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印闲生
来源:江宁知府(ID:jiangningzhifu2020)
中日围绕高市早苗言论的交锋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四年前拜登的“台湾有事论”,日本处理该事件的做法跟当初美国几乎完全一样。高市早苗11月7日在国会质询期间表示,“如果真的到动用战舰并使用武力的话,无论如何,我认为这可能构成紧急事态”。在随后11月10日的国会质询中,她拒绝撤回这一表述,她强调相关发言是“依照既有见解,考虑最坏情况”,因此“稍微具体地做出回应”,并称“今后会避免这样的回答方式”。与此同时,日内阁官房长官木原稔辩称,日本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没有改变,与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一致。11月18日来华磋商的日本外务省亚洲大洋洲局局长金井正彰也表示,高市的言论并未改变日本在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中表明的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的立场。先用言论试探性突破红线,再用官方表述的方式予以“收回”,这其实就是拜登四年针对台海问题的一贯做法。从特朗普第一任期开始,华盛顿外交团队就制定了切香肠的对台策略,试图步步为营,将“一个中国政策”掏空。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达巍教授做过一个很形象的比喻:从中方的视角看,美国近年来一直在掏空其“一中政策”,不断通过立法、访问、军售等手段来切香肠,美方则宣称自己坚持“一中政策”,包括佩洛西访台在内的行动都不违反“一中政策”。“一中政策”像一座庙宇,由建筑本身以及其中的佛像组成的;美国搬走了庙里面的一座座佛像,只剩下一座空空如也的房子,然后宣称庙还在那里——这座“庙”就是美国不支持其法理独立,不与其建立正式邦交关系。2018年版的美国国务院官网上,有关美台关系的论述上来是讲:“美台有牢固的非官方关系,1979年美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联合公报将外交承认从台北改到北京”。到了拜登时期,变为用“Taiwan is a key U.S. partner”开头。2025年2月,美方再度修改表述,删除了“不支持”等文字,加入“我们(美国)冀盼两岸分歧能够透过自由而非胁迫、两岸人民都能接受的方式解决”的表述。每次做完小动作后,白宫或国务院发言人都会出来重申一遍——美国的“一个中国政策”没有改变。与这些小打小闹相比,拜登任内曾四次发表“协防台湾”的言论,越线程度远超当前的高市早苗。比如,在2021年10月21日的Town Hall节目,当主持人追问:“如果中国大陆进攻台湾,美国会保卫吗?”该言论一经发表立即成为各大媒体报道的焦点,白宫方面火速作出澄清:“总统的言论没有宣布任何政策改变,美国政府的政策也没有改变。”之后每当拜登参与类似节目时都会被记者问,有一次主持人还追问:“所以请讲清楚一点,跟乌克兰危机期间美国的反应是不同的,美军会在危机期间行动?”这样的做法一连重复了四次,其间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解释称:“拜登总统为人直率,当时只是回应假设性问题,以往也有过类似的回答,有关言论并非反映华府有任何政策改变。”布林肯、坎贝尔等主要民主党外交官员也纷纷表态,美方政策没有改变。有观点认为,这是在俄乌战争爆发后,当部分台湾民众对美国“会来救”的预期大幅下降的情况下,拜登政府刻意搞的一出双簧戏,用以拉抬台湾人对美国的信心。2020年2月,时任参议员的鲁比奥与时任中国台湾地区副职的赖清德在美会面。二战结束后,世界范围内因种种原因出现分治的情况并不止一例,比较典型的有东西德、南北越和南北朝鲜。其中,南北越最终依靠武力实现了统一(北越击败南越),东西德在冷战末期依靠西德强大的经济实力实现和平统一(西德并吞东德),南北朝鲜则分裂至今,双方基本上宣告放弃统一。具体到大陆和台湾,美国的立场是给“一个中国政策”附加“和平解决”的条件,主张台湾地位解决的过程应以各方和平协商为基础,否则它暗示有可能像支持南韩、南越、西德一样支持台湾。中国的立场是台湾问题纯属中国内政,中方保留一切解决问题的手段,外部势力不容干涉。因为美国长期以来只用了“严重关切”这样一种模糊表述,同时中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并不具备使用军事手段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战略模糊政策在过去几十年里发挥了部分稳定效果。阿扁1995年以台北市长身份访问俄罗斯时,与时任圣彼得堡第一副市长的普京合影。1、中国的实力越来越强大,各界对于解决台湾问题的期望越来越高,官方明确将统一描述为实现伟大复兴的必要步骤,越来越多地寻求在统一方面取得进展。2、在中美战略竞争的大背景下,华盛顿的两岸政策一边倒向台湾,其跟台湾的关系越来越官方化,中国也越来越不相信美国关于两岸问题的承诺,认定美方根本就是支持或默许“台独”。3、台湾民进党当局否定了基于一中框架的“九二共识”,两岸民意愈发脱节,和平统一的终极前景出现消极预期。4、当前的中美关系已经深深被台湾问题所裹挟,双方的缓冲空间被压缩殆尽,一旦台海出现风吹草动,中美关系也将立即受到影响,三角关系出现“联动”的特征。5、在中美战略竞争的背景下,盟友体系是美国最重要的不对称优势,倘若美国在两个主要地缘政治对手(俄罗斯、中国)面前接连示弱,它将彻底丧失在盟友中的信誉,华盛顿经受不起联盟体系的崩溃。当然,如果要从最根本处讲,那就是美国战略模糊的立场已经无法有效威慑中国大陆,必须上升到战略清晰才能维持它所谓的“现状”。更进一步推演,当美国战略清晰也无法威慑中国大陆时,台湾瓜熟蒂落的时刻便会到来。在很多美国战略家看来,一旦危机爆发,台军的表现更有可能接近于2014年的乌克兰军队,而不是经历过八年局部战争磨炼之后的2022年的乌军。乌克兰作为历史上的“百战之地”,其社会韧性、抗压性都是非常强的;与之相较,中国台湾地区很幸运地躲过了近百年来的历次战争,社会抗压能力非常堪忧。开战后的乌克兰获得了整个西方世界的支持,结果也仅仅就是今天这般模样,台湾从法律意义上是中国的一个省——获得几乎所有联合国成员的认同,美国将更难拉起统一战线。假如美国想干预台海,大概率只有日本、澳大利亚和菲律宾会提供少量支持,其他方面施加援助的可能性极低。另一方面,乌克兰直接与北约陆地接壤,台湾则是一个岛屿,输送补给要困难得多。综合分析下来,美国应对台海突发事件的成本远远超越乌克兰,其能够威慑中国的唯一方法就只有大规模直接军事介入。事实上,美国的战略模糊也好,日本的战略模糊也好,都是出于对自身军事实力的犹豫,与之对应,中方所有的预案一定是按照“美日全力干预”去设定准备的,而不可能寄希望于对手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