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房地产,很多人所熟悉的,其实都是错的
东方楼书,看透房地产和买房卖房众生相!《关于房地产,很多人所熟悉的,其实都是错的》是一篇关于都是,很多人,所熟悉的文章。东方小楼引用该文章仅仅为了更好的传播房地产相关知识,让大家在房地产买卖中有更清晰的目的和执行策略!不代表小楼认同其观点,本着从不同侧面看问题的态度,我们会引用很多大咖的观点!
很多朋友应该都在网上看到这么一种说法,那就是现在的建筑,使用寿命都只有三十年,现在修的这些高层住宅,以后都是危楼、都是社会问题,住不能住拆也拆不了……,诸如此类。从留言的情况来看,很多人还深以为然。
其实不需要任何建筑专业知识,都可以发现这完全是扯淡:欧洲上百年甚至几百年的建筑,人家不好好的吗?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在美国的所谓摩登年代,纽约修的那一堆摩天大楼,人家不也好好的吗?
我们可以说欧洲美国太远了,没注意到,那我们就说身边的好了。罗西西她爹妈以前的厂里修了栋集资房,差不多刚好三十年,那个年代需要解决的主要是有无问题,所以房子粗糙得不能再粗糙,楼板都用的预制板,现在不也好好的?
在任何一个领域,最麻烦的,都是那些半懂不懂的。
你说他不懂吧,他动不动就给你蹦出几个专业词语,什么容积率、什么车位配比、什么梯户比……,好像练过的样子,其实对任何东西,感兴趣、多了解一点,都是好的,但最怕的就是你刚了解一点、就以为自己全懂了,就以为自己掌握了真理,还特别喜欢在身边、在网上去给别人去介绍和讲解。
以我多年在家里做饭洗衣服干家务的经验看,煮饭最怕碰到的,就是夹生饭,你不知道拿它怎么办。
我们就拿容积率这个东西说起。
很多人一说到容积率高点的楼盘,就是什么鸽子笼、什么压抑感、什么建筑密度高……,反正什么都不行。
事实上,容积率这个指标,很多时候和建筑密度刚好是反过来的,听起来是不是有点违反常识?但事实上这个才是事实,才应该成为常识。
比如最近几年的新盘里,凯德九章、西派城、御澜道,都是容积率4以上的产品,这种容积率决定了它只能修超高层,超高层产品如果楼间距小了,规划方案都过不了,它景观尺度怎么可能小?
我们再算个账来对比一下,这个差别会更清晰。
就拿西派城来说,它主力产品每层4户,楼高40多层,我们用户型面积和它差不多的、8层楼的板式洋房,来和它做对比。
西派城每层楼的建筑面积,大约接近800平米,一栋40多层的超高层,总建筑面积差不多就是3.2万平米;而一栋八层楼板式洋房,一个单元16户,如果每户建面按150平米算,总建筑面积大概只有2400平米左右,两个单元拼成一栋也只有不到5000平。
两个单元的洋房,和西派城的一栋超高层,建筑占地是差不多的,但西派城一栋的建筑体量,相当于一栋洋房的六倍还多,而它的容积率,只是一个洋房产品的两倍多一点,哪一个的建筑摆得更密,这么一算就很清楚了——洋房社区的建筑密度,大概应该是西派城的两到三倍。
所以真正建筑密度高的,反而往往是一些低容积率产品,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走到很多洋房里面去看,会发现建筑一排接一排,密密麻麻的,两栋楼门口除了点花花草草,以及一条人行道,就什么也摆不下了,什么都没有了。这就是为什么西派城这种所谓的高容积率产品,还能像模像样的搞出个大中庭。
并且这种超高层通常还有一点比较明显的优势,就是它的大堂装修效果。因为每层楼的面积大,大堂的面积自然就大,你800平米一层楼,大堂扣除电梯楼梯间还有好几百平米,装修好一点、把空高做得高一点,气派感一下就出来了,比如翡翠滨江、西派城、莱福士,都是这种例子;反观一个洋房产品,标准层也就300平米左右,扣除电梯楼梯设备空间就没剩啥了,受限于建筑高度,大堂高度也不够,就算装修得稍微讲究点,效果也就普普通通,比如舜山府算是档次比较高的项目了,除了一线那几栋真正的大平层以外,多数楼栋的大堂效果也就那样,而一线那几栋大堂效果之所以好,也恰好是因为户型大、把单层面积顶上去了,才做出了这个效果。
那是不是高容积率产品就更好、容积率低反而没有意义了?当然不是。
高容积率真正的缺点,不是建筑密度高,是住户密度高。因为同样面积的地、你修了更多的面积,如果户型大小一样,那房子的套数必然就多,这也是一个简单的数学题。
所以如果你想要清净、想要小区里的人少,那种低容积率的洋房,肯定是一个更好的选择;但如果你追求的是大尺度的景观和楼间距,跑去买那种看起来容积率低的洋房,那真是完全搞错了方向。
不过完整来说,住户密度高也不能完全叫做缺点。比如物业公司是按平米收费的,管理同样面积的两块地,房子越多它能收到的费就越多,这就意味着利润,而长远来说,利润才是一个小区物业服务品质的根本保证,有钱赚物业公司才会害怕被业主赶走、才会想办法把服务搞好讨好业主,如果一个小区每年只能收一点点物业费、每年都亏,它巴不得你早点赶它走。
以前房地产市场行情好,很多开发商为了房子多卖钱,在物业层面可以赔钱赚吆喝,一个小区即使容积率低、入住率也低,物业每年都赔钱也都认了,因为相对企业的品牌、相对房子每平米多卖的一两千块,贴这点才几个钱。但随着整个市场的规模碰到天花板、一手房溢价越来越难,未来它们未见得愿意继续贴这个钱了,有些项目的收费如果支撑不了成本,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那就随它去吧。反而是这种高容积率小区,物业才有更大的原生动力,管一块巴掌大的地,房子却有大几十万平米,就按40万平米、每平米收4块算,一个月满算就是160万、一年两千多万,打个折也还有差不多两千个W,加上各种广告收入、各种增值服务收费、帮业主卖点房子搞搞出租……,轻资产低成本,加稳定的现金流,现在这个经济形势,哪里有这么好的生意?
除住户密度高以外,相比一般的板式洋房或是小高层,这种高容积率产品通常还有一个缺点,就是梯户比和户型通透性。
比如容积率达到4以上,即使你做超高层,主力每层楼至少也要做到四户起,不然你做不到规划指标所允许的面积,当然从纯理论的角度讲,也没有这么绝对,比如你每套都做三四百平米,即使每层只做两户也能把指标用够,但问题是一个几十万平米的小区,如果全做成三四百平米的,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卖完,所以这个想法通常只是理论上可行,实际上走不通。所以我们看到最近几年城市中心地段的超高层产品,很多都是每层四户,少数甚至是每层六户,比如西派城、凯德九章、御澜道建面228的户型,这些楼栋都做成了T4,而御澜道建面160多平的户型,则是做成了T6。
如果每层做到四户,在户型上会面临什么问题呢?那就是通常来说,每户只有一个L型的完整采光面,它的次主卧卫生间容易出黑卫,厨房、次卫等功能空间,都只能通过采光槽来采光,效果无疑就不太理想,并且没办法做到两面通透。西派城和凯德的户型之所以长成现在的样子,原因就在这里,鸡贼一点的开发商,会做异地样板房,只修这一套,你就感受不到相邻的那一户对你厨房次卫采光的影响,走进去一看哟嚯还蛮亮堂,但交房的时候,其实不是这个样子的;有些在实体楼做样板房的开发商,也会把厨房次卫的灯光搞得特别亮,反正灯泡和电费又花不了几个钱,所以很多客户看的时候,一样注意不到。


从日常生活的角度来说,这并不算是完全无法忍受的缺点,毕竟厨房次卫都是一些纯粹的功能性空间,但从技术和专业的角度说,因为受梯户比的限制,你的这些空间的质量就是不如板式洋房,就是比别人差,虽然用是能用,但我们不能因此就说这些差距不存在。
是不是每层四户的产品,户型就一定做不通透呢?当然也不是,从技术上说这其实一点难度都没有,你只要把每层楼的平面,不像西派城九章那样做成标标准准的长方形,而是做成一个凸字型或是蝶形就可以了(如图),两翼的户型就可以做成两面通透,和板式洋房效果几乎没差别,比如我之前买的复地、保利在观音桥旁边的天汇等等,都是这个做法,连每层六户的高层,都可以做到这种效果。


既然这么设计,每层楼有两个户型的质量就会明显高一点,西派城和九章为什么偏不这么做?这至少又有两个原因:第一是现在多数超高层产品,都会把外立面看成自己的一个核心竞争力,都喜欢把外立面线条做得很简洁、视觉做得比较时尚,所以就很注重横平竖直;第二个原因是这些项目都把自己定位成一个比较有档次的产品,不希望在同一栋楼立面、同一层楼立面,住户的户型空间效果差别比较明显,它们认为在心理层面,这类客户多数不愿意当凤尾,所以就眉毛胡子一样齐。
除了建筑寿命、容积率以外,今天再聊一个,就是所谓的核心区和新兴板块。
稍微关注过一点楼市的朋友,应该都听过类似“核心区永远的神”、“一二线城市核心区闭着眼睛买”……等等类似的说法,听起来好像还有点道理。
事实上这同样是扯淡,如果买房子有这么简单,是个人都能发财。
再者我们可以想一下,新牌坊、金开大道,在它们各自大规模开发的时候,算不算核心区?算个屁,当年龙湖开发南苑的时候,新牌坊只能通过一条土路进出,荒凉得一塌糊涂,用鸟不拉屎来形容都完全不过分,但南坪步行街、杨家坪步行街……,这些所谓的核心区,和它同时期开发的那些房子,和它比居住的舒适度、比房子的保值效果,结果是什么样?
但新牌坊金开大道的逆袭,是不是就证明了新型板块就比核心区强?这肯定也不是,重庆这么多新兴板块,要再造新牌坊、要再造金开大道的多了去了,最后能做到的有几个?号称要用360万平米商业,拳打解放碑脚踢观音桥,要飞上天和纽约伦敦肩并肩的中央公园,最后不也和半身缘裤业结下了不解之缘?

关于核心区和新兴板块这个话题,本来很想多聊几句,但年龄大了码字码到这里码不动了,下次有空再聊吧。
最后想啰嗦一句的是,无论是容积率、新兴板块和核心区,又或是很多其它关于房子的话题,其实都远没有那么简单。
问题复杂一点,其实没什么可怕,可怕的是很多人都希望听到简单的回答,越简单越好,最好是你一句话就可以把赚钱的秘密给我说清楚、别耽搁我刷小视频打游戏。
所以网络这个世界,永远都是夹生饭的天下,因为说的人真敢说,听的人也真敢信。
以上就是关于《关于房地产,很多人所熟悉的,其实都是错的》的全部内容,如果《关于房地产,很多人所熟悉的,其实都是错的》能够帮助到您,不胜感激!举起您高贵的手将我们收藏吧!东方楼市小楼编辑将不胜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