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参考,东方金报

微信
手机版
东方金报

这是一场内部战争!

作者 :正文注明 2025-10-09 07:20:08 围观 : 评论

作者:印闲生
来源:江宁知府(ID:jiangningzhifu2020)

重返白宫以来,特朗普已向多个重要城市部署国民警卫队,包括华盛顿、洛杉矶、孟菲斯、波特兰等。

出动规模最大的一次是今年6月份在洛杉矶,当时特朗普绕过加州州长纽森部署了约4000名士兵,以驱散洛杉矶当地针对白宫移民政策的抗议活动——这是六十年来总统首次在未经州长批准的情况下部署军队。

10月4日,特朗普又下令派遣300名国民警卫队员到芝加哥,理由是当地政府尚未平息“持续的暴力骚乱”。

根据美媒的说法,白宫后续还计划向旧金山和纽约“出兵”。

除各大城市外,特朗普也向美墨边境地区派遣了5000名国民警卫队士兵,他似乎很享受这种四处调兵的感觉。

图片
2025年6月11日,美国国土安全部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了一张二战风格的反移民宣传海报,要求民众在洛杉矶抗议期间向移民和海关执法局(ICE)举报“外国侵略者”。

图片
6月12日,加州国民警卫队在洛杉矶。图片中的石柱上喷有“FUCK ICE”(美国移民和海关执法局)的口号。

在近期备受关注的美军高级将领会议上,特朗普公开向军方大佬们摊牌,表示军队需要应对国内已知的威胁,包括所谓的骚乱和非法移民。

特朗普称:

“这对在座的各位来说意义重大,因为这是来自内部的敌人,我们必须在它失控之前处理掉它,这也是一场战争,一场来自内部的战争。”

讲话期间,现场几乎鸦雀无声,以至于特朗普用调侃的语气威胁道:

“我从来没进过这么安静的房间,你们开心就好,想鼓掌就鼓掌,想干嘛就干嘛。如果谁不想听我讲话,现在就可以离开,当然,你的军衔和未来也会就此打住。”

图片
图片
图片

此情此景,不禁让人想起2024年底时任国防部长奥斯汀在卸任前的一封公开信。

2024年大选特朗普获胜后,奥斯汀代表美国国防部表示“将平稳、有序、专业地向即将上任的特朗普政府交接工作”。

与此同时,他也向全体美军签发了一份备忘录,提醒大家待新政府上任后,军队需遵守“所有合法命令”,“不得介入政治”。

真是一语成谶。

图片

在特朗普应对“内部敌人”的过程中,美国国民警卫队的角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国民警卫队是美国武装力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超过43万名文职士兵组成,负责应对国内危机和海外冲突,经常与现役军人并肩作战。

国民警卫队分为陆军国民警卫队和空军国民警卫队,总负责人为国民警卫队局长,标配四星上将,跟海陆空以及海军陆战队首长平齐。

在美军的历次战争或军事行动中,国民警卫队都扮演了重要角色,二战期间国民警卫队先后有19个师投入战斗,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中也有其身影。

由于国民警卫队的一部分预算来自于州财政,有时美军为了减少军费开支,干脆把很多装备“下放”到了国民警卫队,其中不乏大量主力装备,如:F-15战机、F-16战机、M1A2坦克等。

实际上,像美国本土的一些空中巡逻任务,不少就是国民警卫队在负责,如此可以大大减轻空军的负担,让空军把绝大多数力量做“外向型”部署。

至于规模庞大的陆军国民警卫队,其装备层面和美国正牌陆军并没有太大不同,除了扮演国土守卫部队外,也经常被补充到现役部队进行轮换。

国民警卫队官兵包括正式成员和兼职人员,正式成员可算作是服兵役,非正式的兼职人员更像是民兵,平时有自己的工作和家庭生活。

以现任美国防长赫格塞斯为例,他的主要服役履历其实就是在国民警卫队。

2004至2014年间,赫格塞斯多次参加国民警卫队的海外任务,先后在古巴关塔那摩湾海军基地、伊拉克和阿富汗部署过,每次部署时间约一年,职务为步兵排长、上尉教官,退役前夕被晋升为少校。

图片

特朗普对于国民警卫队不听自己号令是有深刻体会的,对于军权的重要性更是有着刻骨铭心的经历。

众所周知,2020年大选是近几十年来美国最混乱的一次大选。

当年5月26日起,因弗洛伊德之死引发的示威活动在全美各大城市蔓延,特朗普强力主张动员国民警卫队平息骚乱,但遭遇诸多阻碍。

6月2日,超过1.8万名国民警卫队部署以应对不断升高的局势;6月6日,全美34个州和华盛顿特区共部署了多达4.3万名国民警卫队士兵。

然而因平息骚乱过程中引发的一系列冲突,以及特朗普本人的激进言论,从6月7日开始,国民警卫队开始撤离华盛顿、洛杉矶、纽约等大城市。

各州市首长普遍倾向于动用地方警力来解决问题——相较于国民警卫队,地方警员通常采取相对温和的方式来应对示威者,一些人甚至同情并加入示威者阵营。

“黑命贵事件”是2020年大选期间共和党与民主党气势的转折点,特朗普暴露了自身权力的脆弱性,因其处理不当,导致危机丢拖不决,最终两边不讨好。

图片
2020年6月1日,特朗普就弗洛伊德案发表全国致辞,期间他打电话给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米利,要求其立即赶来一起去开记者会。身穿军装的米利深感被特朗普利用,之后他坚决反对白宫动用军队的命令。

时间来到2021年1月6日。

当时大批特朗普支持者冲入国会大厦,特朗普阵营奔着拼死一搏的想法希望阻止权力交接。

然而获胜的民主党却联合了共和党建制派,绕开特朗普直接向华盛顿特区派遣数万名国民警卫部队,以确保权力和平过渡。

派遣国民警卫队的命令由代理国防部长米勒提出,他在征求副总统彭斯、众议院议长佩洛西、参议院多数党领袖麦康奈尔、参议院少数党领袖舒默和众议院多数党领袖霍耶的意见之后,决定全力应对骚乱。

因特朗普不支持这一举动,所以部署命令是由副总统彭斯批准并实施的。

1月6日当晚,华盛顿特区国民警卫队的2700名士兵和弗吉尼亚州国民警卫队的650名士兵第一时间清理现场。

次日,彭斯正式宣布了2020年大选的认证结果,特朗普阵营大势已去。

毫不夸张地讲,国会山事件是特朗普心底里永远抹不去的阴影,也是最深的一道伤疤,此后他把对该事件的立场作为判断一个人是否忠诚于自己的核心标准。

任何对国会山事件持负面或模糊立场的人,无论资历多深、能力多强,在特朗普那里就是“永不叙用”。

图片
2021年1月14日,副总统彭斯来到国会慰问国民警卫队士兵。

在选举愈发暴力化、极端化的当下,特朗普第二任期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夺回“国民警卫队”的指挥权。

经历过第一任期的教训后,特朗普深刻意识到,谁掌握了国民警卫队,谁就在关键时刻掌握了“暴力的合法性”。

因此第二任期伊始,特朗普即试图系统性地削弱州政府对国民警卫队的控制权,将其逐步纳入白宫和国防部的直接指挥链,最终作为总统意志的延伸。

图片
今年8月,特朗普向华盛顿特区派遣了联邦官员和国民警卫队,旨在将华盛顿都会的安全事务置于联邦政府管辖之下。

话说公元前 49 年,统领高卢的执政官凯撒奉元老院召唤返回罗马,按照罗马法律规定,任何回京述职的执政官都不得带领军队跨越罗马城北的卢比孔河,否则将被视为叛国。

可凯撒没有遵循这一法律条文,他率大军横跨卢比孔河,政敌庞培和部分元老院议员仓皇逃跑,罗马从此由共和国进入帝国时代。

当凯撒率领大军跨过卢比孔河的那一刻,这位罗马帝国的奠基者留下一句名言——“骰子已经掷下。”

未来某个时刻,或许美国政治也会“跨越三权分立的卢比孔河”,形成一种历史上更加普遍存在的“新格局”。


相关文章

  • 不要用官僚来反官僚!
    不要用官僚来反官僚!

    作者:叶立华来源:求实处(ID:gh_a2f5eb6a8f0c)美国人现在对于稳定币和黄金展现出来极大的兴趣,甚至对比特币也有不小的动作,这个问题要结合着最近美国政府又在停摆边缘反复试探来看。 美国政府要在关门边缘试探,不是因为真的想要关门,而是不太想关门,但是没有钱了,马斯克的政府效率部做了很多的努力,试图通过美国内部的调整,关门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最后失败了。 失败的根源就是马斯克没有自己的政治力量,指望着美国的官僚来反对官僚,就像是指望着军阀来反对军阀,指望着地主阶级来进行洋务运动,是一定靠不住的。...

    2025-10-09 07:20:11
  • 这是一场内部战争!
    这是一场内部战争!

    作者:印闲生来源:江宁知府(ID:jiangningzhifu2020)重返白宫以来,特朗普已向多个重要城市部署国民警卫队,包括华盛顿、洛杉矶、孟菲斯、波特兰等。出动规模最大的一次是今年6月份在洛杉矶,当时特朗普绕过加州州长纽森部署了约4000名士兵,以驱散洛杉矶当地针对白宫移民政策的抗议活动——这是六十年来总统首次在未经州长批准的情况下部署军队。10月4日,特朗普又下令派遣300名国民警卫队员到芝加哥,理由是当地政府尚未平息“持续的暴力骚乱”。根据美媒的说法,白宫后续还计划向旧金山和纽约“出兵”。除各大...

    2025-10-09 07:20:08
  • 通贝里舍身取义!
    通贝里舍身取义!

    作者:叶立华来源:求实处(ID:gh_a2f5eb6a8f0c)最近环保少女去往以色列搞了个大新闻,以身证道支持巴勒斯坦,结果真的证了道。 这就叫风云健儿,我们过去老听人讲说历史有垃圾时间,已经听了一两年了。这就是心态出了大问题,最后连时代都看不清了。 从2018年这个网友比较想要回去的一年开始,世界历史的大潮就开始风云变换,以前的占领华尔街也就图一乐,最后创始人全让不知名人士拉去工地打了生桩,2019年法国开始了黄马甲,通贝里第一次接触到了政治运动,为了气候议题罢课。 到了后面,通贝里成了通俄里,被批倒...

    2025-10-09 07:20:06
  • 无人机事件黑手愿者上钩,欧洲酝酿对俄战争?
    无人机事件黑手愿者上钩,欧洲酝酿对俄战争?

    原创: 徐吉军来源公众号:汉唐智库微信ID:hantangzhiku九月底以来,围绕俄乌冲突各方猛然发力。特朗普放言要向乌克兰提供射程1500公里的战斧巡航导弹,还要求美国情报机构向乌克兰提供俄罗斯纵深情报,以选择打击目标。至此,特朗普在俄乌冲突的立场来了个90度转身,从自诩的中立,变成了站队乌克兰。为了加大对俄罗斯的威胁力度,幕后黑手也在制造事端。10月初,欧洲多国陆续曝出无人机侵犯领空和GPS受干扰事件,北约战机多次紧急起飞捍卫盟国领空。在横跨波罗的海到北海的空域乃至东欧上空,民航系统多次出现混乱,雷...

    2025-10-08 14:08:28
  • 她现在被骂惨了!
    她现在被骂惨了!

    文章经授权转载自 牛弹琴(ID:bullpiano)作者:牛弹琴(一)历史对政治人物的评价,往往不是根据其功过,而是根据后人的需要。默克尔肯定就万万没想到,有朝一日,她会被自己人骂到这个地步。我看了一下,简直是:十恶不赦,恶贯满盈,不杀不足以平民愤。骂她的不是俄罗斯人,更与中国人没半毛钱关系,都是西方人,尤其是东欧人。默克尔犯了什么罪呢?在一些西方人眼里,这位德国前总理,将欧洲推入了深渊,或者说,她才是俄乌冲突爆发的罪魁祸首。比如,我看到,有人就痛骂:“在默克尔的领导下,整个欧盟依赖俄罗斯的油气,这是惊人...

    2025-10-08 14:08:26
  • 法国政府又垮台了,马克龙甩锅无底限!
    法国政府又垮台了,马克龙甩锅无底限!

    原创: 后沙来源微信公众号:后沙已获转载授权6日,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创下了一项历史纪录-法国总理勒科尔尼在任仅27天就辞职下台。据新华社消息,当地时间10月6日上午,勒科尔尼宣布辞去总理一职后,他在总理府发表讲话称,目前“执政的条件尚未具备……我一直准备在国家利益的前提下寻求妥协,但一些政党选择视而不见,这让我感到遗憾。”更夸张的地,本届法国政府成立还不到10个小时。我们小区业主委员会垮台都没有这么快,法国政府的工作还没开始,居然已经结束了。爱丽舍宫新闻发言人随后宣布马克龙已接受总理辞呈。总统预计将在数日内...

    2025-10-08 14:08:24
  • 美国和巴基斯坦越走越近?读懂印度洋上的惊天博弈!
    美国和巴基斯坦越走越近?读懂印度洋上的惊天博弈!

    来源:一个坏土豆 ( ID:iamhtd )于是美国对印度连续下重手,加了50%的高额关税,接着还在今年的9月29号,美国正式宣布所有参与恰巴哈尔港投资的印度企业,包括在港口工作的印度人,都将受到美国的制裁。看到这个消息印度如遭雷击,印度媒体哀嚎遍野,说这样一搞,印度掌控印度洋的战略目标遭遇沉重打击,前期十几亿美元的投资可能付诸东流。莫迪怒火中烧,马上就跑中国出差去了,其实就是告诉美国:你是不是要制裁我,制裁我后果很严重,你难道不怕我和中国结盟?结果美国这次铁了心的要收拾印度,根本不吃这套,说我可去你的吧...

    2025-10-08 14:08:23
  • 亲密盟友,被彻底逼反!
    亲密盟友,被彻底逼反!

    来源:毛豆论道近期,高加索国家格鲁吉亚的地方选举结果出炉,作为执政党的梦想党大胜,反对派联盟遭遇惨败。这个结果,让反对派感到无法接受,于是大规模上街闹事。这一闹,把格鲁吉亚政府激怒了,指责欧盟干涉格鲁吉亚内政,欧盟则批评格鲁吉亚政府镇压示威者。格鲁吉亚和西方的关系,再也回不去了。要知道,很长一段时间里,格鲁吉亚政府都是亲西方的,一度是西方的亲密盟友,但在西方的愚蠢政策下,双方关系逐步恶化,并最终逼反了格鲁吉亚。那么,这是怎么回事?先说说这场引发双方冲突的地方选举。格鲁吉亚的地方选举,将选出64个市长,直接...

    2025-10-08 14:08:21
  • 特朗普会见卡尼,再次暗示将吞并加拿大
    特朗普会见卡尼,再次暗示将吞并加拿大

    正在华盛顿访问的加拿大总理卡尼当地时间10月7日与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举行了卡尼就任总理以来两人的第二次会晤。这次会晤长达两个半小时,加拿大希望能就双方的贸易和关税问题达成一些重要共识,为两国最终达成一项新的经济和安全协议铺平道路。卡尼在椭圆形办公室接受记者采访时列举了特朗普在第二任期内取得的一些成就,当卡尼说到“在许多方面中最重要的是”时,特朗普趁卡尼停顿插嘴道:“以及加拿大和美国的合并。”卡...

    2025-10-08 09:10:52
  • 普京:必须确保特别军事行动设定的所有目标都无条件实现
    普京:必须确保特别军事行动设定的所有目标都无条件实现

    俄罗斯总统普京7日会见俄国防部、总参谋部和特别军事行动部队指挥官时表示,目前战略主动权完全掌握在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手中。国防企业按计划交付各类高精度武器、导弹、弹药及军事装备,与此同时最新型作战武器的研发及其部队列装工作正以超前速度推进。普京指出,乌军在整个接触线持续后撤。乌方对俄罗斯境内纵深地区的纯民用设施实施打击,是为了向其西方“赞助者”展示成绩。俄罗斯的任务是保障俄罗斯公民的安全,保障战略...

    2025-10-08 09:1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