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印闲生
来源:江宁知府(ID:jiangningzhifu2020)
西太平洋地区的美军主要由三部分构成:驻日美军、驻韩美军和关岛基地。关岛地形复杂,岛上有许多小山脉,很适合建造防御工事。驻日美军作战兵力3万余人,含承包商、家属等一共是5.5万人,其中一半在日本本土,另一半在冲绳。驻日美军下辖三支部队,分别为第七舰队(驻日本本土横须贺)、第五航空军(主力驻冲绳)和海军陆战队第三远征军(主力驻冲绳)。第三远征军是个海军陆战师的配置,总兵力1.7万人。第五航空军下辖三个联队(联队相当于空军师),具体包括:1)最精锐的第18联队驻冲绳嘉手纳基地,该联队也是美国太平洋空军里规模最大的作战联队,配备有最新型的F-15EX和F-22,其中F-22以定期轮换形式部署。2)第35联队驻日本本土北部的三泽空军基地,主要应对朝鲜和苏联/俄罗斯,冷战期间曾是主力,现阶段因无事可干,主要配备了一些二线战机,如F-16。3)还有一个驻东京都横田基地的空运联队,全部是运输机。冲绳名义上是日本领土,实际掌控权其实是在美国手里——直到1972年美国才放弃对冲绳的行政权,将其私自交予日本,但军事层面仍牢牢把持。被居民区包围的冲绳嘉手纳基地,相当于美军绑架了大批当地平民。与驻日美军相比,驻韩美军综合实力要弱一些,下辖第八集团军(1.9万名陆军士兵)和第七航空军。第七航空军下辖的两个主力航空联队均配备F-16,外加用于专门对地攻击的A-10,目标为朝鲜装甲部队。美军打任何战争,争夺制空权一定是摆在首位的,绝不会在没有制空权的情况下贸然投入海军或陆军。整个太平洋司令部下辖四个航空军,除驻日第五航空军和驻韩第七航空军外,第十一航空军驻阿拉斯加安克雷奇,第十三航空军驻夏威夷。一般认为第五航空军综合实力最强,配备战机数量最多、机型最完整,但第十一航空军的装备最好,包括F-22、F-35A等先进机型,战时起到补充作用。在十一航空军内部,主力联队第36联队也部署在西太平洋,即大名鼎鼎的关岛安德森空军基地。关岛基地有三支部队,除第36航空联队外,还有一个核潜艇联队和一个海军陆战队基地,后者正在陆续接收从冲绳撤退的第三远征军。冲绳到中国东南沿海约660公里,在美军眼中已经不安全。中国公开的最先进远程火箭炮是PHL-191,可搭载两枚射程500公里战术导弹,尚无法攻击冲绳,如果能够用廉价弹药对冲绳实现“面覆盖”,将给美军造成巨大威慑。简单梳理不难发现,美军在西太平洋的据点说多也多,说少也少,除日韩本土外,最重要的就是冲绳和关岛。话说二战期间,为了与日本争夺太平洋控制权,美军曾在多个岛屿上修建机场,战后这些机场因失去用武之地而荒废,装备人员被逐渐集中到俩最重要的基地。然而在大国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美军内部认为把过多资源集中于冲绳、关岛有些托大,安全系数很低,容易遭到对方饱和式攻击。因此近期美军的一个重要思路是分散风险,尝试重启二战旧机场,在许多废弃的岛屿上翻新设施,目的是“为了准备未来新的太平洋战争”。美空军C-130降落在天宁岛机场,2024年10月。天宁岛位于关岛东北约170公里处,已被荒废多年。考虑到“第一岛链”已不太安全,美国空军把“睡莲计划”的重点放在“第二岛链”上,在众多岛屿里,位置最好、面积最大、能跟关岛形成掎角之势的,是帕劳。帕劳又称帛琉,是一个位于西太平洋的岛屿国家,全国有约340座岛屿,总面积459平方公里,其中第一大岛面积约350平方公里,相当于关岛的60%。帕劳原为西班牙殖民地,1898年西班牙在美西战争中被击败,次年将其出售给德国。一战期间日本抢占了德国在亚太地区的地盘,二战日本败给美国,帕劳又成了美军的战利品,成为美属太平洋群岛托管地的一部分。帕劳与关岛到台湾距离差不多,与关岛形成明显的备份关系,前者还扼守着东亚到澳洲的关键航道。2024年6月,美国海军陆战队重新启用了位于帕劳的简易机场,该机场是二战期间日军修建的,美军1944年攻占,之后长期荒废。为了翻新该机场,美军派了一队海军陆战队工兵进驻,对机场跑道进行修复与整平,并起降飞机予以测试。在美方看来,中国已经用大量中短程导弹锁定了冲绳、关岛这俩核心基地,一旦局势升温,美军必须将关岛等地的飞机做隐蔽疏散,以分散风险。需要说明的是,现代空军对于后勤设施的要求很高,这些简易机场经过翻新后仍远远无法与关岛等经过多年建设的大型空军基地相比,仅能支持小规模、临时性的空军行动,起个应急作用。帕劳名义上是独立国家,可事实上仍属于美国托管地性质,该国没有军队,根据1994年独立时签署的《自由联合协定》,国防完全由美国负责。因为这种渊源,帕劳也被认为是中国台湾地区最坚固的“邦谊”,台当局经常去访问,顺道过境关岛。赖访问帕劳。2024年底的“马绍尔群岛→图瓦卢→帕劳”,是迄今为止赖清德唯一一次出访。帕劳新政府大楼,由中国台湾省在2000年初发放贷款援建。由于发放的贷款往往收不回,本质上相当于援助。攻击“第二岛链”目标如果单纯用导弹,是很不经济的,尤其是造价昂贵的中程导弹。导弹看起来很大,但真正有效的是战斗部,中远程导弹打击固定目标时存在严重的“成本效益比”问题。一枚现代中程导弹(比如DF-21、DF-26)的造价估计在千万美元级别,它不是“不够强”,而是单位火力过于昂贵,更适合打高价值目标,如:大型水面舰艇、指挥枢纽、防空雷达等,而不是拿来一枚枚砸普通机库、油罐或炸楼。以DF-26为例,在不挂核弹头的情况下,可携带1.8吨常规高爆炸药,已经是中程导弹里的佼佼者了。然而这样的战斗部对于混凝土机堡或地下掩体来说,毁伤效果仍不够,需要密集齐射。美军使用的GBU-57钻地弹重13.6吨,战斗部装填2.3至2.7吨高爆炸药,由于体积和重量过大,作为战略轰炸机的B-2只能一次携带两枚(美军新一代B-21轰炸机只能携带一枚)。为了打击伊朗福尔多核设施,美军一口气投了12枚GBU-57,效果仍值得商榷。美军经营关岛半个多世纪,数百平方公里的土地都被开发为军事设施,里面有大量地下掩体。与中程弹道导弹类似,空射巡航导弹同样存在“成本效益比”问题,因此最好的方式就是像美军那样直接轰炸。可如果我方轰炸机能够飞到关岛上空投弹,那么实际上中国就已经取得或基本取得“第二岛链”以内的制空权。这种情况下,关岛甚至根本都不用轰炸,美军自己就跑回夏威夷了。从这个意义上讲,争夺第二岛链以内的制空权,才是中美西太平洋博弈的关键。六代机F-47是美国空军的旗舰项目,首要目标就是同中国争夺制空权。美国对于太平洋是有“历史记忆”的,很容易把今时今日的场景与之前经历过的事情给对应起来,并由此产生应激反应。在他们看来,时间或许又一次来到了太平洋大战的前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