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哥搞事的真正目的是啥?
作者: 虚声
来源:虚声(公众号ID:lxlong20)
已获授权转载
01 南亚命脉
6月份,印军在加勒万河谷越界碰瓷,制造了中印数十年以来最大规模的肢体冲突。
9月份天气转凉,大家以为印度可能会消停一下,结果印军又在班公湖越界碰瓷。
这两次碰瓷之间的因果,前面的文章分析了一些,但还需要一篇专门的文章来解释。
由于中印边界尚未划定,双方以各自实控线为基准。印军屡屡通过越界,以接近赖皮的方式,蚕食中方领土。
加勒万河谷与班公湖都涉及到中控阿克赛钦。
阿克赛钦虎踞印控克什米尔上方,和印控拉达克地区(克什米尔一部)相接。
自古以来,克什米尔就是南亚大陆的门户。
历史上雅利安人、波斯人、马其顿人、塞人、大月氏、突厥、阿拉伯人、伽色尼人,阿富汗人、帖木儿蒙古人等侵略者都是翻越兴都库什山脉,从克什米尔地区进入印度河与恒河平原。
所以如今的印度和巴基斯坦拼了命争夺克什米尔。
1962年中印战争,解放军从东线撤退,但西线绝不退让,牢牢控制阿克赛钦,相当于拿住南亚大陆的一个命门。
印度做梦都想拿回阿克赛钦,直接动武干不过,就癞皮狗一样通过碰瓷的方式蚕食阿克赛钦,削弱中方对南亚大陆的威慑、以及中国和巴基斯坦的战略互动。
而加勒万河谷和班公湖是印度碰瓷蚕食的重点。
加勒万河谷相当于阿克赛钦进入克什米尔的通道。
班公湖则是水源。既可以理解为中控阿克赛钦地区的水源,也可以理解为印控达拉克地区的水源。除了这些战略意义之外,班公湖非常美——
班公湖藏语意为“长脖子天鹅”,
有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鸟岛,
堪称高原上一颗明珠,
不,应该称静美人更合适。
02 班公湖之于中印
班公湖是典型的高原湖泊,海拔4240米,风景如画;班公湖原本全是中国领土,但印度在1954年的癞皮狗行动,蚕食了部分中国领土,把它变成争议地区。
全湖水面面积为604平方公里(大约相当于100个杭州西湖)。中国国境内有413平方公里,印控克什米尔境内191平方公里。
班公湖东西狭长约150公里,中国境内100公里;印控克什米尔境内50公里。
为防止印度继续癞皮狗行为,中国在1962年把东海舰队舟山群岛的水上交通中队,调到班公湖,作为高原上的水上卫士。
这支特殊的海军中队从此被称为“山顶上的国门舰队”,也就是很多媒体所说的“西海舰队”(很多媒体把班公湖称为西海)。
和东海舰队、南海舰队相比,西海舰队的规模小很多,但数十年来有效地制止了印度从水面蚕食班公湖的赖皮企图。
但班公湖真正的战场还是在陆地。1962年中印战争,中国解放军狠狠教训了印度。正是在班公湖战斗中,英雄罗光燮壮烈牺牲,血洒祖国西南疆土。
罗光燮用自己的牺牲,为战友们开辟了一条痛击印军的道路。他们用属于解放军的方式把印军揍得满眼星星。此后半个世纪,印军在班公湖都是小心翼翼,不敢造次。
但近年来,印度陆军开始在班公湖南岸频频越界,赖皮行为日渐猖獗。
据《今日印度》报道,印度和中国的坦克均已部署到了距离对方很近的位置,进入了彼此的射程之内;同时双方仍在进行对话。
这种时候,印度高层还在纵容印军挑衅。印度媒体报道,印度陆军参谋长(相当于陆军司令)纳拉万正在访问拉达克地区首府列城(原吐蕃属国拉达克王国的首都),以安全视察的名义给印军壮胆。
03 印度目的
印度之所以眼馋班公湖,除了对领土的贪婪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水源。
理论上来说,拉达克地区不缺水,印度河就从其中穿过。但拉达克是高原地区,水源非常分散,很多湖泊都是咸水湖,取水很难。
班公湖可以说就是印控拉达克与中控阿克赛钦地区的天然水库。
班公湖两条最大的支流麻嘎藏布和多玛曲都位于湖体的东段,也就是中国境内,淡水来源充分。所以班公湖东段是淡水,而且风景优美。
由于湖中段水域很窄,只有100多米宽,东西方水流交替不畅,所以班公湖中段是淡水与咸水交织。
印控部分在湖西段,因为无法补充淡水,就是彻底的咸水湖,岸边光秃秃的,一派凋零之气象,和生机勃勃的东段形成鲜明对比。
印度的想法,是想通过赖皮行为蚕食班公湖,拿到淡水资源,同时削弱中控阿克赛钦的战略威慑。
当然这是印度痴心妄想。但换一个角度看,班公湖固然重要,过去几十年印度都没有大动作;现在为何大张旗鼓地通过增兵与摆造型的方式秀肌肉?
答曰,三大原因。
04 三大因素
第一个原因,碰瓷甩锅,转移内部矛盾,之前已经分析过了。
因为印度防疫失败,需要甩锅,所以6月份在加勒万河谷碰瓷。
又因为疫情导致第二季度GDP大幅下滑,于是选择在班公湖碰瓷。
第二个因素,印度想趁中美博弈、美国鹰派主张对中国强硬之机,试图在中印边境投机取巧,趁火打劫。
这样做既可以讨好美、俄、日、欧等国,从它们那里多捞点援助;同时又能浑水摸鱼,试试运气。
第三个因素,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席位。
以印度目前乱糟糟的局面,想达到甩锅的目标并不容易。仅仅在加勒万河谷与班公湖碰瓷,怕是很难达到甩锅目的。和中国武力摊牌,印度也不敢。以印度的实力,和中国干大概率会输,莫迪的一世英名也就完犊子了。
站在印度立场上为其考虑一下就会明白,现阶段印度想通过外部因素缓解内部压力,成本最低的方式就是拿下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席位,给印度人一个交代。
过去很多年,印度一直努力争取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席位。但是很明显,在印度拿出足够有诚意的筹码之前,中国绝对不希望印度得偿所愿。
而美俄英法几个老流氓,虽然自己心里明明也不想印度入常,但知道中国不会同意印度的诉求,就跑去印度那里当好人,假装不反对印度入常,顺便卖点武器或捞点好处。
老流氓们坏得很——
正竭力给印度制造一种错觉,仿佛只要中国不反对,印度就能入常。
印度的小算盘也贼精——
不想拿出筹码,而是想通过给中国制造麻烦的方式,让中国不反对印度入常。
通过这个角度可以看出,印度的小算盘虽精,但舍不得拿出筹码,注定不会成功。首先联合国常任理事国改革这关,就过不了。
05 印度思维
五常谁也不会嫌弃自己手中的权力多,绝对不想分出去。五常每家找机会否决一次联合国改革方案,10年或20年就过去了。
尤其是英法俄,三国的运势都不在巅峰,如果联合国改革,它们大概率是受害者。所以它们几家最不想联合国改革,但现在都在假装支持印度。
退一万步说,即便联合国改革,新入常的国家也未必是印度。因为印度实在是太小家子气。1962年印度在战争中遭遇惨败,尼赫鲁一夜白头,新德里人心惶惶。
战败后的印度放弃了所有尊严向列强求援,也求到了法国。
当时的法国也表示支持印度,要啥给啥,但是都必须收钱。苏联和英国给印度的装备都是无偿援助,法国人突然要收钱,印度很懵逼,表示接受不了。
但法国坚持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抠门的印度(和印度做生意都有体会)咬了咬牙,抠了抠口袋,狠心购买了60门迫击炮。
接下来轮到法国懵逼了,这么点订单根本就不值当运输啊。
正是印度这种抠门思维,才让其决策者们天真地幻想,不拿出任何有诚意的筹码,只要趁机给中国制造压力,就可以达到中国不反对其入常的目的。
当然有些朋友可能觉得印度买俄罗斯武器很大方,经常被俄罗斯坑。其实那是印度对俄罗斯不仁在先(趁苏联解体卢布贬值,坑了俄罗斯一百多亿美元的债务)。
别的不说,就凭印度这种抠门思维,不说永远,但在可以预期的将来,别想入常。但印度还会沿着这个抠门思维继续折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