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读书--知行合一,化于无形

中国最早的军事教科书 北宋所著的《武经七书》

作者 :唯爱新娘 2020-12-25 09:51:29 审稿人 : admin 围观 : 评论

中国最早的军事教科书是什么样子?《武经七书》是北宋朝廷作为官书颁行的兵法丛书,是中国古代第一部军事教科书。它由《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六韬》《司马法》《三略》《尉缭子》《李卫公问对》七部著名兵书汇编而成。宋朝以来一直作为武学必读的《武经七书》,集中了古代中国军事著作的精华。注重军事史学也是中国文化史的一个突出的特点。下面就跟放肆吧一起具体看看中国最早的军事教科书等相关内容。6Qt曹操读书网

6Qt曹操读书网

中国最早的军事教科书
6Qt曹操读书网

主要内容6Qt曹操读书网

《孙子兵法》6Qt曹操读书网

在孙武晋见吴王阖闾时就是一部独立的军事著作。既后又增加了他在吴国的战争经验,从而更加完备。它问世之后,得到了社会上广泛的重视和流传。《韩非子.五蠹》说:战国时候,“藏孙(孙武和孙膑)、吴(吴起)之书者家有之”。从现存汉、唐、宋古籍对《孙子兵法》的征引看,就有好几种不同的抄本。银雀山出土的《孙子兵法》残简,是所能看到的最古的抄本了,其中《形篇》就是文字不尽相同的甲乙两个写本。北宋时的《十家注孙子》本与《武经七书》系统的《孙子》本也有某些不同。6Qt曹操读书网

在汉朝中期以前,《孙子兵法》十三篇是独立而完整的。西汉未年刘向《七录》则称《孙子兵法》三卷。不说“十三篇”而说“三卷”,可能是由于从简策变为帛书的缘故。而晚于《史记》一百多年的《汉书.艺文志.兵权谋》却记载为《孙子兵法》八十二篇,图九卷。清朝学者毕以珣在《孙子叙录》中指出了这一篇帙骤增的原因。他说:八十二篇中,除了孙武见阖闾以前所作的十三篇外,其余六十九篇都是孙武的佚文。这六十九篇佚文,大部分已失传了。恢复十三篇原型的工作,直到距《汉书》六十多年后的东汉末年,才由曹操亲自完成。这就是如今我们看到的宋朝《十家注孙子》古本。它把十三篇以外的六十九篇另编为《续孙子兵法》二卷。在《隋书?经籍志》和《唐书·艺文志》中都有著录,大概在唐以后才失传。6Qt曹操读书网

6Qt曹操读书网

《尉缭子》6Qt曹操读书网

是中国古代著名兵书,《武经七书》之一。历有着录,但篇数不等,有《续古逸丛书》影宋本及明、清刊本等存世,5卷,24篇,9000余字。另唐魏征《群书治要》辑存4篇;1972年,银雀山汉初墓出土残简6篇,与其他版本相应之篇大同小异。《隋书.经籍志》注称《尉缭子》作者为尉缭,梁惠王时人”,有疑为秦王政时尉缭所作,也有疑为后人伪托。据现有资料推断,成书似在战国中期。6Qt曹操读书网

《尉缭子》传世本共五卷二十四篇,以南宋刻《武经七书》本为最古。《汉书·艺文志》杂家著录《尉缭》二十九篇,兵形势家著录《尉缭》三十一篇。据《隋书》、《旧唐书》的《经籍志》和《唐书·艺文志》,传世的是杂家的《尉缭》。其篇数与《汉书》不符,当因在流传过程中有部分亡佚。该书内容大部分论兵,因此宋以后多视为兵家著作,但其论兵,与《汉书》所谓兵形势家异趣,有人以为即《汉书》兵形势家的《尉缭》,恐不可信。《汉书》杂家《子晚子》下注有“齐人,好议兵,与司马法相似”,可见今所传《尉缭子》有可能列入杂家。6Qt曹操读书网

《吴子》6Qt曹操读书网

中国古代著名兵书,《武经七书》之一。相传战国初期吴起所着,战国末年即已流传。《汉书.艺文志》称“吴起四十八篇”,《隋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均载为一卷。今有《续古逸丛书》影宋本及明、清刊本,存图国、料敌、治兵、论将、应变、励士六篇,分上下两卷。《吴子》是在封建制度确立后,战争和军事思想有了显着发展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这时,军队成分的改变,铁兵器和弩的广泛使用以及骑兵的出现,引起了作战方式的明显变化。它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战争理论、军队建设和作战指导方面的观点。6Qt曹操读书网

《吴子》主张“内修文德,外治武备”(《续古逸丛书》影宋本,下同),把政治和军事紧密结合起来,所谓“文德”,就是“道、义、礼、仁”,并以此治理军队和民众。认为“民安其田宅,亲其有司”,“百姓皆是吾君而非邻国,则战已胜矣”,强调军队、国家要和睦。所谓“武备”,就是“安国家之道,先戒为宝”,必须“简募良材,以备不虞”。它把战争区分为义兵、强兵、刚兵、暴兵、逆兵等不同性质,主张对战争要采取慎重的态度,反对穷兵黩武。6Qt曹操读书网

《司马法》6Qt曹操读书网

古代重要兵书之一。大约成书于战国初期。据《史记·司马穰苴列传》记载:“齐威王(公元前356-前320年)使大夫追论古者司马兵法而附穰苴于其中,因号曰《司马穰苴兵法》。”6Qt曹操读书网

汉代对《司马法》评价很高。武帝时,“置尚武之官,以《司马兵法》选,位秩比博土”。(见苟悦《申鉴·时事篇》)司马迁称道《司马法》“闳廓深远,虽三代征伐,未能竟其义,如其文也。”(见《史记·司马穰苴列传》)。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当时《司马法》共一百五十五卷。东汉以后,马融、郑玄、曹操等人的著作中,都曾以《司马法》为重要文献资料而加以征引,据以考证西周和春秋时期的军制。晋唐之间,杜预、贾公彦、杜佑、杜牧等人,也多以《司马法》为立说的根据。可见《司马法》当时仍具有军事权威著作的声誉。宋元丰中(公元1078-1085年)把《司马法》列为《武经七书》之一,颁行武学,定为将校必读之书,其重视程度,也不减晋唐。6Qt曹操读书网

《六韬》6Qt曹操读书网

《六韬》又称《太公六韬》、《太公兵法》、《素书》,旧题周初太公望(即吕尚、姜子牙)所著,普遍认为是后人依托,作者已不可考。一般认为此书成于战国时代。全书以太公与文王、武王对话的方式编成。此书在“道家”列“《太公》,二百三十七篇”,其中《谋》八十一篇,《言》七十一篇,《兵》八十五篇;儒家类著录有《国史六》“即今之《六韬》也,盖言取天下及军旅之事。字与韬同也。”《隋书·经籍志》明确记载:“《太公六韬》五卷,周文王师姜望撰。”1972年4月,在山东临沂银雀山西汉古墓中,发现了大批竹简,其中就有《六韬》的五十多枚,这就证明《六韬》至少在西汉时已广泛流传了。6Qt曹操读书网

《六韬》是一部集先秦军事思想之大成的著作,对后代的军事思想有很大的影响,被誉为是兵家权谋类的始祖。司马迁《史记。齐太公世家》称:“后世之言兵及周之阴权。皆宗太公为本谋。”北宋神宗元丰年间,《六韬》被列为《武经七书》之一,为武学必读之书。《六韬》在16世纪传入日本,18世纪传入欧洲,现今已翻译成日、法、朝、越、英、俄等多种文字。6Qt曹操读书网

《三略》6Qt曹操读书网

《三略》,原名《黄石公三略》,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兵书,相传作者为汉初隐士黄石公。最早提及此书的是司马迁。《史记。留侯世家》中记载:张良刺杀秦始皇未成,遭追捕,被迫隐姓埋名藏匿于下邳(今江苏邳县),在这里遇见一位自称谷城山下黄石的老者,授其一部《太公兵法》,即《黄石公三略》,其后此公便不见于史载。张良得书,潜心研究,后帮助刘邦取得天下,建立了西汉政权。但据考证,《黄石公三略》的成书当不早于西汉中期,它是后人在吸收先秦优秀军事思想的基础上,总结秦汉初政治统治和治军用兵的经验,假托前人名义编纂而成,其中有许多独到之处。6Qt曹操读书网

《黄石公三略》分上略、中略、下略3个部分,共3800余字。与前代兵书不同,它是一部专论战略的兵书,尤其侧重阐述政略,这是该书的一个显著特点。它是我国古代第一部专讲战略的专著。《三略》的另一个特点,即是大量引用古代兵书《军谶》、《军势》中的内容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共引用了700余字,占全书的1/6强。因而为后人保留了这两部已佚兵书的部分精华。6Qt曹操读书网

《李卫公问对》6Qt曹操读书网

《李卫公问对》,又称《唐太宗李卫公问对》、《李靖问对》。唐代著名军事家李靖撰,是唐太宗李世民与李靖讨论军事问题的言论辑录。此书有人怀疑是北宋阮逸伪作,因为此书在史书《旧唐书》和《新唐书》没有记载。此书多半为后人托名之作。6Qt曹操读书网

现存《李卫公问对》共三卷,分为上、中、下三部分,一万余字,记录了唐太宗与李靖问答九十八条次。内容丰富,多联系唐以前战例及太宗、李靖本人的亲身经历,参照历代兵家言论,围绕着夺取主动权、奇正、虚实、主客、攻守、形势等问题进行讨论,阐述其军事思想。清纪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其书分别奇正,指画攻守,亦易主客,于兵家微言,时有所得”。这一概括应该说是简明扼要的。6Qt曹操读书网

从现存的《李卫公问对》来看,该书主要表现了李靖如下几个方面的军事思想:一、“致人而不致于人”的思想。李靖说,兵法“千章万句,不出乎致人而不致于人已”。所谓“致人而不致于人”,就是掌握战场上的主动权,让敌人受制于己方,而不让己方受制于敌方。李靖在书中提出的奇正、虚实、攻守等,都是为了实现“致人而不致于人”的目的。也可以说,李靖的整套战略战术都是围绕这一中心来设计的。客观地说,这种“致人而不致于人”的思想并非李靖的首创,在《孙子兵法》等兵书中都有反映,但都没有李靖强调得这么突出。二、奇正思想。“奇”与“正”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一对重要范畴。。《李卫公问对》对这一问题的贡献和发展表现:首先是进一步充实了奇、正的内容,认为奇、正包含着丰富的内涵。例如,它认为,对敌进行政治声讨是正,进行军事打击是奇;公开出兵是正,奇袭是奇;主攻方向或主要防御方向是正,助攻方向或次要防御方向是奇;前进为正,后退为奇等等。其次是提出了“正亦胜,奇亦胜”的思想。《孙子兵法》曾提出了“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的思想,而《李卫公问对》则认为,善于用兵的人,无处不是正,无处不是奇。6Qt曹操读书网

6Qt曹操读书网

版本介绍6Qt曹操读书网

《武经七书》颁行后,备受世人关注。为了更好地发挥它在战争、国防、建军、教学中的作用,注家蜂起,先后出现了几十种注释本,其中主要的、有代表性的注本,有宋朝施子美的《武经七书讲义》,明朝刘寅的《武经七书直解》、黄献臣的《武经开宗》,清朝朱塘的《武经七书汇解》、丁洪章的《武经七书全解》等。这些注释本,对研究、学习《武经七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可见,这七部兵书是何等重要。《武经七书》颁行后,成为宋朝以来军事学校和考选武举的基本教材。南宋规定,武学(军事学校)的学生,必须学习兵法。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为军事斗争和教学之急需,命令兵部刻印《武经七书》发给有关官员和高级将领及其子孙学习。《武经七书》宋刊本,曾被日本人买去;后来特别是17世纪以来,在日本出现了多种重刊本、翻译本和注解本。《武经七书》中的头两部兵书《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在欧、亚、美流传更广。可见《武经七书》在国外的影响之大。6Qt曹操读书网

相关文章

  • 最早的人体解剖学图谱 北宋庆历间的《欧希范五脏图》
    最早的人体解剖学图谱 北宋庆历间的《欧希范五脏图》

    最早的人体解剖学图谱是什么样子?人体解剖(humananatomy)在近代中国的兴起是西医学植根于中国的重要标志,也是西医学在中国发展的重要基础。人体解剖在近代中国的实施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经历了艰难的过程。本文 ......

    2020-12-25 06:48:33
  • 中国最早的纸币 交子发行于北宋前期的成都
    中国最早的纸币 交子发行于北宋前期的成都

    中国最早的纸币是什么样子?纸币是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人们最初认为,只有金属货币才是货币。纸币、银行券等价值符号出现后,人们又把它们纳入货币范围之内。 ......

    2020-12-16 11:00:00
  • 中国古代文学批语的第一部诗话 北宋欧阳修所著《六一诗话》
    中国古代文学批语的第一部诗话 北宋欧阳修所著《六一诗话》

    中国古代文学批语的第一部诗话是哪部?《六一诗话》作者是宋朝的欧阳修,中华民族最早的诗话,开后代诗歌理论著作新体裁。原书只称《诗话》,后人称引时名之为《六一诗话》、《六一居士诗话》、《欧公诗话》、《欧阳 ......

    2020-12-14 10:51:10
  • 世界最早的琉璃塔 灵感木塔建于北宋皇祐元年
    世界最早的琉璃塔 灵感木塔建于北宋皇祐元年

    世界最早的琉璃塔是哪个?琉璃,是一种矿物质材料。半透明体,把它涂在陶质(坩子土)制成的筒瓦、板瓦、脊鲁等构件表面,然后放至陶窑内用火烧成一层细密的彩色釉,使之成为一体的彩陶器物。釉在陶表面,有耐磨、结 ......

    2020-07-29 13:56:01
  • 爸,这好像是北宋
    爸,这好像是北宋

    爸爸去哪?北宋。人家穿越,不是带着仓库就是带着系统,为啥我却带着爹?且看主角重回北宋初年,画一副不一样的清明上河图。...

    2020-07-21 10:45:39
  • 世界最早的石刻星图 苏州天文图始建于北宋景元年1034
    世界最早的石刻星图 苏州天文图始建于北宋景元年1034

    世界最早的石刻星图有多早?中国南宋天文、地理图等碑石。在江苏省苏州市人民路三元坊北文庙内。文庙始建于北宋景元年(1034),现存建筑除大殿为明正德元年(1506)重建外,大部系清同治三年(1864)重建,戟门内保存着宋 ......

    2020-07-15 16:55:30
  • 世界最早的立体地图 北宋科学家沈括制作《使契丹图钞》
    世界最早的立体地图 北宋科学家沈括制作《使契丹图钞》

    世界最早的立体地图是什么样子?《使契丹图》是沈括于熙宁八年(1075)出使辽朝,与契丹贵族谈判代北有争议地界时所作的沿途考察报告,从书中可知辽的生产生活、气候、习俗、“捺钵体”的建筑等情况,还记有沿途驿道 ......

    2020-07-14 14:56:01
  • 店长回应保护遭熟人下药女顾客 被称为教科书式的营救
    店长回应保护遭熟人下药女顾客 被称为教科书式的营救

    @荔枝新闻:【店长回应保护遭熟人下药女顾客:保护女性是我们应该做的】近日,深圳,一女子自曝水杯遭熟人下药后被好心店员所救。女子称,店员注意到男子在杯中放入粉末后,以续杯为由收走水杯。随后女子被店员私下告知,同时在其掩护下离开后报警。网友称为 教科书式的营救 。店长称,事发后有很多网友电话点赞,同时表示, 保护女性,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目前公安已介入处理。(视频点击) 原标题:店长回应保护遭熟人下药女顾客:保护女性是我们应该做的责任编辑:郑莉莉...

    2020-07-13 16:55:25
  • 家中起火 9岁姐姐带着弟弟妹妹教科书式逃生
    家中起火 9岁姐姐带着弟弟妹妹教科书式逃生

    家中起火冒烟,大人又不在,势单力薄的小孩子身处险境,该怎么办?7月7日上午,浙江余姚一栋居民住宅楼突然起火,家中没有大人,只有9岁的姐姐和弟弟妹妹们在家。火灾发生后,姐姐带着弟弟妹妹利用自己所学到的消防安全知识在第一时间正确呼救,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后成功自救逃生。当地消防部门将孩子们的正确行为称之为 教科书式 的火场自救逃生。家中起火,三个孩子自救成功东都佳苑小区着火了! 7日上午10时35分许,有人报警称,余姚市凤山街道东都佳苑一处居民家中突发火灾,有三人被困,且都是小孩。接到报警后,余姚市消防救援大...

    2020-07-09 12:25:01
  • 中国最古的琴台 伯牙台始建于北宋
    中国最古的琴台 伯牙台始建于北宋

    中国最古的琴台是什么琴台?古琴台(GuQinTai)又名俞伯牙台,始建于北宋,重建于清嘉庆初年(公元1796年),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龟山西脚下的月湖之滨,东对龟山、北临月湖,是中国音乐文化古迹、国家AAA级景区 ......

    2020-07-08 22:56:31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