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又挨美国一刀!对标中国的战略港口陷入危机!
原创: 后沙
来源微信公众号:后沙
已获转载授权
9月19日,《印度教徒报》等印媒证实,美国将在9月29日前撤销对伊朗恰巴哈尔港的制裁豁免(2018年给予印度)
关于伊朗这个港口,我在6月19日的特朗普请巴基斯坦元帅吃饭!印度被激怒一文中就提到过。

从孟买到恰巴哈尔港,再通过伊朗铁路网,进入中亚地区,到达俄罗斯。反过来,俄罗斯能源从红线到达印度,又省时又安全,成本大大降低。
它还隐含着军事战略上的意义。
但恰巴哈尔是个远未开发的小港,这里人口仅有10万,货物吞吐量远远满足不了红线的需求。
伊朗重点经营的港口是阿巴斯港,在波斯湾之内。
也就是说,恰巴哈尔港对印度的重要性要大于伊朗。1999年,在叶利钦即将退位之时,俄罗斯、伊朗、印度就红线达成初步协议。
2000年,普京当选总统,三方签署了一份备忘录,红线对三方皆有利,但前提是建设恰巴哈尔港。
既然该港对印度如此重要,红线也可以说是印度的百年大计,那么,印度就应当赶紧动工。
但阿三那股机灵劲又冒出来了,它想让俄罗斯和伊朗分摊资金。
那时俄罗斯与中美欧关系都不错,能源不愁没有销路。阿三你爱建不建吧,大毛熊又不急。
伊朗重点在阿巴斯港,只有在波斯湾被伊朗自己封锁之后,湾外的恰巴哈尔港才具有重要性。所以,它也不急。
诡计多端的阿三就想揩俄伊的油,等到普京第一任期结束,阿三还没动静。
其实俄罗斯之前就吃过不少印度的暗亏,普京第二任期的态度也没有改变,想让俄罗斯出钱,门都没有。
2006年初,无奈的印度才同意为开发港口提供资金。
此时,印度已白白浪费了6年。
等到印度掏钱建设港口时,2006年5月3日,中国、美国、法国、英国、德国和俄罗斯六国关于“伊朗核问题”的会商失败。
西方对伊朗实施了制裁。
这下印度傻眼了,它不敢跟伊朗合作,导致该项目一直处于停滞状态。
又贪财又胆小的印度,只能等着。
别看阿三平时总是吹嘘自己有多么牛叉,但到了这种事关国运的紧要关头,阿三却躺平了。
这一躺就躺到了2015年。
2013年,不声不响的中国获得了巴基斯坦瓜达尔港及其附近9.23平方公里43年的使用权,包括管理瓜达尔国际机场和自由区。
2015年11月,中国海外港口控股公司正式接管瓜达尔港。

什么,瓜达尔港开始建设了?阿三揉了揉眼睛,一骨碌爬起来。
恰巴哈尔港与瓜达尔港直线距离仅172公里左右,相当于两家超市面对面,是天然的竞争对手。
本来印度在印度洋港口建设是占有先机的,2000年的时候,中国哪有精力和资金去建设开发印度洋港口?更何况还要建设铁路连接到西部地区。
然而,印度却反而落在了中国后面。
中国行我也行,印度又开始抄中国作业了。
但此时印度的想法改变了,它想的不是如何加紧速度去打通红线,而是将恰巴哈尔港当成是对标中国的战略港口,想跟瓜达尔港唱对台戏。
2016年5月,莫迪访问伊朗,签署了关于恰巴哈尔港合作的两国谅解备忘录。因为在2015年中美俄英法德签署了《伊朗核协议》,印度受制裁的风险大大降低。
2018年2月,伊朗总统访问印度,正式签署开发协议。
根据协议,印度要在恰巴哈尔港建设两个600米左右的码头,一个用于集装箱装卸,另一个用于处理散货,租赁期为10年,印度出资5亿美元作为建设启动资金。
好死不死,2018年5月8日特朗普突然宣布退出《伊朗核协议》,并对伊朗实施全面制裁。
印度又傻眼了,伊朗催它赶紧落实开发协议。
莫迪就去求美国豁免,由于考虑到印度在“印太战略”所扮演的重要角色,特别是该港口有针对中国的意图,因此,白宫同意豁免印度。
客观上来说,这对伊朗也有利。
那就开工吧,然而印度这个“基建狂磨”就开始在那里磨。
6年时间,印度施工团队却连两个码头都搞不定,钱却投了十几亿美元。
而瓜达尔港已建成3个5万吨级泊位多用途码头,14万平米后方堆场,瓜达尔新国际机场今年1月落成,海水淡化厂开工,自由区第二阶段建设也已启动。
印度媒体立刻宣布重大喜讯:国际南北走廊(红线)最后一环打通了!
不知道印度人还能从哪个角度继续它的“赢学”?
有人或许会问,伊朗为什么不找中国建设港口?
不是不找,像恰巴哈尔港的核电站合同伊朗就交给了中国。
而是中国在印度洋的重点是瓜达尔港,如果再去建设近在咫尺的恰巴哈尔港,等于是重复建设。再说这两个港是竞争对手,没必要脚踩两只船。
而伊朗又找不到有基建能力的西方国家合作,所以,只能跟印度合作。
伊朗却遇到了极品,如果从2006年算起,已经过去了19年时间。
问题归根结底在于印度:能力不行、胆量不行、实力不行,站不起来。
西方奉行的是“从实力地位出发”政策,印度有实力跟美国人讲:“我不接受你们这一套”吗?
靠着“胜利宣讲团”,靠着满嘴谎言的媒体,能变成有声有色的大国吗?
失去恰巴哈尔港,印度不仅地缘战略投入付诸东流,其地缘政治空间也必将被进一步压缩。
即便莫迪能再次求得美国豁免,但代价是什么?
即便是恰巴哈尔港重新开工,就凭印度人的效率,2125年能否建成也是个问号。
回望历史,印度一向如此:
一颗帝国主义的心,一条殖民地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