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波:既然美国坚持把中美关系定义为战略竞争,那么中国会说:好吧
Club提要:当地时间10月1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故伎重演,突然在社媒发文,情绪化威胁重启关税大棒。不过,这番关税讹诈既无视美国政府正处于关门状态,还把美国股市“吓出心脏病”。
近日,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研究员周波接受美国博客频道Polaris Live采访,从“世界是否应惧怕中国”聊起,就中美关系、中国全球倡议及俄乌战争等话题发表了他的见解。
周波认为,虽然中国已展现了现代化的军事实力,但四十多年来未卷入战争,说明中国的和平崛起才是真正的现实;同时,中美关系虽被美国界定为战略竞争,中国仍希望合作比竞争占更大比重。
此外,周波认为,美方在对待乌克兰与台海问题上的态度差异,反映出美国在同对手核力量对比不平衡时采取的不同做法,中国需要从中汲取战略启示。整体而言,这场对话不仅回应了外界的误解,也提醒人们重新思考中美关系的走向:在大国关系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坚持对话、维护和平才是最具建设性的选择。
Polaris Live:你最近的书名为《世界应该惧怕中国吗?》。那么,世界为什么会惧怕中国?
周波:我提出这个问题,实际上是因为德国著名杂志《时代周报》(Die Zeit)向我提出了这个问题——这实际上是他们问我的第一个问题:大校,世界应该惧怕中国吗?
我并不是说提出这个问题就意味着世界应该惧怕中国。答案是否定的,但因为种种原因,中国现在确实显得令人生畏,比如刚刚结束的天安门阅兵,展示了所有最新武器通过天安门广场的场景。这展示了中国的军事实力,而中国的实力确实很强。
但让我指出一个事实:自1979年以来中国未参与任何战争;除了与越南的一些小规模冲突之外,我们保持了四十多年的和平。这一事实说明中国的崛起是和平的。
中国从非常落后的水平发展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堪称人类历史上的奇迹。因此,拥有军事能力并不表示一定会使用军事能力。
Polaris Live:嗯,这确实很有道理。但至少在美国有人会说,过去中国没有办法展示军力。但当中国开始秀肌肉时,情况就不同了。你会如何回应?
周波:每个人看天安门阅兵,可以得出各自不同的结论,取决于各自不同的视角。例如,这绝对是一种展示军力的行为,但也是一种前所未有的透明化努力。中国实际上会不时发布(国防)白皮书,但这些白皮书不是那种大册子,有时显得有点抽象。展示这些解放军已经部署的武器,确实展露了解放军的实力。但是把解放军和美军比较一下。冷战结束后,美国军队参加了多少次战争?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科索沃等等,几乎没完没了。
但解放军呢?正如我之前所说,解放军实际上没有打仗,中国享受到了和平的红利,这种和平红利恰恰让中国实现了今天的成就,成为按GDP计的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按购买力平价已是最大经济体)。作为一个中国人,有一点很有趣。过去,有些非洲国家把中国称为超级大国。但在今年在香格里拉对话会上,甚至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的法国总统马克龙也把中国称作超级大国。这很有趣。
法国总统马克龙今年5月在香格里拉对话会上发表演讲 视频截图
Polaris Live:是的,确实很有趣。你常去很多著名的国际会议,如慕尼黑安全会议、香格里拉等。在美国,中美关系被称为战略竞争。在这些会议上,中国如何描述美国?
周波:一开始中国呼吁合作,因为在中国文化里,把两国关系描述为合作关系,会让人更舒服。这就是为什么一开始我们说要合作。称之为竞争只会让人感到紧张,对吧?是的,所以一开始我们是这么呼吁的。但既然美国坚持把这段关系定义为战略竞争,那么中国也不得不深吸一口气,说,好吧,如果这是你们想要的,那我们就必须敢于斗争。“敢于斗争”是中国政府在文件中使用的官方用语。
但我们花了很长时间才走到这一步。即便这种关系是竞争与合作的混合体,两者之间仍有相对比重;我最大的希望是合作能够大于竞争,而在最坏情况下,我相信双方都有共同的愿望,不让关系滑入对抗。
Polaris Live:这引出你常说的一点:台湾是唯一可能把中美拖入全面冲突的问题。但你对此有一个有趣的旁注,那就是在俄乌冲突中,你说美方领导人尽管认为俄罗斯的行为越界严重,却仍然拒绝直接与俄在乌克兰开战。同样,他们应当把与中国开战视为不能逾越的红线。这似乎是一个关于台湾问题的视角,但并未广泛讨论。你能谈谈吗?因为这似乎是很有意思的话题。
周波:不论乌克兰发生什么,美国已经明确表示他们不会派兵到乌克兰领土上与俄军作战。那么,作为中国人,我就得考虑,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美国不会派兵与俄军在乌克兰土地交战,但又在台海问题上对是否派兵保持战略模糊?这意味着他们仍有可能在台湾动武。那么我就把中国军队和俄罗斯军队做比较,结果让我更困惑了,因为中国军队是世界上最大的军队,我们的国防开支是俄罗斯的三倍。我们的舰艇数量也是世界最多的。那么为什么美国会犹豫要不要与俄罗斯开战?为什么不介意与中国开战?
我能得出的唯一结论,是因为我们拥有的核弹头数量较少。因为俄罗斯不仅拥有世界上最多的核弹头,而且他们不时会以暗示使用核武器相威胁。而根据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SIPRI)和五角大楼的估计,到去年年底中国大约有600枚核弹头,这远远少于美俄的数量。所以我会说,除了核武器之外,中国军力在很大程度上并不逊于俄罗斯。如果中国政府得出结论,正是核弹头数量上的短缺促使美国变得更具挑衅性,那么解决办法对我们来说非常简单。我们只要增加核弹头数量就行。我们有技术与方法,而且如果我们有这样的政治决心,我们就能去做。
2024年10月29日,俄罗斯在战略核力量演习期间发射洲际弹道导弹。 视频截图
Polaris Live:完全同意,我明白你的意思。我听到你在一次采访中说的一句话(我忘了是哪家媒体),你当时也提到了“越界”这个词。你说美国领导人尽管认为俄罗斯的“越界行为”极其严重,却拒绝与俄罗斯在乌克兰爆发直接冲突。美西方会说,如果这是“越界”,那为什么中国却通过购买俄罗斯石油来“支持”它呢?
周波:首先,在俄罗斯进攻乌克兰后不久,中国政府就明确表示,俄罗斯应该尊重国家主权。这样说其实就是在批评俄罗斯不尊重乌克兰的主权,如果让我直白地解释,就是这么回事。
但由于中国和俄罗斯关系良好,所以在表述上可能会更委婉一些。这是中国式的表达,并不意味着中国认为这是可以接受的。第二点,中国并没有在这场战争中支持俄罗斯,因为显然中国没有向俄罗斯提供任何军事援助。如果中国真的提供了,那不可能不被发现。
1 2 下一页 余下全文中国正在做的事情是继续向俄罗斯出售战前就在出售的商品,唯一的区别是规模更大一些,因为俄罗斯面临西方制裁,只能转向中国购买更多商品。确实,其中有一些是两用性质的产品,这就是争议的焦点。但对于两用物品,你首先必须假设它是用于民用的。比如石油和天然气,没人会认为石油和天然气是军品,除非它被加进了军车的油箱里,那时你才可以说它成了军用物资。但通常人们不会认为石油和天然气是军用品。所以中国现在做的就是这些。
再者,中国近些年的经济发展速度慢于以前,因此中国也需要更多出口。但即便中国通过正常贸易卖东西给俄罗斯,中国也没有向俄罗斯提供任何军事援助。
Polaris Live:中国国家领导人最近提醒大家,中美在二战时期是并肩作战的盟友,这个伙伴关系在打败法西斯战争中至关重要。他指出,现在是时候回顾那段胜利与合作,并在今天的问题上建立类似的伙伴关系。我想请你谈谈你怎么看这一点,以及你认为该如何实现。
周波:我认为新时代领导人主席提出这样的呼吁,是为了提醒美国人回顾过去。是的,在抗日战争期间,美国的确给予了中国巨大帮助,就像苏联那样。所有中国人都知道“飞虎队”的美国飞行员如何帮助中国。
但现在的局势几乎完全不同。因此,新时代领导人主席是借这个机会提醒美国人:我们过去曾携手合作,所以这种关系并不必然是竞争关系。拜登将其形容为“极限竞争”。但我在想,如果竞争已经是“极限”的了,那么距离冲突还有多远呢?这自然会让人感到紧张。
Polaris Live:是的,非常同意。但我认为这是一份相当重要的倡议,因为我们并不经常回顾这段历史。值得铭记的是,在那场战争中有超过两千万中国人牺牲。你有没有一些具体的想法,中美两国可以如何落实新时代领导人主席的这一倡议?
周波:实际上,新时代领导人主席已经提出了四个全球倡议。但我想谈谈其中两个:一个是“全球发展倡议”,另一个是“全球安全倡议”。西方许多人可能会认为这些只是空洞而宏大的概念,没有细节。其实并非如此。
比如说,中国的全球发展倡议之前已经有“一带一路”倡议,中国在其中投入了数万亿美元。这是真金白银的大投入。而关于全球安全倡议,我想指出的是,如果你观察解放军的海外行动,就会发现解放军从事的只是人道主义任务,在专业术语中称为“非战争军事行动”,比如维和、反海盗、救灾。这绝不是偶然,而是有意的选择,因为解放军希望专注于人道主义援助,从而避免使用或滥用武力。
如果只是做维和、反海盗之类的人道主义工作,大家都能理解。但如果你开始以任何借口去杀人,最终谁会记得那些借口呢?人们只会记得生命已经逝去。美国自己也批评过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而如今,面对死者,我们又能说什么呢?
所以我的希望是,中国现在越来越强大,解放军也越来越强大,但即便如此,解放军依然会坚守一些长期的原则。首先是使用武力要极为谨慎。这既是为了我们的声誉,也是让世界更加安全。如果中国变成另一个霸主,那不过是历史的重演,这并不是好事。
所以我希望中国能创造另一个奇迹。第一个奇迹是中国的和平崛起。中国未发一枪一弹,就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在人类历史上从未出现过。未来的路上我们不知道会遇到什么,但我们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在2049年前建成世界一流军队。在此之前,我有一个简单的希望:哪怕解放军的国际责任更大,中国的海外利益更广,解放军仍然能保持最大程度的谨慎,不去寻求势力范围。
9月22日,海军有关部门宣布,歼-15T、歼-35和空警-600三型舰载机,已于此前成功完成在福建舰上的首次弹射起飞和着舰训练。
美国试图在全球建立并维持一个又一个势力范围,依靠盟友来充当“世界警察”。但如果中国没有全球霸权的野心,就根本不需要盟友。因为今天的中国已经足够有影响力,所以不需要“势力范围”。很多人混淆了“影响力”和“势力范围”,但它们完全不同。中国已经非常有影响力了,不需要去建立势力范围。这样一来,中国就不会重蹈美国的覆辙,而且成本更低。毕竟,联盟和势力范围既难以建立,又难以维系。盟友不是羊群,而更像是一群猫,赶羊容易,赶一群猫非常困难。
Polaris Live: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比喻。显然,这也与所谓“全球南方”国家影响力和经济实力的提升相呼应,使得中美双方更应该沿着你所建议的道路前行。我们的节目快到尾声了,但我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几周后,我将有幸主持在美国西点军校举行的第76届世界事务学生会议中的“中国圆桌”。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会议,已经连续举办76年,聚集了来自全美的优秀大学生和西点学员,讨论全球问题。许多人将成为未来的领导者。如果你站在我的位置,考虑到我们刚刚谈到的议题,你希望他们思考些什么?你会对他们说些什么,以帮助推动中美关系走向更稳定、更安全的方向?
周波:谢谢,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我常常思考一个问题:人类的本性是否有所改善?哈佛大学的史蒂文·平克倾向于认为是的,因为他发现古代常见的战争如今越来越少,这可能意味着人性也在改善。
当今世界,人们的经济联系更紧密,不再需要掠夺大量土地。同时,核武器的存在极其可怕,具有毁灭性。正因为如此,像我这样的职业军人,包括西点的学员们,应该牢记和平是可以争取的。
我认为,中美双方都有一个共同愿望,就是避免直接爆发战争,因为没有人能够真正计算一场中美战争的后果。而好的消息是,这似乎也是两国领导层的共同愿景。问题是:我们该如何实现它?答案是:需要大量对话。这也是我在《外交事务》杂志上写过的观点。
冷战时的口号是“信任但核实”,意思是因为缺乏信任,所以必须核实对方的核武器数量。而我的口号是“信任但对话”。因为中美并没有对等的核武库,所以无需互相核实核弹头数量,但我们必须不断对话。
遗憾的是,现在我们对话不够,所以要养成对话的习惯。而且对话的内容不该仅仅是核武器,还包括冷战时期没有的新领域,比如人工智能、网络空间。我们甚至可以像美苏当年那样在外层空间合作。要知道,冷战时这两个大敌之间依然存在合作:一个是共同消灭天花,另一个是和平利用外空。
本文系东方军事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东方军事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首页 上一页 1 2 余下全文Club提要:当地时间10月1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故伎重演,突然在社媒发文,情绪化威胁重启关税大棒。不过,这番关税讹诈既无视美国政府正处于关门状态,还把美国股市“吓出心脏病”。
近日,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研究员周波接受美国博客频道Polaris Live采访,从“世界是否应惧怕中国”聊起,就中美关系、中国全球倡议及俄乌战争等话题发表了他的见解。
周波认为,虽然中国已展现了现代化的军事实力,但四十多年来未卷入战争,说明中国的和平崛起才是真正的现实;同时,中美关系虽被美国界定为战略竞争,中国仍希望合作比竞争占更大比重。
此外,周波认为,美方在对待乌克兰与台海问题上的态度差异,反映出美国在同对手核力量对比不平衡时采取的不同做法,中国需要从中汲取战略启示。整体而言,这场对话不仅回应了外界的误解,也提醒人们重新思考中美关系的走向:在大国关系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坚持对话、维护和平才是最具建设性的选择。
Polaris Live:你最近的书名为《世界应该惧怕中国吗?》。那么,世界为什么会惧怕中国?
周波:我提出这个问题,实际上是因为德国著名杂志《时代周报》(Die Zeit)向我提出了这个问题——这实际上是他们问我的第一个问题:大校,世界应该惧怕中国吗?
我并不是说提出这个问题就意味着世界应该惧怕中国。答案是否定的,但因为种种原因,中国现在确实显得令人生畏,比如刚刚结束的天安门阅兵,展示了所有最新武器通过天安门广场的场景。这展示了中国的军事实力,而中国的实力确实很强。
但让我指出一个事实:自1979年以来中国未参与任何战争;除了与越南的一些小规模冲突之外,我们保持了四十多年的和平。这一事实说明中国的崛起是和平的。
中国从非常落后的水平发展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堪称人类历史上的奇迹。因此,拥有军事能力并不表示一定会使用军事能力。
Polaris Live:嗯,这确实很有道理。但至少在美国有人会说,过去中国没有办法展示军力。但当中国开始秀肌肉时,情况就不同了。你会如何回应?
周波:每个人看天安门阅兵,可以得出各自不同的结论,取决于各自不同的视角。例如,这绝对是一种展示军力的行为,但也是一种前所未有的透明化努力。中国实际上会不时发布(国防)白皮书,但这些白皮书不是那种大册子,有时显得有点抽象。展示这些解放军已经部署的武器,确实展露了解放军的实力。但是把解放军和美军比较一下。冷战结束后,美国军队参加了多少次战争?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科索沃等等,几乎没完没了。
但解放军呢?正如我之前所说,解放军实际上没有打仗,中国享受到了和平的红利,这种和平红利恰恰让中国实现了今天的成就,成为按GDP计的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按购买力平价已是最大经济体)。作为一个中国人,有一点很有趣。过去,有些非洲国家把中国称为超级大国。但在今年在香格里拉对话会上,甚至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的法国总统马克龙也把中国称作超级大国。这很有趣。
法国总统马克龙今年5月在香格里拉对话会上发表演讲 视频截图
Polaris Live:是的,确实很有趣。你常去很多著名的国际会议,如慕尼黑安全会议、香格里拉等。在美国,中美关系被称为战略竞争。在这些会议上,中国如何描述美国?
周波:一开始中国呼吁合作,因为在中国文化里,把两国关系描述为合作关系,会让人更舒服。这就是为什么一开始我们说要合作。称之为竞争只会让人感到紧张,对吧?是的,所以一开始我们是这么呼吁的。但既然美国坚持把这段关系定义为战略竞争,那么中国也不得不深吸一口气,说,好吧,如果这是你们想要的,那我们就必须敢于斗争。“敢于斗争”是中国政府在文件中使用的官方用语。
但我们花了很长时间才走到这一步。即便这种关系是竞争与合作的混合体,两者之间仍有相对比重;我最大的希望是合作能够大于竞争,而在最坏情况下,我相信双方都有共同的愿望,不让关系滑入对抗。
Polaris Live:这引出你常说的一点:台湾是唯一可能把中美拖入全面冲突的问题。但你对此有一个有趣的旁注,那就是在俄乌冲突中,你说美方领导人尽管认为俄罗斯的行为越界严重,却仍然拒绝直接与俄在乌克兰开战。同样,他们应当把与中国开战视为不能逾越的红线。这似乎是一个关于台湾问题的视角,但并未广泛讨论。你能谈谈吗?因为这似乎是很有意思的话题。
周波:不论乌克兰发生什么,美国已经明确表示他们不会派兵到乌克兰领土上与俄军作战。那么,作为中国人,我就得考虑,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美国不会派兵与俄军在乌克兰土地交战,但又在台海问题上对是否派兵保持战略模糊?这意味着他们仍有可能在台湾动武。那么我就把中国军队和俄罗斯军队做比较,结果让我更困惑了,因为中国军队是世界上最大的军队,我们的国防开支是俄罗斯的三倍。我们的舰艇数量也是世界最多的。那么为什么美国会犹豫要不要与俄罗斯开战?为什么不介意与中国开战?
我能得出的唯一结论,是因为我们拥有的核弹头数量较少。因为俄罗斯不仅拥有世界上最多的核弹头,而且他们不时会以暗示使用核武器相威胁。而根据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SIPRI)和五角大楼的估计,到去年年底中国大约有600枚核弹头,这远远少于美俄的数量。所以我会说,除了核武器之外,中国军力在很大程度上并不逊于俄罗斯。如果中国政府得出结论,正是核弹头数量上的短缺促使美国变得更具挑衅性,那么解决办法对我们来说非常简单。我们只要增加核弹头数量就行。我们有技术与方法,而且如果我们有这样的政治决心,我们就能去做。
2024年10月29日,俄罗斯在战略核力量演习期间发射洲际弹道导弹。 视频截图
Polaris Live:完全同意,我明白你的意思。我听到你在一次采访中说的一句话(我忘了是哪家媒体),你当时也提到了“越界”这个词。你说美国领导人尽管认为俄罗斯的“越界行为”极其严重,却拒绝与俄罗斯在乌克兰爆发直接冲突。美西方会说,如果这是“越界”,那为什么中国却通过购买俄罗斯石油来“支持”它呢?
周波:首先,在俄罗斯进攻乌克兰后不久,中国政府就明确表示,俄罗斯应该尊重国家主权。这样说其实就是在批评俄罗斯不尊重乌克兰的主权,如果让我直白地解释,就是这么回事。
但由于中国和俄罗斯关系良好,所以在表述上可能会更委婉一些。这是中国式的表达,并不意味着中国认为这是可以接受的。第二点,中国并没有在这场战争中支持俄罗斯,因为显然中国没有向俄罗斯提供任何军事援助。如果中国真的提供了,那不可能不被发现。
1 2 下一页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