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印闲生
来源:江宁知府(ID:jiangningzhifu2020)
在美印关系发生倒退之际,巴基斯坦前国家安全顾问Moeed Yusuf在《外交事务》杂志发表了一篇文章,题为“为什么美国应该押注巴基斯坦”。8月10日,巴基斯坦陆军元帅穆尼尔与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丹·凯恩会面,这是穆尼尔在不到两个月内再度访美。“大约从世纪之交开始,美国领导人将印度视为制衡中国的重要力量,并试图将新德里置于与北京更广泛的竞争中。与此同时,美国官员对巴基斯坦越来越失望,目前中国已成为伊斯兰堡基础设施投资和军事装备的主要来源。美国押注印度二十多年,但这个赌注并没有得到回报,印度仍然不愿意完全配合美国在该地区或其他领域的偏好,而是对国际多极化体系有着狡猾的追求。另一边,美国与巴基斯坦的关系出现了令人惊讶的解冻。自1月重返白宫以来,特朗普对巴基斯坦军方的态度一直很友好,巴官员正式提名他获得和平奖,以表彰他在斡旋印巴冲突中的努力。可印度拒绝外部调解,否认发生过任何此类干预。据《纽约时报》报道,特朗普在6月曾要求莫迪呼应巴基斯坦立场,遭到拒绝后,两人就再也没有通过话。今年夏天,特朗普继续向巴基斯坦示好。6月,他在白宫接待了巴陆军参谋长穆尼尔。7月,两国达成协议,将关税税率保持在相对较低的19%,以换取美国公司获得巴基斯坦未开发石油的优先勘探权。”在Moeed Yusuf看来,这是一个积极的变化,如果美国支持印度、中国支持巴基斯坦的格局延续下去,南亚地区就陷入一场“局部冷战”,小规模冲突或层出不穷。反过来说,假如能实现“中美共同支持巴基斯坦、孤立印度”的模式,那对于南亚和平以及中美的地区利益都是有利的。Moeed Yusuf是巴基斯坦的留美学院派精英。在美国从阿富汗全面撤退过程中,巴基斯坦曾予以全力协助,然而随着撤军完成,拜登政府将其一脚踢开,美国政客和媒体开始细数过去二十年反恐战争中巴基斯坦的“两面派”作风,颇有要算总账的架势。作为亲历者,巴陆军参谋长穆尼尔曾表示:“与前总统乔·拜登政府的关系是历史上最糟糕的”。自1947年独立以来,巴基斯坦始终是美国的准盟友,两次大规模合作均发生在阿富汗战争期间。一次是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后,两国在阿富汗进行了密切合作,美国通过巴基斯坦情报部门向反苏武装提供资金和武器。一次是9·11袭击后,换成美国入侵阿富汗,巴基斯坦充当美军的后勤补给大本营,美国则向巴基斯坦提供了总额超过300亿美元的援助。如下图所示,阿富汗北边为中亚,南边是伊朗和巴基斯坦,东部通过瓦罕走廊跟中国接壤。美国人从海上而来,伊朗肯定不会让他过境,因此就只能依赖巴基斯坦通道。2021年8月,《纽约时报》刊登了一篇文章,题为“谁是二十年阿富汗战争真正的胜利者”,文章称:“就在塔利班拿下喀布尔几天后,位于巴基斯坦首都市中心的一座清真寺上空高高升起了该组织的旗帜。这是一种赤裸裸的挑衅姿态,意在羞辱失败的美国人,但它也是一个标志,表明谁才二十年阿富汗战争真正的胜利者。表面上,巴基斯坦是美国打击基地组织和塔利班战争的伙伴。在过去二十年里,巴基斯坦军方从美国获得了数百亿美元的援助,其中很大一部分消失在解释不清的黑洞里。但9·11事件后的巴美关系,一开始就由于表里不一和利益分歧而四分五裂。阿富汗塔利班在很大程度上是巴基斯坦三军情报局创建的,它在这场战争中始终扶植、保护着塔利班在巴境内的骨干力量。有部落领导人表示,在最近三个月塔利班横扫阿富汗的攻势里,巴军方让大批来自其境内庇护所的新武装分子顺利通过边界,对美国训练的阿富汗安全部队发起最后一击……”不难体会,言语中《纽约时报》已经把巴基斯坦跟塔利班归为“同伙”,甚至指控巴基斯坦就是支持塔利班攻入喀布尔的幕后推手。《纽约时报》这篇文章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拜登团队的立场。在民主党政府看来,阿富汗战争期间,美国不得不容忍巴基斯坦的两面派做法,因为别无选择——巴基斯坦的港口和机场是驻阿美军的主要入口和补给线。但巴基斯坦从未真心帮助美国反恐,它的终极目标是让阿富汗落入自己的轨道,为抵御印度提供战略纵深。巴基斯坦国土呈一字长条状,大规模战争中很容易被拦腰切断,但如果和阿富汗合并起来看,就是一个有纵深的大国,印度河将从“中枢”变成“前线”。巴基斯坦面对印度时无险可守,首都伊斯兰堡距离印控克什米尔边境不足100公里,其他多座重要城市如拉哈尔、费萨拉巴德、古吉兰瓦拉等皆在边境150公里以内。确保阿富汗由亲巴政府掌握是巴基斯坦的重要战略,如此一来巴国便可以将国防力量全部投入东线,并在西部保持足够战略纵深。在美巴联合反恐的历史上,2011年击毙本拉登事件是绕不过去的关键节点。当时海豹突击队在巴基斯坦一所军事学院附近的藏身处击毙了拉登,此后美国与巴基斯坦的关系迅速降温,美高级官员停止了对伊斯兰堡的访问,还减少了援助。因为拉登藏身的城镇长期驻扎着巴军方重兵,奥巴马政府怀疑巴基斯坦事先了解详情。奥巴马政府南亚事务顾问里德尔后来曾表示,如果华盛顿宣布巴基斯坦窝藏了拉登,那么巴基斯坦在法律上就会成为支持恐怖主义的国家,并像伊朗一样受到强制性制裁。而就在击毙本拉登事件之后,巴基斯坦逮捕了涉嫌协助美国确定其行踪的一名医生,最终判处23年有期徒刑——这引起美国强烈不满。拜登作为奥巴马的副总统,对于这些恩恩怨怨自然门清,他将巴基斯坦称为“世界上最危险的国家”,并在美印联合声明中要求巴基斯坦对跨境恐怖主义负责。面对铺天而来的压力,巴高级外交官于内部表示,“不能再试图在中国和美国之间保持中间立场”,并认为“维护与美国伙伴关系最终会牺牲与中国真正的战略伙伴关系”。至此,配合着俄乌战场与“第一岛链”,南亚次大陆上的局部冷战格局基本形成。尤其是特朗普政府习惯将贸易、安全、战术细节与战略目标打包绑定的做法,给美印关系带来巨大困扰。实际上,即使在拜登时期,印度也有许多不满足美国利益的举动,比如:投资伊朗恰巴哈尔港,购买伊朗石油,与俄罗斯保持密切合作、塑造关税壁垒等,但出于对新德里的战略赌注,美国容忍了这些行为。Moeed Yusuf认为,中国与巴基斯坦的关系不应成为美巴关系的障碍,美国也不应强迫中小国家在中美之间“二选一”。犹记得拜登时期,美国无论是开G7峰会还是搞双边或多边峰会,总有一个固定节目是发表公报。
发表公报不要紧,美国人特别愿意在公报中掺杂进去一些涉及政治站队的语句,主要是针对中国——这是典型的冷战思维。冷战那些年可以理解,毕竟苏联搞外交时也会要求对方国家发表反美声明,两大阵营针锋相对,可美国现在这样搞多少有些奇怪,因为中国涉外交往时从来没有要求过对方国家表态反美。“可以肯定的是,巴基斯坦非常重视与中国的经济和战略关系,如果不得不在华盛顿和北京之间做出纯粹的二元选择,那么现在可能会严重倾向于中国。但巴基斯坦一直在煞费苦心地向美国和中国官员发出信号,表明它不想陷入这样的境地,中国也一直小心翼翼地不强迫巴基斯坦在中美之间做出选择。”印度和伊朗在战略要地恰巴哈尔港合作修建设施。印度热衷于维持与伊朗的经济联系,伊朗一直是印度重要的能源供应国。印度帮伊朗开发的恰巴哈尔港(左)到巴基斯坦瓜达尔港只有约200公里。现代国家关系十分复杂,巴基斯坦与美国友好,表面看会削弱中方阵营的力量,但实际并非如此。因为美巴关系改善必然以美印关系滑坡为代价,这种情况下,印度在战略层面配合美国的初衷会大大降低,反过来将减轻中国在西南方向的压力。简单来说,南亚次大陆上有两种局面可选:其一是“局部冷战”,即拜登时期的“中巴VS美印”;其二是巴基斯坦同时与中美维持良好关系,印度处于相对孤立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