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味浙江无名老店:铁锅里炒出岁月余味
小食制作 黄岩西城供图
中新网台州6月17日电(记者 范宇斌 通讯员 蔡冬冬)炒米糖、芝麻糖、花生糖……这些是浙江黄岩民众小时候置办年货必不可少的小食,大多数人有这样一段记忆:街上卖炒米糖的摊子旁,小孩子们站在摊前眼巴巴地看着,听到“嘭”的一声,又害怕又期待。等到炒米糖做好,递到大人们的手上,就迫不及待地掏出来吃,咬在嘴里嘎嘣脆响……
而今,早已走过了为温饱发愁的年代,炒米糖一类的小食慢慢从年货变成今日随时可以买到的小零嘴。走在浙江黄岩永宁街,炒米糖、芝麻糖的香气,沿着时间的痕迹悠然飘来。
油枣 黄岩西城供图
上午8点未到,烤糖老店的主人黄文进已经开始忙碌起来,整理货台、准备食材……35年间,每天如此。
油枣是老店每天必做的小食之一。黄文进一早揉好了面,切成小块备用,擀面杖在面团上来来回回,力道十足,各种工具轮番上阵,刀工利落齐整,擀开的面皮被切成细条年糕状,一条条堆在桌上,雪白可爱。
老店门面 黄岩西城供图
12点,阳光破开云雾,为老店镀上一层金色的光晕,店内的油锅里正“嗤嗤”冒着泡。烟火升起,黄文进麻利地将粉条倒进锅里,粉条在油中翻腾,完成了从雪白到金黄的转变。
油枣的软硬程度影响着食用的口感,黄文进时不时地从油里捞出一颗用手去捏,心中计算着出锅的时间,此时的油枣热度极高,黄文进却面不改色,这样的“试探”他早已重复过千百次。经油炸之后,油枣色泽金黄,内部呈蜂窝状,入口酥脆,好吃不腻,深得人们的喜爱。
油枣 黄岩西城供图
历经4个多小时,一锅金黄酥脆的油枣终于呈现在众人的面前,再裹上一层芝麻、糖粉就可食用了。这一套流程对于黄文进来说再熟悉不过了,这40年来他几乎每一天都要重复一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