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镇解锁“向往的生活”
从交通闭塞、深度贫困的没落村镇,到文创风靡、民宿林立的旅游网红地,福州嵩口让原住民成为旅游从业者,将原生文化融入旅游景点,在家门口让古镇居民脱贫,过上向往的小康生活。
“嵩”意为高山,溪水合围谓之为“口”,此为嵩口名字由来。在福州嵩口90后女大学生林露露眼中,家乡南面靠山,东西北三面被溪水环绕,在地图上看像极了一个“钱袋子”。但伴随着水运的没落,古渡来往的船只少了,土地荒了,年轻人到城市里打工了,这个山里的“钱袋子”也兜不住钱了。
2014年清明,林露露在镇上的古民居里碰到一群台湾人。后来她才知道这是镇政府请来改造古镇的“打开联合”规划设计团队。那一天,她以向导身份带着台湾客人把古镇转了个遍。那个月,她成了这个团队的实习生。从那之后,她打消了往城市跑的念头,和镇上3万多名“原住民”一道成为嵩口古镇改造的参与者和监督者。也是从那时起,她看见古镇迎来一波波游客,老乡在家门口脱贫,古镇的“钱袋子”又鼓起来。
民宿兴起,原住民“松口气”
嵩口古厝里至今保留着传统的慢生活节奏。 被访者供图
“这是‘七仙女’团队打造的民宿叫‘松口气’,现在是我们镇上的网红景点。运营人员中不仅有宝岛台湾的、东北哈尔滨的、福州的,还有我们嵩口土生土长的姑娘。”往来嵩口的游客都能从当地原住民地陪口中,听到这一段讲解词。
林露露就是讲解词中那个土生土长的嵩口姑娘。“松口气”客栈也成为她在“打开联合”结束实习后,参与古镇改造的第一个创业项目。
“松口气”客栈使用的老民居是一栋三层的土木结构建筑,正对着嵩口地标性景观鹤形路、宴魁厝。
给被水泥覆盖的外墙披上传统的“黏土外衣”,用竹木结构装饰立面……镇政府和“打开联合”投入200万元,完成客栈的硬件改造工程,力求还原古民居的原貌。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