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首富被抓?坐拥4家上市公司的大集团被查!资本版图有多大?
新疆首富孙广信被“抓”的消息搅动了舆论,这位传奇首富在缔造了辉煌商业帝国的同时,人们对于他的议论也从来没有停止过,他是一个充满争议性的人物。

据了解,孙广信此次遇到的麻烦和几年前的一宗收购案有关,是老东家在找现东家的麻烦。这宗收购案到底是怎么回事?孙广信花了近30年缔造起来的广汇商业帝国资本版图有多大?
一、 股权纠纷
孙广信是一位带着神秘色彩的企业家,上个世纪90年代初,他从部队复员后,用3000元的转业费再加上40万的借款创建了广汇工贸(广汇集团前身)。通过卖推土机,孙广信攒起了第一桶金,其后又涉足到石油、地产等行业,资本如雪球般越滚越大。

近30年的发展下来,孙广信的广汇集团已经拥有4家上市公司,经营领域包括物流、汽车服务、地产和能源。根据公司2021年的财报显示,广汇系商业帝国的资产总额达到了2721.19亿,营收规模达到了2023.32亿。今年3月份,孙广信以355亿身家摘得了新疆首富的称号。
如今证监会给广汇集团多家控股上市公司发函,根据信函显示,4家上市公司实控方广汇集团已经正式被证监会下发了《立案告知书》。更多的资料显示,此次事件涉及到广汇集团7年前的一宗收购案,老东家陈铁铭和孙广信存在着股权纠纷。

这起收购案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陈铁铭要揪住孙广信不放呢?
二、 收购案始末
这件事还要从2008年说起,当时大洲集团的董事长陈铁铭通过在二级市场不断收购ST兴业的股票而成功入主了这家公司,成为了公司的实控人。此后他对公司进行了多次重组尝试,但均以失败告终,最终将公司更名为大洲兴业。

2015年,孙广信旗下公司亚中物流欲要借壳上市,瞄准了大洲兴业。经过多轮磋商以后,大洲兴业最终决定将公司出售给孙广信。具体的方案是以11.95元/股的价格出售公司100%的股权。交易完成以后,孙广信成为了大洲兴业的实控人,并于2017年将公司更名为广汇物流。
根据公开资料介绍,此次的股权纠纷源于陈铁铭与孙广信,陈铁铭指控孙广信及广汇集团未能按照约定进行要约收购。虽然具体的事情经过如何在证监会出具的信函中没有给出,但公众普遍猜测这与广汇物流的频繁关联交易有关。

根据双方的协商,亚中物流在收购成功以后,需在2016-2018年分别完成2.4亿、3.4亿和5亿的扣非净利润,虽然其后亚中物流的业绩均超额达标。但这主要依靠与孙广信旗下其它公司的关联交易所完成,比如在2018年7月,亚中物流以4666.67万收购广汇旗下御景中天70%股权。
这是一种资产腾挪术,如果不采取这种方式的话,亚中物流和孙广信将不能达成约定目标,这或许是引爆此次事件的导火索。而实际上,孙广信本人本来就是一个饱受争议的人物,知情公众对他的印象非常不好,这是怎么回事呢?

三、 饱受争议
孙广信最出名的一起事件发生在2013年,投资人王炜华多次“狙击”广汇能源股票,引起了孙广信强烈的不满。这一年,王炜华举报了广汇能源存在违规资本市场操作,涉嫌恶意买卖自己公司的股票。
孙广信大怒之下向乌鲁木齐警方报警,结果乌鲁木齐公安局跨省在上海抓捕了王炜华。这起事件轰动一时,让公众感受到了孙广信能量之强大,对于他的“霸道”也感到愤怒。

并且孙广信曾经还将70幅字画作价35亿计入了集团的资产之中,这一反常的举动引发了外界广泛的质疑,且不说这些字画的用途,但孙广信的这一举动就严重损害了公司的独立法人地位,孙广信这是完全把广汇集团看成了自己的私产,却完全无视了众多股东的利益。
总结
新疆首富孙广信遇到麻烦了,他的广汇集团正式遭遇到了证监会的调查。孙广信的资本版图非常大,但却大而不强,2021年的净利率只有2.39%。这样的大公司无法抵抗剧烈变迁的市场环境,孙广信目前遭遇到大麻烦看似是“黑天鹅”事件,实则是必然会出现的情况。
对此,你们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