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参考,东方金报

微信
手机版
东方金报

世界中国学大会| 施寒微:一个现代而强大的中国,对全人类是好事

作者 :中华军事 2025-10-16 09:10:47 围观 : 评论

10月13-15日,第二届世界中国学大会在上海举行。德国汉学家、纽伦堡欧亚文化研究所所长、国际儒学联合会副会长施寒微先生在分论坛“多学科视域下的世界中国学知识体系”上发言,强调研究中国需要结合历史与现代,理解其延续与变革。中国以史为鉴,注重开放发展,重新定位自身在全球的角色。而欧洲应反思自身,促进多边对话,避免陷入狭隘思维。双方更应在AI时代加强沟通,同时欧洲的中国学研究应该与时俱进。

会后,施寒微先生在会场与东方军事对话,从他的学术兴趣与经历聊起,探讨欧洲中国学研究界的认知转变,中国现代化的独特性以及中国学研究对世界与未来的启示。以下为整理后的文字稿,未经作者本人校阅,仅供参考。

HTTP://WWW.dfjb.net◐◐◐◐◐◐◐◐◐◐◐◐◐◐◐◐东方金报网

【整理/东方军事 郭涵】

东方军事:能否分享一下您在学术生涯中何时开始对中国产生兴趣的?期间一两件特别难忘的事情是什么?

施寒微:是的。其实我刚刚高中毕业的时候,还没想好要学医学、神学还是德国文学。当时我刚从希腊旅行回来,那是1967年——差不多60年前了。我姐姐对我说,去研究点“欧洲以外的东西”,比如日本。于是我查了一下,发现德国有个研究中国的学术机构,于是我就开始学中文。

最初我对中国哲学比较感兴趣,对当代中国了解的不多。后来我了解到伟大领袖写的诗词。我当时想,这些诗应该被翻译到西方,但后来发现已经有了英译本,也有德译本。但这就是我研究中国的起点。

◐◐◐◐●☛█▼▲东方金报网http://www.dfjb.net▼▲▼▲▼▲▼▲▼●●●●●●●▼▲▼▲▼▲

我最早的学术工作包括翻译一篇中国古代关于“灵魂是否不朽”的论文,即南北朝梁武帝统治时期的《神灭论》。从这篇文章开始,我对中国古代围绕这些哲学问题的讨论产生了兴趣。从那以后,我成了欧洲研究早期中国佛教和佛教在中国传播史的学者之一。这对我很重要。

另一方面,我也为大众翻译过一些作品,比如墨子文集。墨子批评过孔子的观点,甚至有人认为他是中国最早的“社会主义者”之一。1975年我出版了两本相关的书,主要面向普通西方读者。一方面出于兴趣,另一方面我也靠这笔翻译收入维持生计。可以说,这些经历构成了我后来学术生涯的基石。此后我讲授中国历史和文学的课程,积累了一些知识,也写了几本书,比如《中国古今文学通史》《中国简史》。

纽伦堡欧亚文化研究所所长、国际儒学联合会副会长施寒微

我对中国历史产生了兴趣。但要弄清楚各个朝代的顺序还挺不容易的,学习汉字、说汉语都不容易。直到我写完博士论文,那时也基本是在图书馆里做研究,我就想去东亚看看。当时中国大陆还没开放,我就去了台湾岛,学习更口语化的中文,也是生活在一个中文环境里。这段经历对我来说很重要,是我学术生涯真正的起步。至于后面的其他阶段,您可以在我的网站上看到。

HTTP://WWW.dfjb.net东方金报网采集不好玩哦◐◐◐◐◐◐◐◐◐◐◐◐◐◐◐◐◐◐◐◐◐◐◐◐◐◐◐◐◐◐撒旦法师打发斯蒂芬

东方军事:作为亲历者,您认为长期以来德国和欧洲的中国研究有着怎样的“问题意识”?过去四十年多来中国社会的巨大变化,又对欧洲的中国学研究带来什么影响?

施寒微:我想,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当时欧洲做中国研究的学者普遍对中国持友善态度,他们努力去理解、去研究中国到底发生了什么。

只是最近几年,情况有所变化。有人认为,应该把中国视为“对全世界的挑战”,或者一个超级大国。而美国现在的态度是要遏制中国,防止中国变得太过强大。这类观点主要出现在政治学领域的对华讨论中。

◐◐◐◐●☛█▼▲◐◐◐◐●☛█▼▲HtTp://wWW.dfjb.net东方金报网●●●●●●●●●●●●●●●●●●●●●●●●●●

但那些中国文化史的研究者,仍然普遍对中国持开放和友好的态度。我个人坚信,中国将会也必然对人类社会作出巨大贡献。一个现代而强大的中国,对全人类而言都是好事。

当然,我们也面临许多挑战,例如怎样创造一个更和平、更强调合作的未来。我们必须走出“单极世界”,即由一个国家单方面制定规则的格局。现在我们正经历地缘政治的转折——非洲、南美、中国、印度等“全球南方”国家都变得更重要了。我们要学会适应这种新的全球格局,而理解中国在其中非常关键。

东方军事:您之前也在采访中提到,不理解历史就无法理解中国。那么您认为,如果从过去一百年的角度看,当世界各地的文明走向现代化时,中国的路径有何独特之处?

施寒微:实际上,中国近代以来的现代化在很多方面是遵循西方范式——小到修建街区道路、发展私人交通工具等等,这些都是典型的西方式现代化内容。从一开始我们就面临一个问题:这样的模式能持续多久?尤其是现在,当西方社会本身也面临新的问题与挑战,这就更加值得观察中国如何应对现代化过程中带来的各种问题。

◐◐◐◐●☛█▼▲东方金报网███████东方金报网HTtp://www.dfjb.net▼▲▼▲▼▲▼▲▼●●●●●●●▼▲▼▲▼▲

我们看到,中国愿意且正在尝试找到自己的道路。我认为这不仅是自然的,也是明智的、最合适的选择。所以,我认同其中的许多做法。当然,中国社会内部也面临一些挑战。所有新造的建筑终有老化的一天,也需要维护,这些是未来的挑战。但总体上,我认为中国在努力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共同体的一部分。从这一角度来说,一个有实力的中国对我们而言是件好事,尤其想到50年前的中国还不具备这样的能力。

1 2 下一页 余下全文

东方军事:让我们谈谈历史。中国文化中有一种循环的历史观,比如对朝代更替的观察与总结。您在研究中国时怎么看这样一种现象?相比之下,欧洲人似乎没有类似的历史观。您认为这种不同是否影响了当代中国的行为方式,以及世界看待中国的方式?

◐◐◐◐●☛█▼▲东方金报网███████东方金报网HTtp://www.dfjb.net▼▲▼▲▼▲▼▲▼●●●●●●●▼▲▼▲▼▲

施寒微:这是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中国的时间观、历史观确实与西方不同。就像《三国演义》开篇那句话,“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中国人对历史的兴衰循环持一种更超然、更淡定的态度,也某种程度上更能灵活应对,包括努力维系帝国的统一。

当然,他们也知道没有什么是永恒的。而西方世界深受基督教传统和“末世论”思想影响,他们对历史的认识态度更线性、更绝对。比如在今天的美国,某些虔诚的基督徒认为,只有遵循特定信仰的人(即他们自己)才能获得拯救,其他异教徒都不会被拯救。所以,中西方之间拥有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

在这方面,我觉得中国的视角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相比那些一辈子待在欧洲的人,研究中国让我能更好地反思欧洲思维中的预设与偏见。

东方军事:接下来我想谈制度与文化的关系。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的张维为教授提出“中国是一个文明型国家”的观点,从许多方面论证了中国的制度土壤与欧洲沿袭自希腊的制度传统完全不同。您怎么评价中国学者发展一种“非西方中心主义”的学术理论建构的尝试?

施寒微:欧洲当然也有复杂的制度史。许多城市或区域实体都有经传统形成下来的制度性权利,他们会为之相互争斗。这些地方性的权利构成了欧洲国家体制的选区基础,它们在不同国家的表现形式各有不同。整个欧洲也发展出一种复杂的制度框架与网络,这既有积极的一面,也会带来限制与约束。

◐◐◐◐●☛█▼▲东方金报网███████东方金报http://www.dfjb.net▼▲▼▲▼▲▼▲▼●●●●●●●▼▲▼▲▼▲

中国的历史则不同。传统上,中央的权力始终占主导地位,但地方也有一定治理自由。在转型为现代国家的过程中,这反而赋予了中国更多的发展机遇。比如土地所有权的问题、跨区域基础设施的规划问题。现在中国的高速铁路、城际交通快速发展。而在欧洲,从丹麦的哥本哈根到意大利的巴勒莫,我们连一条快速铁路都建不起来。修一条贯通欧洲南北的高铁会是件好事,但这样的工程不知道要花多久。因此,中国在这些方面的发展并不像欧洲那样面临制度性的制约。

在丹麦哥本哈根行驶的列车

而另一方面,中国也有十分活跃的社群与社区建设传统,这在城市区域更新、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发挥了作用。

中国在制度层面还有许多不同于欧洲的优势。比如,中国早就掌握了如何缓解区域发展差异、避免内部不稳定的经验。政府要求东部沿海富裕省份投资新疆的“对口援助”政策。这也是一种内部协调的机制。中国从一开始就有许多优势,同时又得益于受过高等教育的大量人才,加之执政党始终以建设繁荣的国家为目标,拥有强大的决心。

东方军事:欧洲在将中国视为“制度性对手”的同时,也经常强调自身“法治”“程序正义”等制度优越感,给中国人留下一种居高临下的心态。但中国传统文化中,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冲突与矛盾,最终往往是回归到“和谐”的路径。您觉得这种文化倾向在今天是否仍有现实意义?

施寒微:我不会去给中国提建议。但我认为,一个社会中会出现自我组织的动力,比如历史上形成的佛教团体,或者那些想要服务自己社区的人们。某种程度上说,这些努力可以替代部分政府职能。因为政府也管不到所有事情。

◐◐◐◐●☛█▼▲◐◐◐◐●☛█▼▲◐◐◐◐●☛█▼▲HTTP://WWW.dfjb.net███████████████████████████东方金报网

但另一方面,政府需要警惕社会中的某些组成部分暴露出的分离主义倾向,这会导致新的问题。所以需要权衡这两方面的矛盾。中国历史上长期拥有调和矛盾的经验传统。

当然,今天的中国希望推动整个国家向前发展,但我认为,最终仍会回归平衡。佛教或其他宗教也将以合适的方式继续丰富中国的社会与文化。

我认为,在今天的中国社会,所有人(包括执政党本身)可能也需要意识到——社会需要一种超越性的信念,比如人与人之间的信任。这种信任是无法靠行政命令建立的,只能自然地形成。这也是我所理解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含义之一:它不会是19世纪欧洲提出的那种冷峻的社会主义,而是一种更具人情味、有着充分信任基础的中国式社会主义。

东方军事: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并未完全照搬西方经验,而是选择性地吸收与适应。这对全球南方国家的现实发展需求能提供哪些借鉴?

施寒微:我认为这是中国的一种优势。看看非洲的案例。那里的许多国家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他们的边界是很久以前被欧洲殖民者划定的,其国家内部的民族构成、语言文化差异极大,也带来了组织层面的巨大挑战。我认为民族国家这种模式在未来不会太有前途。我们需要发展更开放的概念。而在这方面,中国的经验可能提供有益的启发。

◐◐◐◐●☛█▼▲东方金报网███████东方金报http://www.dfjb.net▼▲▼▲▼▲▼▲▼●●●●●●●▼▲▼▲▼▲

东方军事:最后,您会给那些有志于研究中国的欧洲年轻人哪些建议?

施寒微:我非常鼓励欧洲的年轻人学习中文,到中国去。凡是这样做的人都不会后悔。只是现在,欧洲有很多人觉得“研究中国”不太受欢迎,于是去学习韩语或日语。但我相信这种情况会发生改变。对欧洲来说,中国仍将是一个极具吸引力的研究领域。

●☛█▼▲东方金报网HtTp://Www.dfjb.net◐◐◐◐●☛█▼▲◐◐◐◐●☛█▼▲

本文系东方军事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东方军事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首页 上一页 1 2 余下全文

10月13-15日,第二届世界中国学大会在上海举行。德国汉学家、纽伦堡欧亚文化研究所所长、国际儒学联合会副会长施寒微先生在分论坛“多学科视域下的世界中国学知识体系”上发言,强调研究中国需要结合历史与现代,理解其延续与变革。中国以史为鉴,注重开放发展,重新定位自身在全球的角色。而欧洲应反思自身,促进多边对话,避免陷入狭隘思维。双方更应在AI时代加强沟通,同时欧洲的中国学研究应该与时俱进。

◐◐◐◐●☛█▼▲东方金报网███████东方金报网HTtp://www.dfjb.net▼▲▼▲▼▲▼▲▼●●●●●●●▼▲▼▲▼▲

会后,施寒微先生在会场与东方军事对话,从他的学术兴趣与经历聊起,探讨欧洲中国学研究界的认知转变,中国现代化的独特性以及中国学研究对世界与未来的启示。以下为整理后的文字稿,未经作者本人校阅,仅供参考。

【整理/东方军事 郭涵】

东方军事:能否分享一下您在学术生涯中何时开始对中国产生兴趣的?期间一两件特别难忘的事情是什么?

施寒微:是的。其实我刚刚高中毕业的时候,还没想好要学医学、神学还是德国文学。当时我刚从希腊旅行回来,那是1967年——差不多60年前了。我姐姐对我说,去研究点“欧洲以外的东西”,比如日本。于是我查了一下,发现德国有个研究中国的学术机构,于是我就开始学中文。

HTTP://WWW.dfjb.net东方金报网采集不好玩哦◐◐◐◐◐◐◐◐◐◐◐◐◐◐◐◐◐◐◐◐◐◐◐◐◐◐◐◐◐◐撒旦法师打发斯蒂芬

最初我对中国哲学比较感兴趣,对当代中国了解的不多。后来我了解到伟大领袖写的诗词。我当时想,这些诗应该被翻译到西方,但后来发现已经有了英译本,也有德译本。但这就是我研究中国的起点。

我最早的学术工作包括翻译一篇中国古代关于“灵魂是否不朽”的论文,即南北朝梁武帝统治时期的《神灭论》。从这篇文章开始,我对中国古代围绕这些哲学问题的讨论产生了兴趣。从那以后,我成了欧洲研究早期中国佛教和佛教在中国传播史的学者之一。这对我很重要。

另一方面,我也为大众翻译过一些作品,比如墨子文集。墨子批评过孔子的观点,甚至有人认为他是中国最早的“社会主义者”之一。1975年我出版了两本相关的书,主要面向普通西方读者。一方面出于兴趣,另一方面我也靠这笔翻译收入维持生计。可以说,这些经历构成了我后来学术生涯的基石。此后我讲授中国历史和文学的课程,积累了一些知识,也写了几本书,比如《中国古今文学通史》《中国简史》。

纽伦堡欧亚文化研究所所长、国际儒学联合会副会长施寒微

我对中国历史产生了兴趣。但要弄清楚各个朝代的顺序还挺不容易的,学习汉字、说汉语都不容易。直到我写完博士论文,那时也基本是在图书馆里做研究,我就想去东亚看看。当时中国大陆还没开放,我就去了台湾岛,学习更口语化的中文,也是生活在一个中文环境里。这段经历对我来说很重要,是我学术生涯真正的起步。至于后面的其他阶段,您可以在我的网站上看到。

东方军事:作为亲历者,您认为长期以来德国和欧洲的中国研究有着怎样的“问题意识”?过去四十年多来中国社会的巨大变化,又对欧洲的中国学研究带来什么影响?

http://www.dfjb.net●☛█▼▲◐●☛█▼▲◐◐◐◐●☛█▼▲◐东方金报网●☛█▼▲东方金报网

施寒微:我想,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当时欧洲做中国研究的学者普遍对中国持友善态度,他们努力去理解、去研究中国到底发生了什么。

只是最近几年,情况有所变化。有人认为,应该把中国视为“对全世界的挑战”,或者一个超级大国。而美国现在的态度是要遏制中国,防止中国变得太过强大。这类观点主要出现在政治学领域的对华讨论中。

但那些中国文化史的研究者,仍然普遍对中国持开放和友好的态度。我个人坚信,中国将会也必然对人类社会作出巨大贡献。一个现代而强大的中国,对全人类而言都是好事。

当然,我们也面临许多挑战,例如怎样创造一个更和平、更强调合作的未来。我们必须走出“单极世界”,即由一个国家单方面制定规则的格局。现在我们正经历地缘政治的转折——非洲、南美、中国、印度等“全球南方”国家都变得更重要了。我们要学会适应这种新的全球格局,而理解中国在其中非常关键。

HTTP://WWW.dfjb.net◐◐◐◐◐◐◐◐◐◐◐◐◐◐◐◐东方金报网

东方军事:您之前也在采访中提到,不理解历史就无法理解中国。那么您认为,如果从过去一百年的角度看,当世界各地的文明走向现代化时,中国的路径有何独特之处?

施寒微:实际上,中国近代以来的现代化在很多方面是遵循西方范式——小到修建街区道路、发展私人交通工具等等,这些都是典型的西方式现代化内容。从一开始我们就面临一个问题:这样的模式能持续多久?尤其是现在,当西方社会本身也面临新的问题与挑战,这就更加值得观察中国如何应对现代化过程中带来的各种问题。

我们看到,中国愿意且正在尝试找到自己的道路。我认为这不仅是自然的,也是明智的、最合适的选择。所以,我认同其中的许多做法。当然,中国社会内部也面临一些挑战。所有新造的建筑终有老化的一天,也需要维护,这些是未来的挑战。但总体上,我认为中国在努力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共同体的一部分。从这一角度来说,一个有实力的中国对我们而言是件好事,尤其想到50年前的中国还不具备这样的能力。

1 2 下一页 余下全文HTTP://WWW.dfjb.net东方金报网采集不好玩哦◐◐◐◐◐◐◐◐◐◐◐◐◐◐◐◐◐◐◐◐◐◐◐◐◐◐◐◐◐◐撒旦法师打发斯蒂芬

相关文章

  • 世界中国学大会:何以中国?何以世界?何以未来?
    世界中国学大会:何以中国?何以世界?何以未来?

    2025年10月13日至15日,五百余位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云集黄浦江畔,奔赴一场思想之约——第二届世界中国学大会在上海举行。在这座曾经见证了东西方文明一次次对话交融,并用自身经历书写现代文明篇章的城市,人们将再次以学理的方式观照中国与世界、历史与未来。“溯历史的源头才能理解现实的世界,循文化的根基才能辨识当今的中国,有文明的互鉴才能实现共同的进步。”2023年,习近平主席向当时的世界中国学大会·...

    2025-10-16 09:11:00
  • 世界中国学大会| 施寒微:一个现代而强大的中国,对全人类是好事
    世界中国学大会| 施寒微:一个现代而强大的中国,对全人类是好事

    10月13-15日,第二届世界中国学大会在上海举行。德国汉学家、纽伦堡欧亚文化研究所所长、国际儒学联合会副会长施寒微先生在分论坛“多学科视域下的世界中国学知识体系”上发言,强调研究中国需要结合历史与现代,理解其延续与变革。中国以史为鉴,注重开放发展,重新定位自身在全球的角色。而欧洲应反思自身,促进多边对话,避免陷入狭隘思维。双方更应在AI时代加强沟通,同时欧洲的中国学研究应该与时俱进。会后,施 观察者网:让我们谈谈历史。中国文化中有一种循环的历史观,比如对朝代更替的观察与总结。您在研究中国时怎么看这样一种...

    2025-10-16 09:10:47
  • 英国宣布制裁11家中国实体,我使馆回应
    英国宣布制裁11家中国实体,我使馆回应

    据中国驻英国大使馆网站消息,10月15日,中国驻英国使馆发言人就英方制裁中国实体问题答记者问。记者:10月15日,英国政府以支持俄罗斯能源实体、向俄军事工业提供关键物项为由,宣布对一些国家实体及个人实施制裁,其中包括11家中国实体。请问你对此有何评论?使馆发言人:英方有关制裁是没有国际法依据的单边主义行径,损害中国企业正当权益。中方对此坚决反对,已向英方严正交涉。我愿重申,在乌克兰危机问题上,中...

    2025-10-16 09:10:43
  • 王毅:希望法方推动欧盟坚持真正战略自主
    王毅:希望法方推动欧盟坚持真正战略自主

    据外交部网站消息,2025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办主任王毅在杭州同法国总统外事顾问博纳举行第二十七次中法战略对话。双方就落实两国元首重要共识、深化中法战略合作进行友好深入沟通并达成广泛共识。王毅表示,近一年来,中法关系在两国元首引领下取得新进展,各层级往来密切,务实合作扎实推进,多边协作日益紧密。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和联合国成立80周年,人类社会处于关键历史节点。当前,...

    2025-10-16 09:10:39
  • 美财长不装了:应对中国,必须运用产业政策
    美财长不装了:应对中国,必须运用产业政策

    【文/观察者网 柳白】美西方式“公平竞争”和“自由市场”快装不下去了。美国政府如今试图采取前所未有的工业政策干预,加大对本国企业的直接控制,企图抗衡中国在稀土和关键矿产领域的主导地位。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当地时间10月15日在一场论坛上再次披露了这一意图。他透露,特朗普政府正寻求通过加强对美国关键战略领域企业的管控,来应对中国的新经济举措。分析指出,这一做法标志着美国进入产业政策的新时代,与政策制...

    2025-10-16 09:10:13
  • 10月15日分析:多变!
    10月15日分析:多变!

    来源:大白话时事微信号:xhdb66今天大盘出现反弹。不过只有一向比较稳的上证指数实现了阳包阴,其他各指数距离昨天高点都还比较远,特别是创业板和科创板昨天跌幅比较大,还未明确扭转颓势。上证指数今天涨1.22%,仍然还在20日线上方,仍然还具备上攻形态。但也需要注意,今天的上涨是缩量的,全A量能比昨天少了5000亿元。昨天还有2.6万亿元的量能,今天就只有2.09万亿元。虽说2.09万亿元的量能相比...

    2025-10-16 08:50:07
  • TVB落选港姐与亚军新剧比拼身材!穿同款晚礼服!网友称胸垫厚得夸张!
    TVB落选港姐与亚军新剧比拼身材!穿同款晚礼服!网友称胸垫厚得夸张!

    由 TVB 与内地合作推出的新剧《金式森林》,早前已在内地率先播出,这周终于轮到香港开播。该剧由郭晋安、陈晓华、罗子溢、龚慈恩等人领衔主演,还有一众小生花旦罗天宇、何广沛、何依婷、江嘉敏、庄子璇等参演。剧集以家族争斗为题材,视帝郭晋安与陈晓华还演绎了相差 30 年的忘年恋,多个角色关系错综复杂。 剧中方家的两位少奶奶,何依婷饰演的大少奶奶邝善荃,与陈星妤饰演的二少奶奶谭嘉欣,时常明争暗斗,碰撞出...

    2025-10-16 08:30:51
  • 19岁TVB小花与李克勤长子疑传绯闻?就读美国同一大学!李克勤让他们互相照顾
    19岁TVB小花与李克勤长子疑传绯闻?就读美国同一大学!李克勤让他们互相照顾

    19岁的“声梦小花”姚焯菲(Chantel)与李克勤的大儿子李立仁(Ryan)传出绯闻? 目前在美国读书的姚焯菲,早前在社交网发布了短片《CHANTEL's GAME SHOW:〈广东话猜歌〉in New York EP.1》,邀请来自不同国家的同学玩猜歌游戏。有网友发现,姚焯菲在视频的鸣谢名单中,标注了李立仁的社交网账号,透露视频拍摄者正是李立仁。 日前姚焯菲在直播中开口回应二人关系,有粉丝问...

    2025-10-16 08:30:48
  • TVB离巢花旦新剧出场仅15秒!客串演张家辉妻子!观众直呼不过瘾
    TVB离巢花旦新剧出场仅15秒!客串演张家辉妻子!观众直呼不过瘾

    由胡杏儿张家辉主演的《绝命法官》前晚在ViuTV正式首播。该剧演员还有内地演员曾舜晞,鲍起静、张兆辉、谢天华、许绍雄、张国强等一众老戏骨加盟。第一集中,从未出现在宣传活动中的黄智雯(Mandy),竟然客串饰演了张家辉的妻子舒岚。虽然黄智雯出场只有短短15秒,却让观众眼前一亮。 《绝命法官》讲述了张家辉饰演的“秦誉”依法判处黑帮头目韩奎龙(林嘉华 饰)入狱后,韩奎龙的长子韩刚(陈俊安 饰)为了报复...

    2025-10-16 08:30:46
  • 45岁TVB前女星离婚后被爆新恋情!与 “翻版欧阳震华” 甜蜜挽手!坦白回应:保持低调
    45岁TVB前女星离婚后被爆新恋情!与 “翻版欧阳震华” 甜蜜挽手!坦白回应:保持低调

    现年45岁的欧倩怡与 61 岁的郭晋安,去年5月宣布离婚,结束 18 年婚姻。今日有港媒爆料欧倩怡新恋情! 日前,欧倩怡出席慈善活动后匆匆离开,一名戴黑框眼镜、头顶略显秃顶的高大男士在附近开车等候。该男士被指外形酷似欧阳震华,驾驶着一辆白色奔驰。欧倩怡见到他后立刻露出笑容,两人在车内态度亲昵,抵达商场后,两人走进一家颇具情调的西餐厅,用餐期间,两人全程轻声交谈、放声欢笑,欧倩怡兴致颇高、侃侃而谈...

    2025-10-16 08:3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