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利好?小心成为镰刀下的韭菜
东方楼书,看透房地产和买房卖房众生相!《重磅利好?小心成为镰刀下的韭菜》是一篇关于镰刀,重磅,韭菜的文章。东方小楼引用该文章仅仅为了更好的传播房地产相关知识,让大家在房地产买卖中有更清晰的目的和执行策略!不代表小楼认同其观点,本着从不同侧面看问题的态度,我们会引用很多大咖的观点!

昨天下午,北京市住建委、经开区管委会、通州区政府联合发布了通知:
自2022年11月8日起,划归经开区管理的通州区台湖、马驹桥地区(约78平方公里)的商品住房(含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执行北京经开区商品住房政策有关规定。

该政策发布并实施后,意味着购买台湖和马驹桥两个地区的住房,只要满足北京的限购政策即可,将不再执行通州的“双限购”政策。
目前通州区执行的还是2015年8月发布的加强版限购政策,即:
京籍无房户可在通州购买首套住房,购买二套需在通州连续缴纳3年社保或个税。
非京籍在通州购买首套住房,需在北京连续缴纳5年社保+通州3年社保。

因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才有购房资格,被市场称为“双限购”政策。
台马地区要放开“双限购”的消息,其实早已网传了好几年。
在2019年,亦庄新城的规划公布,范围扩大到了225平方公里,其中就包括属于通州管辖的78平方公里的台马地区。

并且市政府赋权经开区管委会,对亦庄新城225平方公里范围内实行统一的规划和开发建设。
2020年6月,台湖和马驹桥78平方公里范围内的不动产登记业务,转移到经开区的不动产交易中心办理。
在此时,台湖和马驹桥除了行政区划归为通州、及还要执行双限政策之外,实际的管辖权已经归属经开区。
今年4月,通州区又把台湖和马驹桥地区的“社保事务”移交给了经开区统筹。
而位于台湖片区的新楼盘“桂语听澜”开盘,更是证明了台马地区“双限购”即将名存实亡。
因为该项目的预售证显示归属地为“经开区”,并且售楼处也已证实购买该项目只要满足北京购房资格即可。
如今,靴子终于落地。
这几年趁着产业东风,叠加“独立学籍”政策,亦庄可谓成了北京楼市里的一匹大黑马,房价涨幅简直一骑绝尘。
不管交通还是地理上都与亦庄紧密结合的台马地区,更是完全依附亦庄的楼市行情,地价与房价在连年走高。
但由于受通州的限购政策束缚,抑制了一大部分购买力,导致过去几年该地区新盘卖的差强人意。
所以当现在双限政策终于取消之后,网络上充斥着一堆“重磅利好”“房价即将上涨”的消息。
在这里,我不得不给大家泼一盆冷水,别听风就是雨,假如头脑一热杀进售楼处,那可能会成为开发商:
镰刀下被割的韭菜。
台马地区可谓是亦庄核心区之外,土地规模最大的储备区,也是目前亦庄卖地收入的主要来源。
早在今年5月,关于台湖新房“解除双限”的消息,便在买房圈里低调而又迅速的传开了。
紧接着位于台湖的绿城桂语听澜首次开盘,朋友圈里疯狂传播着“首开即罄”的喜报,让板块热度一度升温。


然而剧情演变却迎来神反转,截至目前,桂语听澜只网签了40多套,整体去化率不足11%,让人惊掉一地下巴。
这就很好的解释了为什么台湖三批次供地,沦落到需要由亦庄国资兜底,不然可能惨遭流拍的地步。

那在台湖四批次供地即将来临之际,放松台马“双限购”政策,就更显的: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
不可否认在亦庄的规划里,台湖定位很高,为高端总部基地,并且板块的位置非常好,濒临五环,更有亦庄线与17号线双轨加持。
但目前区域内除了新房多,空地多,商业配套基本为零,产业导入缓慢,学区也一般。
马驹桥原先以承接中低端的居住诉求为主,现在定位智能制造基地,随着小米汽车、芯片等产业入驻,产业角度来看未来可期。
但在城市界面、教育和交通等基础配套方面仍处于明显短板的状态。
规划还未落地,也并不属于“独立学籍”范围的台马地区,现阶段的新房价格,明显有透支利好的嫌疑。
哪怕解除双限购,对区域房价的带动也极其有限。
以上就是关于《重磅利好?小心成为镰刀下的韭菜》的全部内容,如果《重磅利好?小心成为镰刀下的韭菜》能够帮助到您,不胜感激!举起您高贵的手将我们收藏吧!东方楼市小楼编辑将不胜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