁路的机遇,抱紧了东盟的伙伴,一点点挣开了枷锁。
现在的老挝,就像中南半岛上冉冉升起的新星。
中老铁路的铁轨,铺就了它通向自主的路;东盟的合作网,给了它对抗霸权的底气。
或许未来还会有挑战,但至少老挝人已经看到了希望——那种不用看别人脸色、自己掌握命运的希望。
就像老挝学者说的:“越南是历史的阴影,中国是未来的通道”,而这条通道,正在把老挝带向一个更光明、更自主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