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参考,东方金报

微信
手机版
东方金报

世界重回核试验时代!

作者 :正文注明 2025-11-07 07:20:12 围观 : 评论

作者:星海舰长
来源:卢克文工作室(ID:lukewen1982)

1996年7月29日黎明,新疆罗布泊核试验场,最后一缕星光洒在戈壁滩上,大地沉默不语,只有广播里的倒计时,在戈壁滩上回荡。

地下百米深处,一枚国之重器,正在等待命运的召唤。

5,4,3,2,1,起爆!大地深处传来闷雷般的轰鸣,地面轻微震颤,腾起一缕尘雾。

图片

地下核试验成功后,侦察采样分队的车辆冲向爆心

(图片来自马兰核试验基地干事、电影《横空出世》编剧彭继超)

没有耀眼的火球,没有壮观的蘑菇云,只有来自地心的震动传递着一个信息——地下核试验成功了!

而此时,距爆心数公里外的指挥所里,却没有人欢呼,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非常复杂的表情。

因为,这是中国,最后一次核试验了。

一天之后,新华社受权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声明》:从1996年7月30日起,中国暂停核试验。

从这一天开始,中国迎来了长达29年的无核试验时代。

也是从这一天开始,全世界也迎来了长达29年的无热核武器试验时代。

只是,这个时代,现在可能要终结了。

2025年10月30日,中美元首会晤同一天,特朗普突然在社交媒体发文:

“鉴于其他国家的核试验计划,我已指示战争部开始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核武器试验,并且这一进程将立即启动。”

图片

全世界都震惊了,美国要退出《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重启核试验了吗?其他国家会不会跟进?那对中国是好事,还是坏事?

也许,一切的一切,都要从印度前总理尼赫鲁的那个军控提议说起。

1945年7月16日,美国在新墨西哥州的阿拉莫可德沙漠里,进行了人类第一次核试验,拉开了全球核时代的序幕。

一开始,美国是想用核武器来讹诈全世界的,但没想到苏联早就在曼哈顿工程里安插了人手,所以仅仅4年后,苏联也爆炸了自己的第一颗原子弹。

然后,出于冷战的需要,美苏就爆发了一场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核竞赛。你炸一个,我炸一个,蘑菇云跟不要钱一样源源不断地升起。

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1996年,全球共进行核试验超过2000次,其中美国1032次,苏联715次。

但是呢?这么疯狂地爆核武器,也给全球环境与人类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

仅1946-1963年之间,美国就在马绍尔群岛进行了67次核试验,TNT当量合计1.07亿吨,相当于长崎原子弹的5000多倍,产生的锶-90、铯-137、钚-239、钾-40等长寿命放射性核素,半衰期最长可达13亿年,长期污染土壤、水源和空气,对生态系统造成了不可逆的破坏。

正因为如此,1954年4月8日,印度总理尼赫鲁站出来了,首次提出停止核试验的建议,以保护人类脆弱的环境。

不得不说,当时的印度作为不结盟运动的领袖,在国际上声音还是挺大的,所以尼赫鲁的建议提出之后,很快就受到了很多国家(大都是没核武器的)的支持,在世界上掀起了一股巨大的禁核声浪。

1957年8月,禁止原子弹和氢弹国际会议在东京举行,呼吁美、英、苏缔结关于禁止核武器的协定。

同月,世界工会联合会以9000万会员的名义,呼吁联合国裁军委员会立即决定停止核试验。

1958年1月13日,43个国家的9000位科学家集体向联合国请愿,要求立即签订一项停止核武器试验的国际协定。

其实一开始,美苏对这种声浪是无视的,核武器这玩意可是赢得冷战的“终极大杀器”,必须要争个输赢,你们没有核武器,却要我放弃核武器,这不是与虎谋皮么?

但是慢慢地,美苏的态度也有了变化。

一方面,核试验污染的确太大,地球被污染了,美苏自己也要受害,所以不如顺应一下舆论,也好显得自己有大国责任感。

另一方面,核武器不是搞个原子弹炸了就完了,它有一整套生产、试验、施工、测量和维护保养的流程,整个项目耗资巨大,哪怕强如美苏,几百次那么爆下来,也有点扛不住。

所以在古巴导弹危机结束之后,美苏就开始接触,商讨停止核试验的事情。

当然,不要指望美苏真的是想要停止核试验,他们谈判的目的,一方面是想停止大气层试验这种污染比较大的核试验,减小环境污染,但自己的地下核试验不停。另一方面也是借这个机会,堵死核武器后发国家的路。

针对谁呢?当然是中国。

1963年,美苏英法四国都已经成功进行了核试验,而中国的核计划已经趋近成功,美苏只要签了停止大气层试验的条约,就能以此为借口把中国堵在核国家的门外。

毕竟,那个时候中国只能搞原子弹的空爆(大气层)试验,搞不了地下啊。

1963年8月,美苏英三国正式签署了《禁止在大气层、外层空间和水下进行核武器试验条约》,而且,将这份条约向全世界开放,要求所有国家签字。

中国要不要签?当然不要,当时中国内忧外患,外有美苏军事压力,内有自然灾害,要想和美苏平起平坐讨价还价,那就必须要有核武器!

所以对中国来说,核试验不仅不能停,还要加速!

所以就在美苏英三国签署条约后仅仅一年零两个月,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图片
图片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前后

(图片来自马兰核试验基地干事、电影《横空出世》编剧彭继超)

接下来,中国的核武器工程就进入了快车道。

1966年10月27日,中国首次导弹与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成功,中国拥有了可用于实战的核导弹,核研究发展进入武器化阶段。

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成为第四个掌握氢弹技术的国家(那个时候五常之耻法国还没搞定,到1968年才搞定)。

1969年9月23日,中国首次进行地下核试验,核试验技术更加成熟、安全、可控。

至此,中国总算有了和西方国家讨价还价的本钱,以及坐着说话的底气。

1971年,中国重返联合国,获得了五常席位和一票否决权。

图片

你说中国成为五常,和核武器有没有关系?明面上的关系没有,但中国加入五常后,五常就恰好是中美英法苏这五个核国家,这还不能说明问题?

但问题在于,加入联合国之后,也就意味着中国要顾及联合国的声音,比如禁核问题。

特别是1985年,一些国家提出将《禁止在大气层、外层空间和水下进行核武器试验条约》修改为《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并形成联合国决议之后,禁核问题就更成了西方国家拿捏中国的筹码。

你要援助吗?要技术吗?要贷款吗?那你要履行大国义务嘛!你不禁核,那我不能把资金和技术给一个威胁人类和平的国家嘛。

到底是要国家发展,还是要核武器?

这个问题,摆在了中国决策者的办公桌上。

这一次,高层没有匆忙做决策,而是征求了专家们的意见,其中最重量级的,就是中国原子弹之父——邓稼先。

说起来,邓稼先能参与这次决策,还要感谢一个人——杨振宁。

图片

1971年,杨振宁回国,向总理提交了一份想见的人员名单,其中排名第一的,就是他的中学同学、大学校友、留学室友邓稼先。

总理问,邓稼先在哪里?下面纷纷表示不知道,一查才发现,邓稼先被悄悄调到青海的“221基地”去了,正因为一次试验的失败而挨批斗呢,危在旦夕。

总理大怒,马上下令把邓稼先召回北京,连带着一起挨斗的于敏、陈能宽、胡思得等等一批两弹元勋也跟着得救了。

邓稼先的夫人许鹿希曾感叹道:“我尽管不信佛,但是对这件事情总觉得冥冥之中上天有个安排,让杨振宁来救邓稼先一命!而且还无意中救了中国的一大批人。我为此非常感激他!”

更令邓稼先感激的是,杨振宁在会面中,向邓稼先口述了很多西方物理学前沿研究的方向和方法,也透露了美苏关于核军控的一些博弈细节(杨振宁的很多学生都参与了美国的核研究),让邓稼先受益匪浅。

所以在80年代的国内,没人比邓稼先更懂核武器,也没人比邓稼先更懂核军控了。

邓稼先接到高层的电话之后,不顾自己正在做化疗,挣扎着起身,写了一份《关于中国核武器发展的建议书》。

图片

建议书只有一个观点:核试验,不能停!

不能停的原因也很简单。

一方面,中国的核试验次数,和美苏相比太少了,美苏都搞了几百次,中国只有30多次,得到的冲击波、光辐射、核辐射威力评估,辐射效应及安全性能验证,核武器部件在极端条件下状态等等数据量,完全不够。

美苏都突破第三代核武器中子弹了,中国还停留在氢弹阶段,如果核试验停了,中国可能永远得不到中子弹了!

另一方面,美苏并不怕禁核试,因为美苏都已实现在实验室内用计算机模拟核弹爆炸试验,就算禁了核试验,他们一样能研发核武器。

而当时中国对于计算机模拟核试验的技术几乎为零,如果贸然停止核试验,那么中国核武器研究就会彻底止步不前!

所以,邓稼先提出两个建议。

第一,加快进行核试验,尽可能多地采集数据,为建立计算机模拟核爆炸模型打下数据基础。

第二,核武器研究转向“实验室模拟+计算机仿真”技术路线,使中国在全面禁核试条件下仍能保持技术迭代能力。

这份建议书经过中国氢弹之父于敏的修改后定稿,在1986年4月2日报到了中央,很快就得到了中央的同意,为中国核武器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当然,为了给西方国家一个交代,中国退而求其次,宣布停止大气层核试验。

然而,令人痛惜的是,建议书提交118天后,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逝世,享年62岁。

他留下的最后嘱托是:“不要让别人把我们落得太远!”

从此,中国开始利用宝贵的时间,争分夺秒组织核试验,10年时间连续搞了13次,其中不仅包括8000吨级的中子弹试验,也包括10-20万吨级小型化核弹头的试验。

哪怕在1996年的夏天,在126个国家集体提交的《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即将在8月投票的节骨眼上,中国还抢在6月和7月,又搞了两次核试验。

其中7月份那最后一次,是在7月29日,那是邓稼先逝世十周年的日子。

那一天,和邓稼先一起被从青海221基地救出来的两弹元勋胡思得,和试验团队说了一句话:“老邓在天上看着我们呢,我们一定能成功!”

试验果然成功了。于是第二天,中国宣布全面暂停核试验,并宣布支持《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

至此,五个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正式进入了无核试时代。

那么,现在核试验都停了29年了,为什么特朗普突然又要重启呢?

也许,11月2日特朗普在接受CBS《60分钟》节目采访时,说出了一部分原因。

特朗普说,“我之所以强调(核)测试,是因为俄罗斯宣布将进行试验。如果你注意到的话,朝鲜一直在持续试验,其他国家也在试验。只有我国不进行测试,而我不想成为唯一不测试的国家。”

图片

显然,特朗普的借口,是俄罗斯的核试验。

那么,俄罗斯真的核试验了吗?并没有。

俄罗斯只是在10月底亮相了两款新型“核玩具”。

第一种是“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这种导弹依靠核动力飞行,可搭载5万吨当量核弹头长时间滞空,航程近3万公里,打击范围覆盖全球。因为其巡航高度仅25至100米,可借助强大机动性避开对手的防空反导系统。

图片

外媒甚至设想,“海燕”作战时甚至可以故意兜个大圈——先沿着北极山谷低空飞行,然后掠海穿越大西洋,绕过南美大陆,最终抵达毗邻太平洋的北美西海岸,从美国防备松懈的方向发起核打击。

第二种是“波塞冬”核动力无人潜航器,“波塞冬”长约20米、重100吨左右,由液态金属冷却反应堆提供动力,能在千米深海潜航上万公里。

图片

“波塞冬”可以由核潜艇搭载和发射,而后自主发动远洋攻击,通过在近岸制造水下核爆炸,引发巨大海啸重创对手的沿海基础设施,经过测算,一颗百万吨级当量的核弹头,威力足以摧毁对手的军港、战舰,并使其商业航运陷入长期瘫痪。

也许是被俄罗斯亮相的这两款新武器刺激到了,所以特朗普才决定,美国也要重启核试验。

那么,这个做法有道理么?没道理。

因为俄罗斯试验的,只是“核载具”,这玩意是送“核武器”的,并不会产生核爆炸。

如果说试验“核载具”就是核试验的话,那中国去年试射东风31AG,美国今年试射“民兵3”洲际导弹,是不是也算搞了核试验了呢?

所以,特朗普这个决定,怎么看都有一种“借题发挥”的味道,就是想借着俄罗斯的“核载具”试验为借口,来搞自己的“核爆炸”试验。

显然,特朗普的目的并不单纯,而是有其他目的。

第一,就是测试美国的核武库还是否有效。

虽然核武器是灭国杀器,但这玩意,也是有保质期的,一般来说,核弹头的保质期不超过30年。

这很容易理解,核装药一般是铀235、钚239、氘、氚等,除了氘化锂之外都有一定半衰期,短的只有十几二十年,如果过了半衰期,那么核武器就失效了。

除此之外,不仅核装药会过期,核弹的其它部件也会过期。比如“核扳机”里的高能炸药(引发核反应用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性能也会下降,可能达不到产生临界反应的能量,从而导致核弹失效。再比如核武器的引爆控制系统、保险系统、电源系统等等,都是由各种金属、塑料、电子元件等组成的,也会氧化和老化导致失效。

要是核武器费尽心思穿过层层反导体系打到目标了,但就是不炸,那岂不尴尬?

这绝不是危言耸听,而是美国核武库的真实情况。

现在美国核弹头总库存核弹头约3500枚,只有其巅峰时期的约十分之一了(1967年的31255枚)。

这3500枚里面,约1700多枚处于储备状态,部署状态的核弹头只有1770枚,其中400枚搭载于“民兵3”导弹,约970枚由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携带,约300枚部署于美国本土空军基地,还有约100枚B61战术核航弹,部署在欧洲多个北约国家。

图片

图片

但问题在于,哪怕只剩这么点核弹头了,也大都是冷战时期生产的。

比如美国核弹头中最新的W88核弹头,是1989年到1991年之间生产的,还有B83-1核弹头,也是1983年到1991年生产的。

算算时间,其实美国的核弹头已经超过了30年的保质期,能不能炸得响,还真不好说。

1996年,美国正式实施《核弹延寿计划》,简单来说就是对核弹头进行翻新,更换失效部件,延长核弹头服役寿命。

比如美国计划在今年推出的W88 Alt 370核弹头,就是从老W88核弹头的基础上翻新出来的。

可是,从1996年核弹延寿计划开始以来,这些延寿后的核弹头,试验过没有?没有!没人知道这些翻新弹头还能不能保持原来的技战术状态!

如果你是特朗普,你心里发不发虚?

所以,借着恢复核试验的机会,检测一下核弹头是否还有效,就成了应有之意。

既然五角大楼不能审计,那就让它炸几枚核弹头看看吧,看看这些保养维护和翻新的钱,到底是用在了核弹上,还是进了史密斯专员的腰包?

如果响了,固然好。

如果没响,一方面可以趁机清洗五角大楼那些阳奉阴违的老登,安插特朗普系将领。另一方面也可以给军工复合体输送利益。

核弹头炸不响,那肯定要全部升级和新造,这订单不就有了么?

美国的核武器利益链可太长了,有能源部、国家核安全管理局、桑迪亚国家实验室、劳伦斯国家实验室、堪萨斯城工厂、萨凡纳河设施、潘太克斯核工程、洛马、波音、通用动力等等等等。

只要让小儿子巴伦·特朗普提前买好军工股,自己再宣布一个“让核武库再次伟大”的计划,那不就又能赚一波了?

其次,试验美国新型核弹头。

前面提到了,美国的核弹头大多是冷战时期生产的,那么冷战之后为什么美国不生产核弹头了呢?

一方面是因为库存太多,没必要再生产。

另一方面是因为生产不出来了。

1989年,美国因环境治理需求,关闭了负责生产钚弹芯的洛基·弗拉茨工厂,让美国丧失了自主制造弹芯的能力,虽然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后来承接了W88弹芯制造能力重建任务,但产量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所以,最新的W88 Alt 370核弹头,其实用的还是老W88的弹芯。

但这样一来,美国人就很焦虑,觉得老是这么吃老本,早晚要吃完啊!所以2020年初,特朗普政府宣布了一个重大消息:研究新一代核弹头——W93。

图片

这种新的核弹头将全面取代三叉戟Ⅱ潜射弹道导弹搭载的W76、W88核弹头,不仅可以保证这些老旧核弹头失效后还有新核弹头用,还能调整潜射弹道导弹库存中,低当量W76系列核弹头占比过高、高当量W88系列核弹头数量不足的结构性矛盾。

根据研制计划,2025年,W93进入第2A阶段“设计定型”,计划在2027年之前开始正式生产。

那么问题又来了,无论是W76还是W88,那可都是实爆过的,那么W93怎么验证其会爆炸呢?

美国的核弹头,大部分都是经典的泰勒-乌拉姆构型,它并非简单地用原子弹去加热氢燃料,而是巧妙地利用原子弹爆炸产生的X射线,在极短时间内从四面八方均匀地、极高地压缩次级的聚变燃料,使其达到足以发生自持聚变的极高密度和温度,引发核爆炸。

但问题在于,这种构型对设计和生产的要求极高,比如氘化锂-6的数量、密度和纯度,铀-238裂变外壳裂变的程度,内爆的对称性与效率,初级与次级的能量耦合等等,任何一点设计缺陷和工艺偏差,都可能导致炸不响或者无法达到预定的爆炸当量。

那在不进行实爆的情况下,怎么验证W93是成功的?

现在美国的核武器研发,其实都是在内华达国家安全基地的“亚临界试验主地下实验室”进行,用超算来模拟核爆炸的过程。

图片

内华达核试验基地,注意右上角密密麻麻的核爆坑

可是,就算美国有超算,但也只能模拟出原理是否可行,而模拟不出工程质量吧?

为啥美国高超声速武器总是失败?不就是因为缺少高超声速风洞吗?

美国人的流体算法很厉害,但计算机模拟不出高超声速状态下氧分子和氮分子的解离、重组,以及与飞行器表面材料的烧蚀化学反应吧?

结果美国的超高声速武器,造一个摔一个。

反观中国,是先设计气动方案,再吹风洞,风洞测试成功了再造,所以一飞一个准。

所以,验证W93设计是否成功的关键,就是核试爆。

正如美国核不扩散专家达里尔·G·金的观点:“核试验历来主要被用来验证新型核弹头的设计。新设计的核装置会爆炸吗?爆炸当量是否达到预期?它是否具备所需的特性?这正是美国进行1030次核试验的主要原因。”

而这,可能就是特朗普选择在这个当口要恢复核试验的原因。

从W93的进度来看,可能明年就能进行核试爆了。

第三,重建军力平衡。

请大家回忆一件事,为什么在俄乌战争中,俄罗斯不止一次地威胁要使用核武器?

甚至在2025年1月18日,布林肯在卸任前两天,还透露了一个惊天消息:俄罗斯已经准备使用核武器了,但被中国强硬劝住了。

考虑到俄罗斯在2023年退出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2024年俄罗斯修改了核战略,把“得到核大国支持的无核国家发起的袭击”也列为了核反击的门槛,恐怕布林肯的爆料未必是空穴来风。

为啥俄罗斯会这么做?答案很简单,要论常规武器,俄罗斯已经无法打破战场僵局了,也无法应对北约对俄罗斯的威胁了。

看看自己的家底,核武器是唯一能对北约构成军事威胁、重建军力平衡的东西了。

这个决策思路,放到美国身上,一样是成立的。

请大家再看一下特朗普在宣布恢复核试验的那个帖文,明确提到,中国的核计划“在五年内将赶上美国”。

这个言论,其实反映了美国内心的极度焦虑。

中国近十年来的军力增长太快了,天上有六代机,而且还有两款。地上有无人战斗车和机器狗,还有相当可怕的无人机产能。海里有电磁弹射航母+隐形舰载机,以及射程覆盖2000公里的超远程高超声速反舰导弹。

这也就意味着,美国在常规军力方面,已经没法跟中国决战而且一战而胜了。

如果等中国把自己的核武库也提升到和美国一样的水平,那啥也别说了,把世界老大的位置让出来算了。

所以,特朗普的选择,就只能是趁着核武器对中国还有数量优势的时候,重启核试验,研发新型核弹头和核载具,用核武器来让中美军力重新回归平衡。

这么看来,美国今后的体面,可能就要跟俄罗斯一样,要靠核讹诈来维系了。

核讹诈的能力极限,就是美国的战略极限,挺可怜的。

那么,美国这次重启核试验,对中国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好事!大好事!一言为定!美国你可千万别反悔啊!

为啥?这要从《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的bug说起。

《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于1996年9月10日在联合国大会通过,9月24日开放签署。至同年10月底,共有美国、中国、法国、俄罗斯、英国等128个国家在条约上签字。

图片

但是呢?签字不等于生效,需要当事国议会批准才能生效。

五常里面,英国和法国迫于美国压力,都批准了。

俄罗斯当年被西方忽悠瘸了,也让国家杜马批准了。

偏偏到美国这边,不行了。

因为国际条约需要国会三分之二同意,而美国两党斗争的情况大家也都知道,所以这份条约美国国会并没有通过(当然,也可能是美国故意不通过的,好为以后重启核试验找借口)。

中国一看美国这么玩,顿时警觉起来了,那我要留个心眼,所以全国人大并没有通过这份条约。

所以现在五常的情况是,下两常英法在法律层面禁止了核试验,上三常中,俄罗斯一开始批了,但2023年退出了条约(没有恢复核试验),而中美则没有法律上的限制,只有政府之间的默契。

所以,只要美国重启核试验,打破了默契,那中国第一时间就能跟着恢复核试验!

不得不感叹,老一辈革命家们真是高瞻远瞩啊!

那么大家试想一下,重启核试验之后,中美谁占的便宜更多?

肯定是中国嘛!

美国做了1000多次核试验,收集了大量的数据,就算再重新继续做,边际效应早就递减了。

而中国呢?满打满算只有45次,只要开放了核试验,那以中国如今的财力和工业能力,一年不整出10次核试验,还有什么脸面叫蓝星第一工业国?

没办法,当年太穷,搞核试验也只能抠抠搜搜,所以积累的数据是非常有限的,后来的计算机模拟模型根据这些数据建立,也肯定谈不上多完善。

现在松绑了,那还不利用这个宝贵的机会可劲地爆?积累海量数据喂给AI,那对中国下一代核武器的研发来说,必然是一次全新的革命!

过去中国碍于面子,不愿意当出头鸟,现在好了,特朗普当了这个出头鸟了,中国跟进,谁还能说什么?

当年中国第一枚原子弹爆炸之后,中国想给赫鲁晓夫发一枚一吨重的勋章。

现在呢?只要特朗普真的在内华达核试验场再爆一颗核弹头,那中国愿意给特朗普快递过去一枚10吨重的勋章!

更关键的在于,美国重启核试验后,必然带来核弹头数量增加,那中国也可以名正言顺地扩核了。

没错,就是扩核。

说起来,中国虽然是上三常之一,但核弹头一直不足,外界普遍猜测中国核弹头数量只有300-500枚左右。

图片

这虽然符合中国“最低限度核威慑”的战略,但是相比美俄都差太远了。

现在进入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大国博弈和战争风险急剧加大,只有足够的核弹头和确保对强敌全面毁灭的能力,才能保证强敌冷静下来,老老实实用谈判解决问题。

不过中国人办事讲究契机,如果中国突然扩核,必然会引发国际指责。但现在如果跟着美国做,谁也说不了什么了。

所以,扩核对中国来说不是问题,问题是怎么扩核。

美国的核弹头总共3500多枚,但部署的也就1700,不到一半。核战争一旦打起来,没有核载具的核弹头,毫无意义。

所以中国要做的,不仅要增加核弹头数量,还要增加核载具数量。

这样一来,问题就来了。

中国的核反击力量,是固体导弹发射井+液体导弹发射井+战略核潜艇+轰6N挂核弹+陆基机动发射车共同组成的。

这里面,海基核力量——战略核潜艇的数量没法快速增加,pass。

空基核力量——轰20还没影子,轰6N哪怕挂上惊雷-1也打不到美国本土,也pass。

眼前能快速增加的,其实只有井射弹和机动弹。

机动弹肯定是要增加的,但更具备核威慑能力的,其实还是发射井。

为啥?因为机动发射车敌人看不见,而发射井是能通过卫星看见的,二者起到的威慑作用是不一样的。

说到底,核武器的真正作用还是威慑,密密麻麻的几百个发射井,可以吓阻敌人不敢动手,而不是真的去打核大战,而机动发射车呢?你总不能把发射车都摆出来吧?

所以,中国必须迅速扩大发射井的数量,达到或者超过“民兵3”洲际导弹400个井的水平。

但问题又来了,地下发射井的成本太高了,不仅要配套生活、电力、维护设施,还有建设坚固的顶盖,避免遭遇先发制人的核打击。

严格算起来,发射井可能比核弹头要贵多了。

那么,我们能不能换个思路,抛弃过去一井一弹的模式,采取类似冷战时期MX“和平卫士”计划的方式,搞“发射井群”,实现“多井一弹”呢?

图片

“和平卫士”计划掩体分布

简单来说,就是在茫茫戈壁上,密密麻麻建设几百上千个井,井与井之间距离大于核爆炸杀伤范围(确保一枚核弹无法毁伤两个井),而且不需要井内那些复杂的维修、维护和发射设施,只需要一个可打开的抗打击顶盖就行。井与井之间,用隧道连通(加装隔离门)。

相信对已经实现了“盾构机自由”的中国来说,这种没有配套设施的“毛坯井”,花不了多少钱。

那“发射井群”怎么用呢?

很简单,机动发射车平时藏在核掩体里面,如果核战争爆发,沿着隧道随便开到哪个井下面,就能发射。

这种玩法有两个好处。

第一,大大提升威慑能力。

按照核战争理论,一旦爆发核战争,那么必须第一波就用核武器攻击对方的导弹发射井,尽力解除对方的核武装。

所以,像东风5B、东风5C这样的液体导弹发射井,在核战争情况下生存能力非常堪忧。

不过,如果新建一批“发射井群”,情况就不一样了。

假设我建设800个井,你怎么知道这是具备值班发射能力的发射井,还是用于机动发射的“毛坯井”呢?

你敢不敢赌?赌我的井里没有导弹?

图片

不敢赌,那你就要老老实实承受我800个井(民兵3发射井的2倍)带来的核威慑,备好800枚核弹,准备一对一地摧毁我这800个井,消耗你这800枚核弹头。

敢赌,那你怎么知道我不会把发射车机动到某个井的下面,然后打开盖子冷不丁给你来一下呢?

咱们老祖宗几千年前就说过,虚者实之,实者虚之,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

第二,发射更加隐蔽,生存能力更强。

传统的机动导弹发射车,虽然平时藏在山洞里面,但一旦驶出山洞驶向预设发射阵地,就很容易被卫星和无人机锁定,失去隐蔽能力,进而遭遇猎杀。

可是有了这种“毛坯井”呢?800个井可以安排200辆发射车,每个发射车在4个井之间不停机动,如同“打地鼠游戏”一般,敌人根本不知道发射车在哪个井下面。

就算敌人把A井炸了,我也可以去B井C井D井下面,根据井的编号输入原本就测算好的诸元数据,打开盖子就能发射。

除非美国人把这800个井都炸了,否则总会有漏网之鱼。

这样一来,中国用200枚核导弹,就能形成800枚核导弹的核威慑,极大抵消美国的核弹头数量优势。

这种思路,绝不是脑洞,而是正在发生的事实。

请大家回忆两件事。

第一,2021年,《华盛顿邮报》报道,中国正在西北沙漠地带建设超过100个导弹“发射井”。

图片

虽然事后有人说这些“发射井”其实是“风电场”,但美国人要不猜猜在其他地方,还有没有新建的“风电场”呢?

第二,9.3阅兵中亮相的洲际导弹,除了东风41和东风61之外,还出现了一个莫名其妙的东风31BJ。

这枚东风31BJ虽然和东风41、东风61一样都是长轴运输车拉的大筒子,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它没有野外无依托发射的黑色橡胶墩,也没有支撑结构,并不像机动发射车,更像个导弹运输车。

那么,有没有可能,这个东风31BJ,就是用于发射井群内游走的发射车呢?那么这个四六不靠的字母J也就能解释了,就是“井射型”的简称嘛!

甚至我们可以脑洞再大一点,紧急时刻,东风31BJ是不是可以直接弹和筒一起塞进东风5C发射井,在5C发射后直接快速补射,最大化利用发射井资源,省去东风5C重新组装的时间?

看看东风-31BJ的前半部分设置了一条很长的滑轨,在其尽头还连接有一套钢缆绞盘结构,这个脑洞并非不可能。

图片

这样一来,中国就可以低成本地快速扩张自己的核载具,搭配上快速增加的核弹头,没准真能像新任美国空军参谋长说的那样,在2030年之前,把可部署核弹头数量增加到1000枚以上呢。

现在知道为啥今年10月特朗普呼吁中国加入美俄之间的核裁军谈判时,中国不予理会了吧?

大好时机,怎能自缚手脚?

1996年7月29日,中国最后一次核试验之后,总指挥胡思得爬出掩蔽所,仰望渐亮的天空,轻声说:“老邓,我们做到了。”

这一天,几千几万隐姓埋名的普通人,在罗布泊这片热土上,为祖国的核盾牌画上了一个休止符。

回望那个时代,戈壁滩上绽放的蘑菇云,不仅仅是炙热的光辐射和冰冷的数据,而是一段用生命与信仰铸就的共和国记忆。

如今,旧时代的铁幕试图以新的方式垂下,核讹诈的阴影再次试图笼罩崛起的征程。局势,却完全不一样了。

如今的我们,不再是当年的连滚带爬,而是今日的游刃有余。

那些静卧于戈壁的“风电场”,那些蛰伏于地下的“发射井群”,都充分证明,我们已握有开启下一代力量的钥匙。

别忘了,当年中国虽然暂停了核试验,但并不意味着暂停核武器研究。二十九年间,一代又一代新的隐姓埋名人,还在那片戈壁滩上工作着,而且思想不乱、队伍不散、干劲不减、工作不断。

先辈铸就的利剑,已由我们这一代人接过,并将淬炼得更加锋利、更加致命!

没有人比中国人更热爱和平,但也没有人比中国人更懂得和平的真谛——必须用敌人听得懂的语言来捍卫和平。

那就是绝对的力量,和随时准备使用这种力量的、毫不留情的决心!

所以,这真是最坏的年代啊,核阴云再度笼罩地球。

但是,这也是最好的年代,枷锁破碎,龙归深渊。

当年我们放下利剑,不是因为我们畏惧,而是为了人类共同的责任与道义。

但今天,当豺狼再次露出獠牙,我们也将毫不犹豫地重拾锋芒!

重返核试验,或许是人类文明的悲哀,却也可能是和平最后的淬炼。

倘若世界注定要再听一声惊雷,那么这声雷,必须是东方雄狮清醒的咆哮,而非暮年帝国疲惫的喘息。

旧时代的核霸权该被扫进坟墓了!新的秩序,将由我们——这个星球上最强大的工业文明,用最冰冷也最炙热的方式,亲手奠基。

让特朗普去试验吧!他们炸一次,我们就能炸十次;他们验证一个型号,我们就能迭代一个产品家族!

他们炸他们的,我们炸我们的。看谁先耗尽国力!看谁先承受不住!

勿谓华夏核武不锋,勿谓中国——

言之不预也!



相关文章

  • 红旗-9B深夜亮相高加索,伊朗错过了什么?
    红旗-9B深夜亮相高加索,伊朗错过了什么?

    作者:牲产队长来源公众号:牲产队阿塞拜疆首都巴库举行阅兵彩排,画面中赫然出现红旗-9B远程防空导弹发射车。这是该系统首次在阿公开亮相,意味着:阿塞拜疆正式成为全球第6个装备红旗-9系列防空系统的国家,也是首个在高加索地区部署该系统的非中巴盟友。隔壁伊朗还在“听说要买”,阿塞拜疆便已经“实锤列装”,很多人不解,阿塞拜疆放着俄罗斯S-400、美国“爱国者-3”不买,为何选了中国红旗-9B?阿塞拜疆买红旗-9B,不是头脑发热,而是被印巴空战“教育”出来的清醒选择。今年5月7日的印巴空战,堪称现代空战的“教科书级...

    2025-11-07 07:20:17
  • 世界重回核试验时代!
    世界重回核试验时代!

    作者:星海舰长来源:卢克文工作室(ID:lukewen1982)1996年7月29日黎明,新疆罗布泊核试验场,最后一缕星光洒在戈壁滩上,大地沉默不语,只有广播里的倒计时,在戈壁滩上回荡。地下百米深处,一枚国之重器,正在等待命运的召唤。5,4,3,2,1,起爆!大地深处传来闷雷般的轰鸣,地面轻微震颤,腾起一缕尘雾。地下核试验成功后,侦察采样分队的车辆冲向爆心(图片来自马兰核试验基地干事、电影《横空出世》编剧彭继超)没有耀眼的火球,没有壮观的蘑菇云,只有来自地心的震动传递着一个信息——地下核试验成功了!而此时...

    2025-11-07 07:20:12
  • 联合国快要破产了!
    联合国快要破产了!

    作者:智sir来源:智先生(ID:zhixs10)中国又收到联合国由衷感谢了。10月30日,联合国秘书长副发言人哈克,特意用中文对中国说了声“谢谢”。原因是中国全额缴纳了今年的常规会费,共计6.86亿美元。这事放平时,跟按时交物业费一样,天经地义,引不起什么波澜,可对一个已一只脚迈向悬崖,随时有可能破产的机构来说,这笔钱无异于雪中送炭。联合国遭遇财政危机不是什么新闻了,只不过今年崩盘迹象尤其明显而已。在前不久,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向联大第五委员会提交了2026年的预算方案,他警告说,如果会员国再不按时足...

    2025-11-07 07:20:09
  • 考试,即将通过!
    考试,即将通过!

    来源公众号:言他君朱拉尼即将访问美国,其实他早就去过美国了,今年9月借着出席联大会议的由头,去了一次。但借机访问,和正式访问,终究不同。完成正式访问,意味着美国和叙利亚的关系,要正常化。朱拉尼政府,通过了美国的“考试”,能通过的原因,当然是表态愿意加入《亚伯拉罕协议》,和以色列建交,虽然还没有建交。但有个态度,就意味着有希望。在通过美国的“考试”前,朱拉尼已经通过了俄罗斯对他的“考试”,考试成绩相当不错。俄罗斯方面的反应,甚至可以用惊喜若狂来形容。毕竟,原先俄罗斯的诉求,顶多是保住两个军事基地,保留自己在...

    2025-11-07 07:20:06
  • 风向变了,对大势敏锐的特朗普开始引领美国对华友好!
    风向变了,对大势敏锐的特朗普开始引领美国对华友好!

    原创: 一棵青木来源公众号:远方青木已获转载授权特朗普,过去10年里美国最大的反华派,在反华这个领域特朗普称第二那美国没人敢称第一。但最近特朗普做出了一个历史级别的转变,他开始引领美国的舆论走向对华友好了。2025年11月2日,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播出了对特朗普的专访,在提及中美关系时,特朗普称“与中国保持良好的关系符合美国的利益。”以及“与中国合作可以让美国变得更好”。同时,特朗普还说:“我觉得我们(美中)相处得非常好,我认为与中国合作而不是将他们击倒,可以让我们变得更强大、更出色,我们与一个强大的国家...

    2025-11-06 14:08:24
  • 请注意川普的地位已开始动摇!
    请注意川普的地位已开始动摇!

    作者:肖仲华来源:肖仲华开讲(ID:xiaozhweixin)美国地方选举的结果开始陆续出台,民主党已经表现出横扫之势,在多个州取得执政权。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有两个州,弗吉尼亚和纽约州。弗吉尼亚是著名的摇摆州,一直号称“全美民意的晴雨表”,川普在2024大选时赢得该州是决定其当选的关键因素之一。然而,在此次地方选举中,民主党在该州取得了全面的胜利,不仅以15%的大比例优势赢得了州长职位,同时也赢得了总检察长等所有州级职位,可谓是大获全胜。民主党在典型摇摆州的全面胜利,对川普和共和党而言显然不是好兆头,至少...

    2025-11-06 14:08:22
  • 委内瑞拉求援,中国是否军售救他?!
    委内瑞拉求援,中国是否军售救他?!

    原创:占豪来源公众号:占豪微信ID:zhanhao668特朗普想打仗了,只是他现在实力有点虚,不敢随便扣动这个扳机!那么,他想打的对象之一,就是委内瑞拉。我们都看到了,当前加勒比海局势剑拔弩张,面对美国大兵压境,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压力山大,最近向中国、俄罗斯和伊朗紧急致信,明确请求三国提供雷达系统、导弹、无人机、GPS干扰器等防御性军事装备,以应对美国可能发动的军事打击。面对马杜罗的求援,中国是否应出手军售?这不仅关乎中委双边关系,更牵动全球反霸权格局的走向。那么,中国到底该不该出售支持委内瑞拉呢?战友们...

    2025-11-06 14:08:20
  • 欲对委尼动手,留心美国干扰中国石油进口!
    欲对委尼动手,留心美国干扰中国石油进口!

    作者:纵横十来源:种花城(ID:hqsycn)美国正对委内瑞拉大举增兵,核潜艇、航母、轰炸机、F35、巡洋舰等大杀器齐聚委内瑞拉周边,欲对委国动手;另一方面,美国也欲对尼日利亚动手。▲美国航母 视频截图早前,作者说过,美国挥兵委内瑞拉是为石油,一些读者表示不相信,当如今美国欲同时对全球第一石油储备国与非洲第一大产油国动手时,答案应该非常清楚。进一步,我们要警惕美国的这些动作会干扰中俄的能源结构。中东石油除伊朗外,本来就受美国掌控,不论沙特还是阿联酋什么的敢不听美国的话,美国有一百种办法干死它们。若是再让美...

    2025-11-06 14:08:19
  • 战略要地,即将失守!
    战略要地,即将失守!

    来源:毛豆论道至关重要的红军城,即将失守。2025年11月初,“俄乌战场”传来重磅消息,经过艰苦战斗,俄军攻占了红军城。没错,就是那个战略地位极为关键,一年前就被各路媒体广泛讨论的红军城。现在,基本被俄军拿下了。这一重要的战场转折点,将对战局带来深远影响。红军城为什么重要?要知道,红军城是个双子城,也就是包含两部分,分别是西边的红军城本体,和东边的季米特洛夫,两座城市,合称“红军城”,人口约12万,算上周边村庄和小镇,整个“红军城地区”,人口体量可以达到16万左右。这个人口规模,放在人口不多的乌东,已经能...

    2025-11-06 14:08:17
  • 得罪中国,就是这样的下场!
    得罪中国,就是这样的下场!

    原创:占豪来源公众号:占豪微信ID:zhanhao668曾经不可一世的缅北“四大家族”之一,白所成家族,终于在中国法律的铁拳下迎来了终局。2025年11月4日,广东省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公开宣判,对白所成、白应苍、杨立强、胡小姜、陈广益5名被告人判处死刑,其余16名从犯分别被判处死缓、无期徒刑及有期徒刑。白家涉案资金也非常惊人,高达290余亿元人民币,共造成7名中国公民死亡(其中6人系被故意杀害,1人因遭受非法拘禁与精神压迫后自杀),其在果敢地区设立的41个电诈园区,长期实施武装护诈、强迫劳动、性剥...

    2025-11-06 14: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