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退两难!
作者: 子木
来源微信公众号:子木聊房
已获授权转载
最近,欧洲、日韩各国,汽车工厂陆续停产。包括奔驰、宝马、奥迪、大众、本田在内的高达 16 家知名企业,联合喊话:
再不解决问题,我们都得停产,后果自负!
这话是讲给谁听的呢?
荷兰政府。
老读者应该知道,前段时间,荷兰政府干了一件震惊全球的大事,以“治理缺失”“技术偷窃”为由,暂停了安世半导体的中国高管职务,并接管了所有股份,且全程未通知中方股东申辩。
安世半导体是荷兰的一家科技企业,当初经营不善,濒临倒闭,最后由中国企业闻泰科技出手,买下所有股份,提供人才、技术和海外订单,才把安世半导体救了回来,并发展成大企业。
换句话说,安世半导体就是中国在荷兰的子公司,而技术方面,早已共通。
这就相当于儿子教爸爸编程,关起门来是自家事,结果突然闯进一个外人说,不行,儿子教会了爸爸,我要没收你儿子…… 这跟“抢劫”没什么两样。
那么荷兰为什么要这么做?
一方面就是学印度,掠夺外企经营成果,补充国库,另一方面就是为了给老美献殷勤,以表忠心,你看我多厉害,把老中都摆平了…
当时中美谈判前夕,荷兰的意图就是帮美国找筹码,方便在谈判桌上交换条件。
然而万万没想到,荷兰一拍脑门的动作,让自己的国誉毁于一旦。
第二天,中方进行全面反制,对安世半导体实施出口管制,禁止其中国子公司向境外出口特定芯片成品。
同时宣布安世半导体中国区,自立门户,依法独立运营,员工待遇、日常业务开展不受影响,直接断了荷兰通过控制总部干预中国业务的念头。
一套组合拳打下来,荷兰政府直接懵了。
因为安世半导体(荷兰),生产前,要靠中国的原材料供应,生产后,还要送到中国东莞的安世半导体(中国)进行封装,大约 80% 的产能和70% 的封装,都需要在中国完成…
所以在中方全面反制之后,荷兰安世半导体只能停产,自己抢劫回来的控制权,就只剩下了空壳。
然而更有意思的来了。
中美谈判开启,荷兰的努力,甚至都没上了台面,因为中方根本不理会。
中美休战一年,谁都没占了便宜,美方宣布与中国达成协议,暂停“50% 股权穿透规则”一年。
这下荷兰彻底沦为了国际笑柄。
为啥呢?
因为当初抢劫的借口,就是借美国政府对中国发出的出口管制穿透性规则,对被列入 “实体清单”、持股超50%的闻泰科技子公司追加同等力度的出口管制。
而现在,借口消失,“抢劫”实锤,本质暴露。
更有意思的还在后面。
安世半导体的芯片出货量巨大,多个品类在全球都是第一,与欧洲、日韩多个知名汽车企业都有合作,这次停产之后,也坑了多个大客户。
这些车厂短期内无法找到替代源,替代认证都需要半年时间,一时间都炸锅了。一边扎堆跑到中国华强北抢芯片,一边对荷兰进行喊骂和施压。
比如德国汽车协会发文,直言“荷兰就是绑架欧洲供应链的强盗”,甚至德国总理都跑出来施压,警告“停产将导致欧洲工业瘫痪”。
法国呼吁欧盟踢出荷兰,甚至威胁要启动反胁迫调查。
欧洲汽车制造商发文警告,“芯片供应面临地缘政治导致的中断风险”,因为安世半导体芯片断供,欧洲汽车产业面临巨大损失,如宝马公司估算芯片断供一个月损失高达十亿欧元,全行业年度损失可能超过二百亿欧元,这些都要让荷兰背锅。
欧洲网民就更有趣了,舆论呈一边倒痛斥荷兰政府政策短视自损利益,盲目追随美国,违反市场规则,单边行动是 “法律包装的抢劫”,让欧洲蒙羞丢脸。






彭博社等多家媒体更是借势,批评荷兰破坏投资环境。荷兰某家机构记者,直接面对面质问荷兰首相:您认为这是荷兰的愚蠢行为吗?

一时间,荷兰成了众矢之的,成为近现代史国际政治的典型反面教材……
昨天,川普发出指示,要求荷兰芯片制造商安世半导体,恢复出货,意思是,赶紧收手。
这相当于把荷兰架在火上烤,如果把控制权还给中国,就公开承认了自己的法律的问题,如果不还给中国,那么就是不听老美的话,以后还要挨整。
然而就在荷兰犹豫的时候,中方却在这时候,突发奇招,安世中国对全球发布公告:
1)目前有足够的制成品和半成品库存,今年供给没问题;
2)国内晶圆正在测试,明年可以无缝对接。
意思是,无论荷兰怎么做,业务层面安世半导体中国区完全可以实现自给自足,大家可以继续跟我们成交订单。
这招很妙,怎么理解呢。
过去我们买了荷兰安世,是因为欧洲大客户只认欧洲企业,所以大部分订单都是用荷兰安世成交的,我们这边只做封装和测试,我们也不好意思国产化,不然会在法理上被国际指摘。
但经过这么一出,不一样了,荷兰单方面抢劫安世,对全球大客户造成了亏损,商誉不再,这时候我们就可以合理合法的告诉大家,以后可以跟我们中国区直接成交,量大管饱,供应稳定。
这就相当于把业务的主动权转移到了国内,完成了半导体的出海步骤。
所以某种意义上,荷兰还立了大功。助推我国半导体事业的全球战略。
当然这次荷兰事件,也告诉我们,强盗的本质很难改变,即使收购国外企业,也要把绝对控制权牢牢把握在自己手里,人才、技术、生产线,都要在国内做备份,避免被影响。
很多人问我,为什么荷兰敢对中国下手?
其实这个世界上存在着巨大的认知差,包括东大周边很多小国,在九三阅兵之前,都不知道中国的真实实力,甚至就连中国人也不了解。
还有就是总觉得有大哥撑腰,再怎么欺负也只敢口头抗议,所以这才有了,荷兰暴露百年前“强盗”本质,对东大下手。
但他们从未明白一句话,叫做“此一时彼一时”,现在就连美国,在谈判中都落不得什么好处,更何况一个弹丸小国。
十五五规划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在未来几年内,要全面树立新的国际形象,成为一个“善于斗争”的强国,这四个字异常重要,言外之意,就是帮助其他爱捣蛋的小国,升级一下认知,建立一下边界感。
所以这次东大遇到荷兰这一出,也很头疼,就像一位 40 岁的壮汉,在路边遇到一个熊孩子,朝你射了一弹弓,你是揍不揍他呢?
揍吧,显得没格局,不揍吧,有些熊孩子就是不知天高地厚。
中国即使善战,也不想去战,而是以武止戈,一起谋发展。这才是大国智慧,当经济、军事、金融、科技、制造业,无与匹敌了,那时候才是真正的伟大复兴。
当然今天的分享,并不是为了证明我们比荷兰强……
因为两者本身就没有可比性,而想告诉大家,经过几十年的沉淀,在很多方面,我们已经有了定义全球工业体系的能力,甚至可以说,全球工业都会越来越依赖东大的供应。
在这种基础上,任何工业制造,都会呈现指数级爆发趋势,这反而是需要我们积极关注的。
比如2024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销售额已经高达 1.5 万亿人民币,集成电路首次超过手机,成为中国出口额最高的单一商品。
而就在5年前,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销售收入只有现在的一半不到。
2025 年中国 AI 服务器市场中,本土芯片供应商占比有望提升至 40%,英伟达、AMD 等外采芯片比例将从 63% 降至 42%。2025 年上半年中国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率达 35%,预计年底冲 50%,国产芯片已进 3nm 验证阶段。
而就在5年前,中国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率约为18.8%,其中技术难度最高的集成电路设备国产化率仅为 8% 左右。
这种万亿级的产业,都以 5 年一倍的增速在风驰,更何况其他,比如机器人、新能源汽车、光伏、锂电池、工业母机等关键工业制造领域,同样出现 “五年迭代、规模跃迁” 的爆发态势,成为中国工业体系全球竞争力的核心支柱。
这些领域的增长不仅体现在产值和产量的翻倍,更伴随着技术自主化与全球市场话语权的同步提升。
当然,未来像安世半导体这样的地缘政治摩擦还会出现,但我们的心态已经完全不同了。更多是泰然处之,一拳一拳打下去,直至形成绝对威慑力,为中国多个领域的爆发提供基础。
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任何见不得光的阴暗事,都会暴露无遗。而这次,一定要把荷兰打痛了,即使归还控制权,也要进行稀土封锁,没有东大的供应,荷兰基本没有任何发展机会,连高端芯片都造不出来。
也以此给其他小国打个样,该认清事实和差距了。
本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