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使人成长---豪仕阅读网

最早发掘的文化遗址 萨拉乌苏遗址与水洞沟遗址1922发掘

作者 :唯爱新娘 2020-07-29 13:57:32 审稿人 : admin 围观 : 评论

最早发掘的文化遗址在哪里?乌兰木伦遗址,是伊金霍洛旗乌兰木伦旧石器时代遗址的简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康巴什新区乌兰木伦景观河北岸。遗址发现于2010年5月,总面积20000平方米,海拔1293米。发现于2010年5月,2011年正式发掘。经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测定,该遗址时代为距今约3万年至7万年,属于第四纪晚更新世。目前出土4200余件人工打制的石器,3400余件古动物化石,以及大量灰烬、木炭、烧骨等组成的用火遗迹。下面就跟放肆吧一起具体看看最早发掘的文化遗址等相关内容。gs5豪仕阅读网https://www.Haoz.net

gs5豪仕阅读网https://www.Haoz.net

最早发掘的文化遗址
gs5豪仕阅读网https://www.Haoz.net

最早发掘的文化遗址中国境内最早发掘的文化遗址是萨拉乌苏遗址与水洞沟遗址。内蒙古自治区的萨拉乌苏遗址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的水洞沟遗址,是中国境内最早发掘的两个旧石器遗址。早在19221923年法国的古生物学家桑志华和德国德日进,首先在这里发掘。当时发现了人类化石,石器和用火遗迹。40年代中国学者裴文中把它定名为河套人。习惯上把。萨拉乌苏”文化与“水洞沟”文化统称河套文化,距今天4万年左右。
gs5豪仕阅读网https://www.Haoz.net

介绍gs5豪仕阅读网https://www.Haoz.net

乌兰木伦旧石器时代遗址位于康巴什新区康巴什乌兰木伦景[1]观河北岸。发现于2010年5月,总面积20000平方米,海拔1293米,遗物堆积为呈灰绿色的河湖相三角洲沉积。遗址目前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鄂尔多斯青铜器博物馆、鄂尔多斯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共同开展考古和研究工作。遗址时代经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测定为距今约3至7万年,属于第四纪晚更新世。截至2011年9月底,遗址第一地点共出土3400多件古动物化石。鉴定表明,其动物群属于“晚更新世萨拉乌苏动物群”。gs5豪仕阅读网https://www.Haoz.net

gs5豪仕阅读网https://www.Haoz.net

专家鉴定gs5豪仕阅读网https://www.Haoz.net

我国考古专家认为,乌兰木伦遗址的年代为旧石器时代中期,在我国该阶段的遗址相当稀少。gs5豪仕阅读网https://www.Haoz.net

乌兰木伦遗址是继1922年法国人发现萨拉乌苏及水洞沟遗址之后,在鄂尔多斯地区的一次史前文化的重大发现。其年代距今3至7万年,恰好填补了距今7至14万年的萨拉乌苏遗址和距今3.8至3.4万年的水洞沟遗址的中间缺环,三处遗址形成了一个旧石器时代中期至晚期的完整序列,在内蒙古地区乃至华北旧石器考古研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大价值,再一次证明了鄂尔多斯草原是早期人类进化的重要舞台之一。同时,遗址文化内涵中反映出的一些具有西方旧石器时代中期莫斯特文化特点的石器,表明鄂尔多斯地区曾是中西方旧石器文化交流的重要地区,预示了乌兰木伦遗址在东亚乃至欧亚大陆古人类演化和旧石器文化发展研究中具有的重要潜在价值。该遗址对于研究鄂尔多斯高原的地质学、古环境学、古人类学、古生物学等有不可替代的科学价值,将对东亚史前史和第四纪研究产生重要影响。gs5豪仕阅读网https://www.Haoz.net

考古历程gs5豪仕阅读网https://www.Haoz.net

2010年6~9月,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鄂尔多斯青铜器博物馆和鄂尔多斯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组成联合考古队,对乌兰木伦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试掘。2011年获国家文物局批准,进行了正式发掘。此次野外发掘和室内资料整理工作实行高标准、严要求,采用专业、科学和细致、完善的工作方法,吸收了国内外先进经验并有所创新。gs5豪仕阅读网https://www.Haoz.net

两年的发掘中共出土4200多件石制品,工具包括锯齿刃器、凹缺器、各类边刮削器、适于装柄的各类尖状器、鸟喙状器、锥、钻、刀、石片、盘状器、雕刻器、镞等类型。遗址第2层和第6层发现的多组石制品证明该遗址曾是古人制作工具的场所,也证明了遗址的原地埋藏属性。在遗址第2地点的探沟中出土了石制品和疑似披毛犀脚印的遗迹。gs5豪仕阅读网https://www.Haoz.net

gs5豪仕阅读网https://www.Haoz.net

遗址出土的动物化石有披毛犀、马、河套大角鹿、巨驼、牛、仓鼠和兔。乌兰木伦动物群明显属于晚更新世“萨拉乌苏动物群”,带有明显的草原特点。它们生活的时代处在晚冰期较暖的时段。这一时期水草丰美,非常适宜人类居住。遗址各文化层中出土的大量破碎的骨化石上有很多人为切割、砍、剥片、修理的痕迹,骨片和制作成型的骨器数量相当多,反映出生活在该遗址的古人类在气候变化中所采取的与狩猎活动密切相关的新的生活方式。gs5豪仕阅读网https://www.Haoz.net

2011年4~9月,在乌兰木伦河上游的考古调查中发现了旧石器地点50多处,采集到石制品上千件。这些器物的类型异常丰富,特别是加工精美的有欧洲莫斯特特点的尖状器和刮削器等,说明乌兰木伦河流域是乌兰木伦古人类生存、繁衍、打猎、打制石器的基本区域,在这里曾经生活着人数众多、活动范围广阔的族群。gs5豪仕阅读网https://www.Haoz.net

相关文章

  • 来自西北情怀的夺命大乌苏
    来自西北情怀的夺命大乌苏

    “夺命大乌苏”的正式名称是乌苏啤酒,或者说,“夺命大乌苏”是新疆人对乌苏啤酒的爱称。...

    2020-07-21 15:00:30
  • 蒙古国考古学者说匈奴单于庭“龙城”遗址已找到
    蒙古国考古学者说匈奴单于庭“龙城”遗址已找到

    【蒙古国考古学者说匈奴单于庭龙城遗址已找到】蒙古国国立乌兰巴托大学18日宣布,经过多年考古探索,匈奴单于庭 龙城 遗址终于在蒙古国中部地区被找到。考古研究小组负责人、乌兰巴托大学考古学系副教授伊德尔杭盖博士当天告诉新华社记者: 考古小组对匈奴王朝政治中心已进行十多年的跟踪考古调查,很高兴我们已找到并开始对这一 龙城 遗址进行系统性发掘。 关于匈奴单于庭 龙城 遗址,即匈奴人的统治中心和重要礼制性场所,文献记载并不多,只记载其大概位于今蒙古国杭爱山脉一带。伊德尔杭盖说: 早在2017年,我们就在后杭爱省额勒...

    2020-07-19 16:26:15
  • 匈奴单于庭“龙城”遗址被找到 发现写有汉字“天子单于”
    匈奴单于庭“龙城”遗址被找到 发现写有汉字“天子单于”

    新华社乌兰巴托7月18日电 蒙古国国立乌兰巴托大学18日宣布,经过多年考古探索,匈奴单于庭 龙城 遗址终于在蒙古国中部地区被找到。考古研究小组负责人、乌兰巴托大学考古学系副教授伊德尔杭盖博士当天告诉新华社记者: 考古小组对匈奴王朝政治中心已进行十多年的跟踪考古调查,很高兴我们已找到并开始对这一 龙城 遗址进行系统性发掘。 关于匈奴单于庭 龙城 遗址,即匈奴人的统治中心和重要礼制性场所,文献记载并不多,只记载其大概位于今蒙古国杭爱山脉一带。伊德尔杭盖说: 早在2017年,我们就在后杭爱省额勒济特县发现这座城...

    2020-07-19 10:26:23
  • 最早的原始宗教祭祀遗址 辽宁省发现红山文化时期的建筑群遗址
    最早的原始宗教祭祀遗址 辽宁省发现红山文化时期的建筑群遗址

    最早的原始宗教祭祀遗址有多早?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隶属于辽宁省朝阳市。位于北纬40°47′12″至41°33′53″,东经119°24′54″至120°23′24″之间,地处辽宁省西部朝阳市南部、大凌河上游的丘陵地区,东临朝 ......

    2020-07-09 16:57:32
  • 唯一的太平天国总圣库遗址 总圣库位于南京市
    唯一的太平天国总圣库遗址 总圣库位于南京市

    唯一的太平天国总圣库遗址在哪里?圣库,太平天国实行的一种公有共享制度。圣库即公库﹑国库,太平天国以一切财物为上帝所赐,初时又规定惟上帝得称圣,故称公库为圣库。亦称公库制度。下面就跟放肆吧一起具体看看唯 ......

    2020-07-08 22:56:00
  • 中国最早的古都 殷墟是中国商朝后期都城遗址
    中国最早的古都 殷墟是中国商朝后期都城遗址

    中国最早的古都是哪个?中国最早的古都位于哪里?殷墟,原称“北蒙”,是中国商朝后期都城遗址,位于河南省安阳市。盘庚十四年,商朝第二十位君主盘庚迁都于北蒙(今河南安阳),改“北蒙”名为“殷”。盘庚十五年, ......

    2020-07-07 21:57:01
  • 走过申遗成功一周年 良渚古城遗址赓续前行-
    走过申遗成功一周年 良渚古城遗址赓续前行-

    7月6日,杭州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一周年之际,首个“杭州良渚日”暨首届杭州良渚文化周活动在杭州启动。...

    2020-07-07 09:08:29
  • 郑和宝船遗址出土“神秘”空坛,揭开宝船水手,出航的伙食之谜
    郑和宝船遗址出土“神秘”空坛,揭开宝船水手,出航的伙食之谜

    在人类大航海时代,外国远洋船队的水手很容易患败血症,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可奇怪的是,作为当时世界第一的郑和舰队,船上的水手全部身体健康。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考古学家又会发现郑和宝船中怎样的秘密?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从15世纪开始,欧洲便掀起了一场航海的大热潮,致使世界各国之间的 不过相比于国外水手们的健康状况,我国古代航海记录中却很少有“败血症”等字眼的出现,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我国古代远...

    2020-07-02 11:26:45
  • 玛雅遗址出土彩色石像,经过研究,破解了古颜料成分的千古谜团
    玛雅遗址出土彩色石像,经过研究,破解了古颜料成分的千古谜团

    2008年时,英法科学家联合小组曾在玛雅遗址考古中,发现了一个古玛雅神明石人头部雕像。有趣的是,该石人头像上还残存有些许的神秘靛蓝色染料,令考古者们感到有些意外。这些靛蓝色染料究竟是如何被制成的?考古专家们是否能揭晓最终的答案?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古玛雅文化从孕育、兴起,直至 早在1839年,美国探险家史蒂芬斯和卡瑟伍德,就曾来到美洲大陆寻找玛雅文明。他们根据当地一个古老传说的提示,最...

    2020-06-24 13:26:29
  • 青海喇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局部开放试运营
    青海喇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局部开放试运营

    记者日前从青海省文化旅游厅获悉:青海喇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局部开放试运营。截至目前,遗址公园的博物馆建设、内部展陈工程项目及居民安置新村建设项目已全面完工。...

    2020-06-20 13:08:09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