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众包 网约工作等表现不俗——发展新就业形态如何补齐“短板”
作者 :唯爱娇娘 2020-06-30 22:08:20 审稿人 : admin 围观 : 次 评论
新业态需制度支撑
为完善就业促进政策,支持新就业形态更好发挥保就业、防失业与提升就业质量的作用,莫荣建议,要分类规范新业态下的用工。
“要研究新业态下的平台用工和传统劳动用工的区别,创新劳动保障法律制度,更好地保障劳动者权益。同时,要制定更加积极的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支持政策。对于解决就业人员较多的平台,可根据吸纳就业困难人员的具体情况给予稳岗补贴。”莫荣说。
记者从人社部了解到,日前,由人社部、国务院扶贫办主办的“数字平台经济促就业助脱贫行动”正式启动实施。行动将针对贫困劳动力和农民工技能特点,提供一批外卖骑手、物流收派、仓库管理、理货打包、家政服务、汽修服务等岗位,定向投放贫困地区;针对无法外出务工的贫困劳动力,提供一批电商平台智能标注员、兼职云客服等居家灵活就业机会。
在莫荣看来,出台新业态灵活就业职业培训政策尤为重要。“比如,美团平台上注册线上手艺人保持不断增长,数量已达百万人。对于通过培训提高手艺人的服务质量,帮助平台开展线上职业培训,对符合培训补贴规定的给予补贴等,需要研究并创新政策。”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零工经济”这种去组织化的就业模式打破了雇主与劳动者的传统用工关系,新就业形态也面临着就业安全性的风险。
“应研究解决灵活就业人员参加社会保险的便捷性问题,进一步优化社保参保服务,提高社保覆盖面。”莫荣表示。
上一篇:十部门加强控辍保学:坚决防止因疫情造成新的辍学 下一篇:返回列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