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法院决定立即释放“北溪”管道爆炸事件嫌疑人
当地时间10月17日,波兰华沙地区法院驳回德国对一名涉嫌参与“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案的乌克兰公民的引渡请求,并当庭释放该男子。法院裁定,德方提交的证据不足,无法支持引渡。波兰总理图斯克对法院的裁决表示认同。
据波兰通讯社(PAP)报道,华沙地区法院法官在庭审中指出,德国提供的材料缺乏足够证据,现阶段无法满足引渡要求。法官强调,目前波兰法院并无可用证据支撑相关裁定,并补充该决定仍可由德方提起上诉。
根据德国检方指控,现年46岁的乌克兰籍嫌疑人弗拉基米尔·Z是一名受过专业训练的潜水员,涉嫌于2022年伙同他人租用“安德罗梅达号”游艇,前往丹麦博恩霍尔姆岛附近海域,通过安放爆炸装置对“北溪-1”和“北溪-2”管道实施破坏。检方指出,他参与了整个行动的策划与实施,涉嫌违反《德国刑法》中的反宪法破坏罪,若罪名成立,最高可判处15年监禁。
该嫌疑人因德国发出的拘捕令于9月30日在华沙附近被捕,但他否认所有指控,并称案发时本人身在乌克兰。
嫌疑人弗拉基米尔·Z PAP
法官在宣读裁定时表示,应将“北溪”袭击视为发生在战争背景下的军事行动,因此在目前的法律框架下不构成可引渡的普通刑事犯罪。这也是波兰法院驳回德方请求的重要理由之一。
波兰总理图斯克随后在X平台上表示,这一裁决“合理”,并对法院的决定表示支持。他称,“波兰法院已拒绝将涉嫌破坏‘北溪-2’管道的乌克兰籍嫌疑人引渡至德国,并已将其释放。这样做是正确的,此事已了结。”
X平台
“北溪-1”和“北溪-2”是连接俄罗斯与德国等欧洲国家的波罗的海海底输气管道,原计划为欧洲提供稳定天然气供应。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后,该管道成为地缘政治博弈焦点,乌克兰及部分欧洲国家担忧管道运营会削弱其在能源领域的战略地位。
2022年9月26日,丹麦、瑞典附近海域的“北溪-1”和“北溪-2”管道发生剧烈爆炸,4条管道中的3条受损,大量天然气泄漏。
本文系东方军事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