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伊万:巴阿边境冲突,有那么些“不寻常”
【文/东方军事专栏作者 大伊万】
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的边境冲突还在持续,双方在媒体平台上各自表述:巴基斯坦宣称击毙阿富汗边防部队(阿富汗塔利班)二百多人,夺取了十几个阿塔的边防哨所,己方阵亡二十多人;阿富汗临时政府则宣称击毙巴基斯坦边防军五十多人,自己阵亡十多人,而目前能够证实的、从巴基斯坦民间流出的讣告显示,巴基斯坦军队在此次边境冲突中,已经阵亡了三十多人。
尽管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两国的战报,多多少少都有那么点大本营战报的味道,但是毫无疑问,这是继2024年3月巴、阿爆发边境冲突以来,双方爆发的规模最大、伤亡最多的边境冲突。
直接因素:巴基斯坦塔利班(TTP)的越境?
以本次巴、阿边境冲突的直接因素看,还是老问题——巴基斯坦塔利班的越境袭击。就以9月份的巴基斯坦国内安全形势看,巴基斯坦塔利班在巴国内发起了数十起有据可查的袭击,有多起袭击都是从阿富汗境内渗透进入巴基斯坦发起的,尤其是9月23日,俾路支省反恐部门抓获了一名阿富汗籍巴塔成员,经审讯,此人供认是在阿富汗境内接受的训练,成为阿富汗塔利班临时政府支持巴塔的铁证。
在巴基斯坦国内安全形势日益恶化的情况下,巴基斯坦军队的反应烈度也迅速升高。
在阿富汗与巴基斯坦边境附近地区,塔利班士兵星期天乘坐悍马军车进行巡逻。法新社
9月30日晚上开始,巴基斯坦军队即出动战斗机,对阿富汗边境地区的楠格哈尔省等目标展开空袭,巴、阿双方在当日即开始小规模交战,而巴基斯坦塔利班则趁此机会在开伯尔-普什图赫瓦省发起新一轮袭击。
10月8日,巴基斯坦塔利班在库拉姆县贾马尔-梅拉地区对巴基斯坦边防军展开袭击,一次袭击就打死16名巴军士兵,给巴基斯坦军队造成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损失。这一巨大损失迫使巴基斯坦军队进一步作出反应,事态迅速向不可控的方向发展。
10月10日,巴基斯坦空军突然对阿富汗首都喀布尔展开了空袭,据称袭击由巴军的察打一体无人机实施,打击目标据称是隐蔽在喀布尔的巴基斯坦塔利班领导人努尔·瓦利·马哈苏德,但是袭击以失败告终,努尔·马哈苏德随后发布音频消息称自己安然无恙,且一直在巴基斯坦而非阿富汗境内。毫无疑问,巴基斯坦空军对阿富汗首都喀布尔实施的鲁莽空袭,成为了压垮整个局势的最后一根稻草。
于是乎,10月11日开始,巴基斯坦边防部队和阿富汗塔利班武装部队,在巴阿边境整个接触线上开始了大规模交战,双方的交战从最北部的库纳尔省开始,再延续到楠格哈尔省和霍斯特省,阿富汗塔利班凭借其长于夜战、近战的优势,对巴基斯坦边防哨所展开抵近突袭。而巴基斯坦军队则出动空军,对帕克提卡、坎大哈等省份的据称是阿富汗塔利班的目标展开袭击。
一时间,巴、阿边境线上炮声隆隆,而归根结底,这次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之间爆发的边境冲突,最为直接的原因还是巴基斯坦塔利班给巴基斯坦带来的安全威胁、巴塔从阿富汗的越境渗透所致。
根本因素:“杜兰德线”问题依旧存在!
尽管名义上是巴基斯坦塔利班借助阿富汗境内藏身,乃至阿富汗临时政府为其提供庇护,但从巴基斯坦与阿富汗之间的边境冲突来看,二者的内在因素和逻辑实则更为复杂。
仅仅从巴基斯坦塔利班和阿富汗塔利班之间的关系来看,堪称犬牙交错:
一方面,阿富汗塔利班内部的部分势力,如“哈卡尼网络”,在巴基斯坦北部的开伯尔-普什图赫瓦省依然有较强的影响力,哈卡尼家族长期担任巴基斯坦塔利班指挥委员会成员;
另一方面,阿富汗塔利班和巴基斯坦塔利班,又并非完全同路,尤其是随着伊斯兰国呼罗珊行省(ISKP)近年来,开始从阿富汗向开伯尔-普什图赫瓦省和中亚河中地区转移,该组织在开普省与部分巴塔分支力量合流,而阿富汗塔利班则长期秉持对ISKP的打击策略;
此外,由于巴塔势力以巴基斯坦北部的普什图人族群为主构成,大批部族聚居区本身就横亘在巴基斯坦、阿富汗两国之间,根据普什图族习惯法导致的“亲亲相隐”原则,巴塔得以借助阿富汗境内部分普什图部族掩护,积蓄力量越境袭击,具有了民族习惯法意义上的“正当性”。
而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之间的边境冲突,尤其是隐藏在普什图民族问题之后的根本问题,还是巴、阿边境线——“杜兰德线”的历史遗留问题。
“杜兰德线”
所谓“杜兰德线”,是1893年大英帝国人为划设的、阿富汗王国和英国殖民地之间的界限,并随后成为了巴、阿两国之间的国界线。这一国界线带来的问题,包括人为分割了原本聚居于兴都库什山脉和苏莱曼山脉两侧的普什图部族,乃至将作为阿富汗和巴基斯坦之间战略要隘的开伯尔山口也划给了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利班始终坚持带有普什图民族主义色彩的德奥班德主义和普什图瓦里的“大普什图主义”理念,这使得“杜兰德线”问题迅速演变为横亘在巴基斯坦与阿富汗之间一道难以解开的死结。
正因为存在“杜兰德线”问题,阿富汗临时政府并不承认当前的巴基斯坦与阿富汗边境线具有合理性,而是认为这是一条“英国殖民者在两国民众之间人为划出的界限”;正因为存在“杜兰德线”问题,阿富汗临时政府认为对于巴基斯坦境内的普什图族群肩负政治责任,以至于此次巴、阿冲突中,阿富汗临时政府外交部长穆塔基的表态,就直接指责巴基斯坦政府对其境内普什图族群治理的失败;也正因为“杜兰德线”问题,阿富汗临时政府对于怎样借助抓手、渗透巴基斯坦内部普什图族群问题兴趣满满,而巴基斯坦塔利班就是一个极好的抓手。
“杜兰德线”问题,让巴、阿两国之间的关系变得更为复杂,边境冲突不可避免——毕竟,一个想要夺回自己的族群聚居区,一个想要维护自己的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矛盾不可调和。
特殊因素:某些外部势力煽风点火?
事实上,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之间的边境冲突,自阿富汗塔利班临时政府上台后就接连不断,爆发冲突的因素司空见惯,几乎每次都是巴塔越境引发,2024年3月,双方还爆发过一次较大规模的冲突。
这些大大小小的冲突,最后都是通过边境地区的支尔格大会解决问题。从这个角度来看,2025年10月爆发的这次冲突,持续时间长,从9月底开始算起已持续半个月左右;冲突烈度高,双方死亡人数上两位数甚至三位数,动用了从榴弹炮到战斗机的所有重型装备;打击手段突兀,尤其是巴基斯坦还对喀布尔实施空袭,试图直接“斩首”努尔·瓦利·马哈苏德。这几个因素结合,让这一轮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之间的冲突,显得“不那么寻常”。
尤其从巴基斯坦方面的动作来看,自今年5月巴军在空战中彻底击败印度空军、基本确立了南亚次大陆军事强国地位后,外交领域动作频频,尤以对美关系最引人注目。仅仅2025年6月和8月,刚刚晋升巴陆军元帅的陆军参谋长穆尼尔元帅就两次访问美国,与特朗普进行深度会晤。2025年7月、9月,特朗普两度提到要收回美国在阿富汗的巴格拉姆空军基地,其中9月的表态颇具威胁性,号称如果阿富汗临时政府不把巴格拉姆空军基地“让给”美军,就要发生“不好的事情”,外界传言美军准备出动空降部队夺取巴格拉姆基地,重新驻军阿富汗。
当地时间8月10日,巴基斯坦陆军参谋长穆尼尔会见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凯恩。阿拉伯新闻网
同时,巴基斯坦与美国之间在经济、矿产合作领域出现新动向,2025年8月,加拿大巴里克矿业公司在巴基斯坦俾路支省的Reko Diq有色金属矿开采工作上,正式寻求美方的融资支持,美国战略金属公司(U.S Strategic Metals)在鲁比奥的撮合下,于2025年9月同巴基斯坦签署了一份牵涉开发巴俾路支省有色金属(包括稀土)的、价值5亿美元的投资协议。为此,美国于8月份正式将“俾路支解放组织”等活跃在俾路支的恐怖组织,列入美国国务院的恐怖组织名单(FTO),表达对巴方的支持。
从这个角度来看,巴基斯坦在今年5月夺取对印作战胜利后,同美国的关系确实不太寻常,而巴、阿这一轮边境冲突爆发后,特朗普迅速表态,宣布对巴基斯坦的行动进行支持,似乎也预示着此次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之间的边境冲突之所以烈度这么大,背后可能有更多的外部因素存在。
毕竟,对巴基斯坦来说,在自身对于“俾路支解放组织”、巴塔等恐怖组织的打击越来越力不从心的情况下,若能引来美国重新启动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的“反恐战争”,则有利于巴方“卸压”。
同时,美国若重新进入阿富汗,必然要借助巴基斯坦领空和地面,不仅将有利于巴方沿途经济的繁荣,更有利于美巴重新形成某种形式上的“合作”。
而这一切,对于试图采取均衡外交战略的巴基斯坦来说是颇有好处的,避免了巴基斯坦被迫将自己绑定在某一方上,也避免了因美国和印度之间的密切关系,给巴基斯坦制造更多战略压力。因此,巴基斯坦在此轮边境冲突中,打得这么大、反应这么强,完全不排除其与美国达成了某些默契,甚至有对美国表态,试图拉美国下水的意图。
复杂博弈,考验我方处理水平?
毫无疑问,此次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之间的边境军事冲突,呈现出多要素共同作用的复杂博弈特征:“杜兰德线”问题牵涉大英帝国带来的巴、阿双方历史遗留问题;巴基斯坦塔利班来回越境袭击,同时牵涉阿富汗临时政府国家建构、反恐倾向、边境民族问题;巴基斯坦的越境空袭,又牵涉巴基斯坦的国家安全诉求、阿富汗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同时美国在此事中的地位、发挥的作用,巴基斯坦与美国的互动,则进一步牵涉到中亚-南亚次大陆地缘政治和国际关系格局重构。
整个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之间的边境冲突,历史与现实交织,民族问题、反恐问题、主权问题同时存在,还有外部势力虎视眈眈地插手、域内国家的对外战略选项,堪称一锅烂粥,如何处理巴、阿之间的边境冲突,如何确保我方利益最大化,这一问题已经摆在面前,亟待我们的回答。
本文系东方军事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东方军事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