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南山说医生看的不是病而是病人 钟南山谈疫情何时结束最新消息
问:您常说自己“不过是一个看病的大夫”,如何看待医生这个职业?
钟南山:医学是一门实践性科学,我的很多想法甚至灵感,或者一些科研题目,都是从临床实践里来的。我不太习惯从文献中找课题。
医生看的不是病,而是病人。我们要经常想到的是,在医学里有什么问题解决不了,你怎么去解决?像我40年前在英国,就开始跟导师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当时诊断很清楚,但是治疗很落后,后来技术改进了很多,但对病人治疗仍然没有带来实质改变。
我一直在思考,这其中的要害在哪儿?很多慢性病,比如高血压,你早期把它控制住,就不会发展为脑出血、脑梗塞。糖尿病也是如此,不一定等到出现其他症状才下诊断,血糖高到一定程度就控制,一些合并症都可以避免发生。这就是战略的进步。
很多呼吸科医生不愿意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因为没什么好办法救治。病人来的时候,已经呼吸困难了,这个时候肺的病变已经不可逆转。所以在2000年初,我就有这个想法,为什么不在病的早期进行干预呢?
在世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治中,只有出现症状才干预。现在我们的看法改变了,因为我们做了一些研究发现,更早期没有出现症状,或者只有很轻的症状时就实施干预,效果非常好。我们要继续走这一条路。
问:我们看到,您的这张办公桌上,除了电脑、资料,还专门摆了一个年轻时打篮球的小雕像,年过八旬仍能承担非常繁重的工作任务,是否和一直没有间断锻炼有关?
钟南山:我从小就喜欢体育,后来在中学、大学经常参加体育比赛。竞技体育的优点,一方面是指锻炼对身体有很大好处,另一方面对培养意志品质也有很大帮助,什么事情都想争上游不落后、追求高效率。我原来跑400米,训练一年成绩能提高两三秒就了不得了,在平常的工作里,你为什么不能也珍惜每一分钟、每一小时?所以这对我提高学习效率有很大启发。再一个就是协作,像跑接力赛一样,得大家一块儿努力。我们研究所里从1982年就开始组织篮球队,每个星期六晚上大家聚在一块儿比赛,坚持了30多年。
身体是基础,健康需要投资。我现在每天工作十二三个小时,还有这个能力支持,跟身体锻炼很有关系,对我来说这一辈子受益非常大。
问:能和我们回忆一下,什么书对自己的影响比较大吗?
钟南山:工作以后,我没有时间看小说一类的书籍,但在中小学时看了很多,比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当时对我的影响就非常大。爱国主义精神,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思想,影响了整整一代人。就像我父亲说过,人的一生,在这个世界上能够留下点什么就不算白活。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