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洛闻:金王冠换核潜艇,李在明与特朗普如何“智斗”?
【文/东方军事专栏作者 常洛闻】
APEC作为韩国李在明政府的重大外交成就,一时之间也成了亚洲与美国互动的核心舞台。与中国平等的对视、日本逢迎的仰视相比,韩国充满疑惧的凝视,折射出了韩美关系的复杂。
李在明向特朗普颁发“无穷花大勋章”并以个人名义赠送“黄金王冠”
这次的APEC,主场在韩国古都庆州。特朗普抵达时,受到了韩国精心准备的隆重欢迎。韩国总统李在明向特朗普颁发了象征韩国最高荣誉的“无穷花大勋章”,以个人名义赠送了特朗普一顶黄金王冠,这顶王冠是朝鲜半岛第一个统一国家新罗王的王冠的复制品,而且工作午餐以“黄金甜点”收尾,铆足了劲迎合特朗普的兴趣。其间李在明承诺提高韩国国防预算,以回应特朗普对盟友防务投入不足的批评,同意最迟于2035年前,将国防开支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从当前的2.32% 提升至3.5%。算是给特朗普心心念念的军费分摊比例提升一个回应。但这个承诺本身的时间跨度超越了韩美两国现任首脑的最大可能任期,能执行到什么程度还要画个问号。
从新闻视频中的表情和表达中可以看出,金王冠起到了作用,特朗普对韩国之行的成果非常满意。但是在特朗普逗留期间,首尔、釜山等多地爆发反特朗普示威。抗议者批评协议过度迎合华盛顿,呼吁政府维护韩国的经济主权,美国国内甚嚣尘上的“no king,no trump”也蔓延到了韩国。接受金王冠,更加深了外界批评者对特朗普的刻板印象。
借主场之便,韩国总统李在明与美国总统特朗普29日单独举行了会晤,还在之后的宴会中宣布双方已“基本敲定”了总额达3500亿美元的贸易投资协议的大部分细节。这项协议最初于7月提出,中间经历了大量的反复。最终版本内容应该包括华盛顿同意将对韩进口关税降至15%,以换取首尔在未来数年内向美国投资3500亿美元。
而根据韩国总统府公布的细节,首尔将分阶段注入2000亿美元现金投资,每年上限为200亿美元;另有1500亿美元将投向造船业,以协助特朗普振兴美国本土船舶制造。双方同意投资项目须具备商业可行性,收益将按照五五比例分配。美国商务部长霍华德·鲁特尼克将担任联合投资委员会主席,负责评估潜在项目。该协议仍需韩国国会批准后方可生效。算是与最初的美国版本,要求韩国一次性投入3500亿现金,和韩国版本,全部以非现金投入,取得了折中。韩国方面比较满意,总统高级顾问金永范称协议的进展超出预期。而美国方面称,韩国政府和民间对美国的总投资将高达6000亿美元。
韩国能够说服美国的前提,是中美之间取得了一定的共识,各自取消了针对对方造船、航运的限制性措施,韩国所受到的连带冲击大幅减小。李在明在特朗普来韩国之前,就应该已经收到了信号,所以从庆州会议开始之前,就在媒体上多次盛赞韩美关系的同时,强调尽管中韩两国在意识形态和政治体制上存在不同,但“不能将中国拒之门外”。李在明的原话是,“谈到国家间的关系,你不能一刀切地说:‘这个国家是我们的朋友,那个国家不是’事情没那么简单,要复杂得多。”
李在明接受采访 CNN视频截图
作为本次访问的礼物,也是对李在明的“封赠”,美国总统特朗普30日宣布“批准韩国建造核动力潜艇”,乍一看,给韩国多年来的夙愿打开了一扇门,是李在明政府的重要成就。
但是特朗普同一天表示:“韩国将在费城造船厂建造核潜艇。”以韩国现有的技术能力,潜艇艇体建造与小型核反应堆制造都已经相当成熟,美方提供的主要是核燃料和核扩散许可。特朗普的这一表态,导致完全可以本土化的工程不得不全面调整,而且这一决定,很可能并不是特朗普的个人意志,而是美国核心幕僚班子深思熟虑之后,为美国利益最大化做出的集体决策。
韩国总统室当天表示:“(韩国)政府对特朗普总统的决定表示欢迎。”这一苦涩的欢迎背后,是一笔韩国无法承受的经济账。根据韩国国防部长官安圭佰在国会的陈词,韩国至少需要4艘以上的核动力潜艇。若采取从美国直接引进的方式,总费用将高达12万亿韩元。韩国国家安保战略研究院院长金圣培表示:"自主建造固然最为理想,但从建造到部署可能耗时十年以上。若能缩短周期并实现有效的技术转让,对韩美合作将是双赢之举。"他认为,费城造船厂虽为美国法人,但已被韩华海洋收购,因此在此建造潜艇也可以被视为某种形式的“自主建造”。
韩国的最核心愿望,当然不是花钱军购,替美国军工复合体当提款机,也肯定不是核动力潜艇这么简单。韩国的理想,是能说服特朗普同意修订《韩美原子能协定》,允许韩国拥有铀浓缩与乏燃料再处理设施。如现阶段难以修订协定,则美国需要承诺在相当时期内确保核燃料的稳定供应。韩国海军参谋总长姜东佶在国会国防委员会国政监查会上,就核燃料问题表示:“从和平利用的角度看,在铀浓缩方面,把浓度维持在20%以下即可。”而且韩国有声音,希望未来修订《韩美原子能协定》时应删除“排除军事目的”条款,或为此另签专项协定。最终的核心目的,是在美国的许可和庇护下,向拥核跨出实质性的步伐,追上朝鲜的“进度条”。
我若干年前采访时,曾到访韩国国防研究院,研究员(预备役大领,即上校)称如果需要,韩国六个星期内就可以制造出战术核武器。外界根据韩国几个核电站的规模估算,也能得出类似的结论。在朝鲜越来越大的军事优势下,韩国借国家安保的理由扩军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但是,向无核武器国家扩散和转移潜艇动力堆和武器级浓缩铀,是对《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严重践踏,之前美英和澳大利亚已经尝试过相关合作,遭到了国际社会的一致批评。现在韩国与中国近在咫尺,本身并不具备核打击能力,国土防御又无需攻击型核潜艇,其“拆屋破窗”,借核潜艇为筹码,与美国讨价还价的意味更重。
在核扩散问题上,美国政府倒是难得地保持了基本的理智和连贯,拜登政府曾明确表示韩国不需要拥有核武器,美国将提供全面的核保护伞,成了“美韩核咨商小组”一年开几次会,堵住了尹锡悦政府的嘴。李在明现在旧事重提,特朗普虚与委蛇在意料之中,他并不是真的TACO,而是在等韩国的钱乖乖流向美国。但饶是如此,这个套韩国不得不钻,因为就算李在明是左翼总统,还是要顾虑选票,不得不对民族主义抬头有所回应,提升军事实力,是最简单有效的办法。
与之前的韩国总统相比,李在明和他的导师文在寅一样,都面临左翼的韩国总统与右翼的美国总统打交道的天然困境,而且随着世界局势变化,“骑墙”会越来越困难,作为美国在亚洲最重要的盟友,韩国虽然嘴上说要抛弃“事大主义”,但事实上很难摆脱大国的影响,只能在等待中寻找机会。

本文系东方军事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东方军事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