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母女拥有整栋楼,每月40万房租进账,却住在“垃圾堆”里三年
你有没有幻想过这样的生活:
不用工作、不用早起、不用看老板脸色,只要窝在沙发上,手机一响,银行卡就多了几万块。房子一套接一套,房租哗哗流入,就算天天宅家打游戏、刷剧、吃外卖,也毫无压力。
这种“躺赢人生”是许多打工人魂牵梦萦的终极目标。
可在日本东京,就真有一对母女过上了这种日子——她们拥有整整一栋楼房,每月靠收房租就能轻松生活,吃穿不愁。
然而,现实却远比幻想来得荒诞。
这对母女,竟在如同“垃圾场”一样的房间里,蜗居了三年。
拥有整栋楼的母女,却住得像“废墟求生”
故事发生在东京下北泽,这是个文艺气息浓厚的繁华街区,聚集了大量文创店、咖啡馆和年轻人。
而在这样一个寸土寸金的地方,这对母女名下拥有一整栋公寓楼,共7间房。
她们自己住4间,剩下的3间租给了房客,每月固定进账40万日元,折合人民币2万多。
除此之外,父亲去世后还留下了退休金。换句话说,即使她们什么都不做,日子也能过得比大多数人体面。
可当镜头推开她们家房门那一刻,许多人都惊呆了。
客厅玄关变成“货物堆”,厨房早已沦陷
进入她们的住所,迎面而来不是家的温馨,而是——密不透风的物品堆积。
玄关挤满了未拆封的快递盒;
客厅里,书籍、购物袋、饮料罐、洗衣袋混杂一团;
厨房台面早就看不到本来面貌,电饭锅上积满灰尘,锅碗瓢盆已经失去功能;
沙发上堆着衣物、包装袋、使用过和未使用的餐具、纸巾、宠物玩具……
她们住的地方,不是“有点乱”,而是像极了都市探访节目中的**“极度囤积型家庭”**。
许多东西看上去是新的,甚至还贴着价格标签。她们买下它们,却从未使用,买完就随手扔到一边。
为什么不清理?
她们的回答令人心酸:“收拾到一半就觉得太累,干脆放弃了。”
曾经的大小姐,如今却连家都打理不了
母亲83岁,女儿47岁。母女二人都是地道的东京人。早年间父亲做生意,家境优渥,一家人住在这栋自建楼里,佣人打点一切,生活堪比上流社会。
她们回忆,小时候几乎没做过家务,不知道拖地怎么拖、碗该怎么洗。
“喜欢什么就买,吃不吃、用不用无所谓。”
而当父亲在三年前去世后,一切开始崩塌。
哥哥和姐姐都已成家搬出,只剩她们两人相依为命。
没人收拾家务,没人做饭,没人提醒她们生活的节奏,就这样在混乱中缓慢沉沦。
“有一次我们想去佛间拜拜爸爸,却发现钥匙找不到了,三年都没打开过那扇门。”
拥有“钱”的自由,却失去了“生活”的能力
这对母女并不穷,她们有被动收入,有房有钱,但她们的生活状态却让无数网友感到讽刺又痛心。
在节目中,女儿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
> “我们并不是不想改变,而是已经不知道该怎么开始。”
也许是从小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成长方式,让她们错过了“独立生活”的训练。
也许是父亲去世带来的打击,让她们一时间失去了生活的目标和节奏。
也许,孤独才是那个真正吞噬她们的“垃圾堆”。
不是所有的“躺平”都是自由,有些是无声的崩塌
这段节目播出后,在社交平台引发热议。
有人评论:
> “原来有钱也可以活得这么糟糕。”
也有人感慨:
> “人生最怕的不是穷,而是没有方向地活着。”
还有不少网友说,看完之后莫名理解了那些“没病也不想收拾屋”的人,生活一旦失去重心,就容易被琐碎彻底吞没。
这对母女,成为了极端但真实的一个缩影:
她们没有工作焦虑、没有房贷压力,但也没有自我管理能力、没有生活目标。
她们的日子,就像堆在客厅角落的快递盒——静静发霉、悄悄塌陷。
后记:真正的幸福,不只是“有钱”
我们总以为,有钱就能解决一切。
但从这对母女身上我们看到,金钱只能带来“选择的权利”,而不是“幸福的能力”。
你可以靠房租活着,但活得有没有质感,要看你是否愿意面对生活本身。
你可以不工作,但不能不打理人生的每一处角落。
愿她们早日走出“垃圾堆”般的困境,也愿我们别在忙着羡慕别人的同时,忘了为自己的生活除尘打扫。
干净的家,才装得下清醒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