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参考,东方金报

微信
手机版
东方金报

中美元首会晤解析!

作者 :正文注明 2025-11-01 07:20:21 围观 : 评论

作者:猫哥
本文由公众号猫哥的视界(ID:maogeshijue)授权转载。

中美元首会晤刚刚结束,网络上就流传一篇小作文:

中午出见面消息,下午(股市)快速跳水。

总结一下现场情况。

谈判的时间短,1小时40分钟,比预想时间少一半。

没有新闻发布会,结束就直接就离开了。

接下来随行相关人员还会继续协商,但是没有协议签字环节。

随后纳指期货大跌、黄金大涨,A股急速跳水,稀土和自主可控上涨。

总之:没谈好,低于预期。

那么我们该怎么看待这篇小作文呢?

谈谈我的看法。

首先,中美元首会晤是不可能谈具体的条款的,具体条款在吉隆坡就谈好了。

中美元首这种级别会晤只会谈一些战略性的话题,这类话题双方是几乎不可能谈崩的。

举个例子:

比如中方领导人提出,中美应该相向而行,为人类社会多做贡献。

美方领导人难道会说,我不同意这个观点,中美应该向背而行,不给人类社会做贡献。

这怎么可能?

在这样的场合,特朗普不管心里是怎么想的,也绝不会说出这样政治不正确的话来。

其次,本次中美元首会晤,中方领导人并没有提到比较敏感的问题需要美方领导人表态——比如类似台湾的话题。

最后,在本次会晤最后,特朗普明确提出,希望明年访华,并且邀请中方领导人访美——

如果双方谈得不好,特朗普怎么可能主动提出双方来往走动的事宜?

所以,市场上的小作文是不靠谱的。

小作文的作者将资本市场的正常调整强行与中美元首会晤绑架,其逻辑是比较牵强的。

那么,中美领导人会晤到底谈得怎么样?我们来看看会晤结束后商务部公布的中美磋商的结果:

一、美方将取消针对中国商品(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商品)加征的10%所谓“芬太尼关税”,对中国商品(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商品)加征的24%对等关税将继续暂停一年。中方将相应调整针对美方上述关税的反制措施。双方同意继续延长部分关税排除措施。

二、美方将暂停实施其9月29日公布的出口管制50%穿透性规则一年。中方将暂停实施10月9日公布的相关出口管制等措施一年,并将研究细化具体方案。

三、美方将暂停实施其对华海事、物流和造船业301调查措施一年。美方暂停实施相关措施后,中方也将相应暂停实施针对美方的反制措施一年。

此外,双方还就芬太尼禁毒合作、扩大农产品贸易、相关企业个案处理等问题达成共识。双方进一步确认了马德里经贸磋商成果,美方在投资等领域作出积极承诺,中方将与美方妥善解决TikTok相关问题。

关于这个磋商结果,网络上有各种解读,我觉得大多是不大全面的,这里给大家详细剖析一下。

首先是芬太尼关税。

特朗普上台之后,以芬太尼为名,先后两次对中国商品加征10%关税,累计加征20%关税。

对此,中方的反制措施包括:

其1,2月1日,美方以芬太尼问题为由,宣布对进口自中国的商品加征10%的关税;

中国的反制:2月4日,宣布对原产于美国的煤炭和液化天然气加征15%,原油、农业机械等加征10%,自2月10日起实施。

其2,3月3日,美方宣布在之前10%的基础上,再追加10%的关税,使针对中国商品的“芬太尼关税”总额提升至20%。

中国的反制:3月4日,宣布对原产于美国的鸡肉、小麦、玉米、棉花等农产品加征15%关税,对大豆、猪肉、牛肉等加征10%关税,自3月10日起实施。

现在美方取消了10%芬太尼关税,中方也相应调整针对美方上述关税的反制措施。

考虑到中方重新购买美方大豆,所以中方取消的反制措施大概率应该是第二次针对美国农产品的加征关税。

所以,在芬太尼问题上,现在美方依然保留了10%的关税,中方也保留了对原产于美国的煤炭和液化天然气加征15%,原油、农业机械等加征10%的关税措施。

这里,就有一个问题,为什么本次美方只是取消了10%芬太尼关税,而不是全部取消呢?

我觉得有几个原因。

其1,特朗普上台之后,对外全面加征关税是其既定国策,并且为此构造了一个关税体系——

这个体系基本特征就是,与美国关系越好的国家加征关税幅度就越低。

比如对欧盟、日本、韩国,加征关税幅度是15%,但是附加了苛刻的投资要求。

如果美方全部取消芬太尼关税,那么对华加征关税幅度就变成10%(中方还对等反制了10%),这样的加税幅度让美方很难对盟友交代。

其2,我觉得可能也是最为重要的——中方虽然恢复对美方大豆的采购,但是这个采购额度很可能远远低于美方预期。

给大家一组数据。

2024年中方采购美方大豆高达2700万吨,占美国当年大豆出口的52%,是美方大豆第一大出口市场。

到了2025年,因为从五月开始中方就停止了对美方大豆采购,所以今年中方只采购了美方大豆还不到1700万吨,与2024年相比差额是1000万吨。

现在距离今年结束还只有2个月,中方即便恢复购买美方大豆,考虑到中方与南美国家签订的长期购买合同,中方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弥补高达1000万吨的采购差额。

所以,逻辑就是这样——

既然中方没有恢复2024年大豆采购额度,逼得特朗普还要找澳大利亚、日本、韩国来解决大豆积压问题,所以美方只将芬太尼关税取消一半,也是说得过去的。

然后就是稀土管制的问题。

中方10月9日公布的出口管制措施是效仿美方的长臂管辖原则。

也就是说,境外企业生产的产品只要用了中国技术0.1%的稀土,在出售时都要取得中方许可。

中方实施这个出口管制措施是因为美方搞出一个股权穿透制裁清单。

现在美方暂停这个出口管制50%穿透规则一年,中方也对等暂停10月9日的出口管制措施一年。

但是!大家注意这个但是!

中方虽然暂停实施对境外企业产品的长臂管制措施,我们自己的稀土出口许可证制度并没有改变。

美方企业要获得中国的稀土,依然要向中方申请,取得许可证之后才能获得稀土出口。

也就是说情况是这样的:

我们假定本来美方在出口制裁实体清单上有100家中国企业,但是美国商务部搞出来一个50%股权穿透规则之后,这个制裁范围一下子扩大到几千家中国企业。

来而不往非礼也!

本来中国的稀土出口许可证制度只是针对国内稀土出口的管制,但是中国在10月9日搞出来一个长臂管辖原则之后,任何境外企业生产的产品只要包括中国技术0.1%的稀土,其出售都要取得中国许可。

包括台积电的芯片、荷兰的光刻机甚至美国军工的军火统统都在这个管制范围内。

现在美方暂停这个50%股权穿透原则,对中国企业制裁停留在原有的100家企业名单,中国也暂停对境外企业的稀土长臂管辖,回到原来的出口许可证制度。

那么美方企业(特别是军工企业)要向中国申请稀土出口许可,中国会不会批准呢?

双方在这个问题上还是留了一个尾巴:

并将研究细化具体方案”。

我个人觉得中方大概率不会无条件批准美方企业的稀土许可,天下没有免费的蛋糕,美方要获得稀土出口许可,总得拿点东西来换吧?

至于啥东西是中方愿意接受的?这就是未来双方“研究”的内容。

再就是造船相关的问题。

中方造船业与美方相比完全不是一个级别的,双方同时暂停对对方造船业的打击,实事求是的说,这就是中方占了便宜。

我估计美方答应这个条款的时候内心是非常苦涩的。

站在美方的立场,是很愿意自己承担较小的损失给与中方更大的伤害的。

我个人估计,中方很可能是将这个停止海事、物流、造船的打击与中方暂停对境外稀土的管制捆绑,让美方不得不答应这个条件。

除了上述具体条款成果之外,还有一些很重要的细节:

关于关税。

对等关税24%过去谈判都是暂停3个月,这一次是暂停1年,芬太尼10%的关税不是暂停而是直接取消,这说明什么?

过去对等关税暂停3个月,过去美方的如意算盘是,给自己国内企业3个月的补货囤货时间,同时给与自己与其他国家谈判加征关税时间,等这一切搞定之后,还会恢复对华24%对等关税。

但是,从4月份与中方打到10月份,美方与其他国家关税谈判陆陆续续也谈得差不多了,国内该补货的也补得差不多了,但是美方却发现,要恢复这个24%对等关税异常艰难。

主要原因还是中国商品竞争力强,要在短时间内找到替代产业链几乎不可能。

如果强行恢复对等关税,这个对等关税几乎就是让老美企业自己承担。

这会提高国内通胀,是美方难以承受的。

所以,这一次干脆就将24%对等关税延长一年,我估计一年后,老美还会继续延长。

中国产品的竞争力不要说一年,就是10年也是难以撼动的。

那么芬太尼10%关税为什么是直接取消呢?

因为美方大豆完全无法脱离对中国市场的依赖!

即便特朗普强压着一众小弟(包括日本、韩国、澳大利亚)购买美国大豆,但是这些国家加起来才2个亿左右的人口,与中国十四亿人口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没有中国市场,美国农民就要大面积破产,美国农业以及关联的能源产业、化工产业就要被重创!

所以,为了让中国继续购买美国大豆,芬太尼关税就只能取消。

如果美方搞一个暂停一年的把戏,中国人为此如果将订单给了南美,到时候特朗普就是欲哭无泪了。

至于芬太尼关税只是取消了10%而不是全部取消,我估计主要原因是美方希望中方恢复到2024年的采购额度——

但中方在南美农业投资这么大,很难做出这样的承诺(详见我过去的文章《中美大豆是怎么脱钩的》)。

另外,为什么这一次,对于50%穿透规则措施以及对中方造船业打击等措施是暂停一年,而不是取消呢?

这是美方还抱有幻想。

美方暂停上述措施,主要还是忌惮中方稀土牌的威力。

现在美方满世界找稀土,成立稀土合作开发企业(比如日本),目的就是希望在一年左右时间能够建立一个初步替代中国稀土的供应链。

只要这个目标达成,美方几乎肯定会重新祭出上述措施来搞我们。

但是中方稀土产业链的护城河是非常宽的,美方别说是花一年时间,就算是花十年八年时间也是不可能建立一条替代中方的稀土供应链的。

这里引用微博上的一篇文章:

先说结论:中国稀土牌实际上是在利用整个中国巨大的工业产能和完整的产业链在进行反制,一力降十会,想要破解的难度也是巨大的。

按照某些人的想法:你不卖我自己开采萃取不就完了么?你卡脖子卡我一年两年可以,还能卡我十年八年不成?

问题是这种“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你不给我我就自己干的思维就是典型的中国人的思维,而且,对于有些稀土和这些稀散金属而言,根本就不是技术牌,而是一个规模牌。

以军工生产相控阵雷达需要的镓为例,假设你要生产100吨镓,这样你就可以成为全球镓生产环节中占比10-20%的一个数得上号的供应商,到底需要什么?

根据年报来看,中国铝业的146吨镓是从2000万吨氧化铝里面提取的。那你先需要投资1500亿造一座能够年冶炼1500万吨氧化铝产能的工厂。

氧化铝生产完以后不能直接扔掉把,那你按照2吨氧化铝对应大致1吨电解铝产能的比例(神火股份似乎是1.94比1的关系),还得同时建造一座750万吨电解铝的超级工厂。

这个超级工厂大致又是相当于一个中国铝业或者比一个中国魏桥稍微大一点的电解铝企业。

每生产一吨氧化铝,需要2吨铝土矿,0.25吨石灰和0.5吨标准煤。每生产一吨电解铝,你还需要13000度电,那750万吨电解铝就需要大概每年1000亿度电,大致相当于一个三峡的年发电量。

拿美国领先的核电技术来说,那每个压水堆核电站一年发电站大概是100亿度,你得造10个。

自从三哩岛事件以后,美国已经有接近40年没有新建过核电站,1996年以来也只有3座新反应堆投入运营。

然后等氧化铝工厂、电解铝工厂、电厂都建起来以后,为了把纯碱(这个美国是净出口国应该不缺)、石灰(这个应该也不缺)等运到厂区来,你还需要有配套的港口、公路等基础设施。

哦对,接下来还有产业工人。

魏桥大概有十万员工,我们假设美国人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管理后勤等部门全部自动化,史密斯专员不往里面塞什么亲戚朋友的话,按照人均管理20台电解槽计算,年产50万吨的项目需要600名技术工人,750万吨电解铝大致需要1万名熟练工人。

加上前述的氧化铝工厂、配套电厂等,大致只要新增3-5万名熟练的产业工人就可以了。

美国的制造业岗位从1979年的2000万人下降到了现在的1200万,流失了约800万个岗位,45年来每年流失大概十几万,你还觉得要新增3-5万名熟练产业工人是个容易的事儿么?

现在你知道了,如果要生产100吨金属镓的话需要电厂、公路、电网、煤矿、纯碱厂、铝土矿、氧化铝工厂、电解铝工厂、下游完整的电解铝生产和销售网络以及几万名熟练产业工人,技术是不难,来干吧。

我们假设美国人克服了这些设计、施工、生产上面的困难,为了这100吨金属镓的一碟醋,把这750万吨电解铝的一锅饺子包出来了,就会面临更大的一个问题:

电解铝是个TMD过剩的产能,中国产的4500万吨电解铝都在吭哧吭哧的找买家,这可是个标准的不能再标准的金属,你的750万吨电解铝是镶了金边我非得买你的不可么?

如果卖不出去或者亏本卖,那为了这100吨金属镓投下去的大几千亿投资,配套的基础设施,重新培训和招募的好几万产业工人,就一直指望美国国资委给不停注资亏本运行么?

这还只是一个稀散金属镓面临的问题,金属铟也一样,这是铜矿的伴生矿,要打破铟封锁,你需要把铜产业链按照上面说的这套再来一遍...

杀头的买卖有人干,赔钱的买卖没人干。

市场不占优势的情况下需要补齐工业体系,市场经济的自由配置是没有办法发挥作用的。

因为对于资本家来说,杀头的买卖有人做,赔钱的买卖没人做,市场越强大工业体系越补不齐。

这个时候真要干需要的反而是“计划经济”和“举国体制”,靠行政和计划的力量在不赚钱的前提下,强行从0到1,从1到10,从10到50,才有可能逐步突破60的及格线。

如果从0到1那一步赔了大钱就没人干了,那是绝对不可能走完从1分到60分的很多步路的。

问题是,特朗普、贝森特、鲁特尼克能够在美国建立起来一套完整的计划经济体制么?

如果真要搞计划经济,是不是特朗普还得在共和党建立起组织能力强、动员能力强、执行能力强的基层党组织?

然后按照以美国产业为中心重新组织美利坚版的“一五计划”“二五计划”...

真要是让特大统领按照这一套把稀土给搞起来了,那美国还是那个资本主义的美国么?

下次见到特朗普你高低不得喊个达瓦里希,克拉斯诺夫同志啊!

下周的组织生活会你让他来传授经验得了。

这就是为什么我认为美方企图在一年左右时间建设替代中国稀土供应链是一种幻想的根本原因。

最后说说中美吉隆坡谈判以及中美元首会晤的结论。

毫无疑问,这是中方在对美斗争的一场阶段性胜利

只要我们坚持斗争,绝不在原则问题上妥协,依托中方的制造业优势,以及我们的规模市场,我们就完全能在未来与老美的斗争中取得更多这样的胜利。

与老美博弈只有斗争才有出路,而妥协是没有出路的。

最近刚好就有一个反面教材。

最近日本新上任的首相高市早苗与特朗普签订了一个所谓的“黄金协议”,这个协议的核心条款如下:

日本投资美国5500亿美元;

日本采购100架波音飞机;

日本每年采购美国70亿美元农产品;

日本采购美国160亿美元军火;

日本要买美国价格昂贵的石油和天然气,每年80亿美元;

日本要在美国建稀土工厂;

用以上代价,换取美国对日本单方面征收15%的关税,日本还不能还手。

这就是对美妥协的典型版本,这甚至不能称之为“卖国协议”,卖国卖国,卖了也得得到点什么吧?

日本从这个协议得到了什么?

想一想,如果中国按照某些公知大V的意见对美妥协,会带来什么结果,简直让人不寒而栗。

本文由公众号猫哥的视界(ID:maogeshijue)授权转载。

相关文章

  • 特朗普的G2论,接么?
    特朗普的G2论,接么?

    原创: 顾子明本文授权转载至微信公众号:顾子明说上一次美国公开提出G2,是20年前的2005年,彼时,中美也是刚刚结束了一轮激烈的贸易争端,跟共和党政府建立起了高等级的互通机制,并随后开启了两国元首的正式访问和国事访问。在随后的两年多时间里,仿佛重回蜜月期的中美两国都在竭力拉升资本市场,将各类资产证券化并开始甩卖。资产证券化的目的,自然是为了化债。在05年之前的数年中,美国在反恐战争中投入了海量的资金,带来了数不清还不完的债务。霸权国家自然要找别人买单,于是,经过极其复杂的结构,这些债务层层转进后,流到了...

    2025-11-01 07:20:22
  • 中美元首会晤解析!
    中美元首会晤解析!

    作者:猫哥本文由公众号猫哥的视界(ID:maogeshijue)授权转载。中美元首会晤刚刚结束,网络上就流传一篇小作文:中午出见面消息,下午(股市)快速跳水。总结一下现场情况。谈判的时间短,1小时40分钟,比预想时间少一半。没有新闻发布会,结束就直接就离开了。接下来随行相关人员还会继续协商,但是没有协议签字环节。随后纳指期货大跌、黄金大涨,A股急速跳水,稀土和自主可控上涨。总之:没谈好,低于预期。那么我们该怎么看待这篇小作文呢?谈谈我的看法。首先,中美元首会晤是不可能谈具体的条款的,具体条款在吉隆坡就谈好...

    2025-11-01 07:20:21
  • 中美会晤结果分析!
    中美会晤结果分析!

    来源:大白话时事微信号:xhdb6610月30日的中美APEC会晤结果出来了。特朗普那边第一时间开始吹嘘起来,大搞特式赢学。考虑到特朗普海量的吹牛前科,这里我还是只以我方公布的公告内容为准。(1)我方通稿的内容,基本就是我昨晚文章分析的那样,双方在虚空领域互相调整。美国撤回今年加码的部分制裁,我方对等撤回部分反制。具体内容如下:“中美经贸团队通过吉隆坡磋商,达成的成果共识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美方将取消针对中国商品(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商品)加征的10%所谓“芬太尼关税”,对中国商品(包括香...

    2025-11-01 07:20:16
  • 十月,攻守之势异也……
    十月,攻守之势异也……

    来源:圆方你怎么看啊微信ID:yflooklook01当地时间10月30日上午,中美两国元首在釜山会晤。会晤结束后,我方的表述是(来自于新华社):……中美关系在我们共同引领下,保持总体稳定。两国做伙伴、做朋友,这是历史的启示,也是现实的需要。两国国情不同,难免有一些分歧,作为世界前两大经济体,时而也会有摩擦,这很正常。面对风浪和挑战,两国元首作为掌舵人,应当把握好方向、驾驭住大局,让中美关系这艘大船平稳前行。我愿继续同特朗普总统一道,为中美关系打下一个稳固的基础,也为两国各自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美方的表...

    2025-11-01 07:20:15
  • 中美釜山会,聊点别人没说到的!
    中美釜山会,聊点别人没说到的!

    作者:九饼来源:观云知事今天上午,全世界关注的目光,都聚焦在了韩国釜山的金海空军基地。因为在那里,我们将和懂王,继2019年6月在大阪G20峰会期间见面后,举行6年多来的首次线下面对面会晤。尽管金海空军基地属于韩军主导,美军共用,但鉴于美韩两国之间的特殊关系,懂王还是理直气壮得以东道主的姿态,提前抵达,等候我们,并在会后,送我们上车离去。此次会晤,成果丰硕,当然了,都是双方的经贸谈判团队事先就磋商议定好的,只待两边的大领导,在亲切友好的氛围中,愉快官宣。具体内容,网上聊得很多,我就不赘述了,还是聊几点别人...

    2025-11-01 07:20:13
  • 精彩的釜山外交攻防战!
    精彩的釜山外交攻防战!

    原创: 顾子明本文授权转载至微信公众号:顾子明说今天中美釜山会晤谈完了,两个超级大国签署了为期一年的停战协定,接下来,双方谈判团队将继续努力,为达成最终协议而努力。纵观本次谈判,中方的表现非常精彩,可谓是打了一场非常漂亮的外交攻防战,也正如特朗普今天会面时所说,他面对的是非常强硬的谈判,让他感觉很棘手。今天中方的公告,写的非常直棒,尤其是那句携手多半一些有利于两国和世界的大事,彰显出大国风范与担当。那么我们看一下,中美今天都谈成了哪些内容:一、芬太尼关税 VS 农业关税(大豆)特朗普取消了加征的20%芬太...

    2025-11-01 07:20:12
  • 特朗普重启核试验,中国500枚核弹,真能追上美俄?
    特朗普重启核试验,中国500枚核弹,真能追上美俄?

    作者:牲产队长来源公众号:牲产队美国将重启核试验!不是演习,不是模拟,是真刀真枪、地下引爆、地动山摇的那种核试验。特朗普给的理由,直接明了:“如果不这么做,中国五年内就要追上美国了!”先看数据,美国现役核弹头约1770枚,总库存超5000枚,搭载于“民兵III”洲际导弹、“三叉戟”潜射导弹和B-2/B-52轰炸机,三位一体核力量成熟。俄罗斯总现役约1710枚,略少,但“萨尔玛特”、“波塞冬”、“海燕”等新型战略武器频出,走的是“非对称威慑”路线。中国呢?外界普遍估计在500-600枚之间。从数量上看,连美...

    2025-11-01 07:20:10
  • 错过了压制中国的最好机会!
    错过了压制中国的最好机会!

    作者:智sir来源:智先生(ID:zhixs10)美国现在对委内瑞拉,多少有点骑虎难下。态度是必须要做足的。用美国媒体的话说,“美军在加勒比海的火力部署,比二战中途岛战役打日本的规模还大。”又是派遣轰炸机,飞到委内瑞拉附近空域进行“武力展示;又是大肆击沉“运毒船”,以示打击决心,加上掌握舆论主导权,玩舆论轰炸、挑拨离间这一套,美国最擅长了。多管齐下,一时间加勒比海域风声鹤唳,人心惶惶。然而雷声大,雨迟迟下不来。美军航母战斗群都开到家门口了,阵仗拉满,可就是不登陆,显然目前还是想以军事施压为主。等什么呢?等...

    2025-11-01 07:20:08
  • 三哥遭遇资本的“镰刀”?
    三哥遭遇资本的“镰刀”?

    作者: 虚声来源:虚声(公众号ID:lxlong20)已获授权转载印度《商业标准报》报道称,“伊拉拉资本”公司发布的报告显示,全球投资者正以惊人的速度从印度撤资。印度在全球新兴市场基金中的配置已下滑至16.7%,而这个数字在2024年9月为21%。英国路透社27日报道称,今年印度股市的外国投资者已经撤出超过170亿美元的资金,降至多年来低点,与2023年外国资金净流入达200亿美元形成鲜明反差。这些英国和印度媒体都在传递一个信息:资本在撤退。这是资本镰刀在割印度的韭菜吗?按照以往经验,发展中国家想要继续发...

    2025-11-01 07:20:06
  • 匪夷所思的事情又发生了!
    匪夷所思的事情又发生了!

    文章经授权转载自 牛弹琴(ID:bullpiano)作者:牛弹琴匪夷所思的事情又发生了。当然,这里的“匪夷所思”,主要针对的是我们,不是法国人。10月30日下午1时左右,法国又发生重大抢劫案。看新闻报道,在法国名城里昂,几名配备“长枪械”的人,“使用炸药”袭击了一个以黄金为主的贵金属精炼厂,然后乘车逃离。视频让人瞠目结舌。三名武装人员,大摇大摆出现在现场,一人戴着帽子和橙色臂章,另一人戴着兜帽,他们拿着梯子,爬上目标公司的金属围栏……很快,他们得手后,扬长而去。好消息是,这一次,法国警方总算出击及时,劫犯...

    2025-10-31 14: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