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有好消息!美国星链升级为星盾后,北斗加入全球卫星搜救系统
近年来中国在高新科技以及航天领域的综合实力有了十分明显的提升,为了逐渐摆脱在各个方面对西方国家的依赖,中国建设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同样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在此前美国SpaceX公司将所谓的“星链”卫星系统升级为“星盾”之后,中国的北斗导航系统也传来新的突破。根据媒体报道,此前在国际搜救组织大会上,四个理事国同中国签署合作意向,主要内容便是有关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这意味着中国在国际社会将会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可和重视。

根据报道显示,四个理事国中包括俄罗斯、美国加拿大以及法国,中国和这四个理事国共同发表公开声明,宣布北斗系统将会成为国际中轨道卫星搜救系统的一部分。不仅如此,全球卫星搜救系统技术相应标准经过修订后,也在这次大会上顺利批准。早些时候北斗导航系统曾在定位导航授时服务上得到认可,此次国际搜救大会的公开声明意味着北斗系统再一次获得国际社会认可,同时中国也就此成为国际搜救卫星组织的重要成员,能够为全世界的搜救工作提供帮助和支持。

资料显示,国际卫星搜救组织与1979年正式成立,而中国在1992年正式加入其中,中国成为地面设备提供国是在1997年的时候,随后中国开始将注意力放在国际搜救服务商,于2016年开始对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北斗国际搜救服务系统便是中国取得的重要成果,全世界的用户都能享受北斗系统的406MHz遇难信号转发服务。北斗导航系统相较于其他国际搜救系统有十分明确的不同,其中最重要的便是双向沟通功能,能够及时告知求救者信号已经顺利被接受。
这个功能能够给予求救者很大程度的精神鼓励。不仅如此,北斗卫星的短报文通信服务也是自身的独有特点,在部分区域最长报文长度可以达到10000个汉字,并且能够对语音和图片进行传输。同时能够利用卫星锁定求救短信发送者的地理位置,发生了自然灾害等情况时,北斗卫星能够用这样的方式对遇难者进行搜救,这也是其他搜救系统所没有的优点。

目前中国的北斗系统已经成为世界的北斗,在中东以及非洲等地区,能够通过北斗卫星提供的地理位置数据执行多项工作,进行定位以及农业活动都更为便捷。
部分消息参考来源:新京报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