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春莹罕见发声,用3国语言发了句1400年前的话,透出强烈信号!
中国的综合实力在近些年得到迅速提升,同时中国始终坚持相互尊重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全球众多国家建立了密切的合作交流关系。在这样的背景下传来新消息,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日前在推特上用中英阿三种语言引用一则阿拉伯古训:知识,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这句来源于1400年前的古语也透露着十分不寻常的信号。

根据媒体报道,华春莹此前还曾发布多张图片提到了多项民意调查结果,中国在阿拉伯青年心里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根据民调结果显示,认为中国是自己国家重要伙伴的阿拉伯青年占据了受访者的78%,在所有国家中位列第一,同时也有众多阿拉伯青年认为相较于宣扬民主,更注重促进稳定等相关问题。华春莹在推特上表示:中国和沙特阿拉伯人民之间的友好交流和相互欣赏可以追溯到多个世纪以前。先知穆罕默德1400年前的话如今仍然引起人们共鸣。

事实上,近年来中国和阿拉伯国家的交流与合作相当频繁,凭借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雄厚实力,麦加-麦地那高速铁路是世界上第一条从沙漠中穿越的电气化高速铁路,能够帮助众多旅行者和穆斯林朝圣者前往伊斯兰教最神圣的城市。不仅如此,中国和沙特阿拉伯在能源贸易领域也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中国作为一个工业生产大国,对石油等能源产品有着很大的需求,而沙特作为当今世界位居前列的石油出口国,双方的合作也有着十分关键的意义,有助于维持中国的能源保障。

最近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也首次召开,此次峰会预示着中国和阿拉伯国家的合作关系会得到进一步巩固,对双方自身的利益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在峰会上也表明自身立场: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中东地区正在发生新的深刻变化。阿拉伯人民要求和平与发展的愿望更加迫切,追求公平正义的呼声更加强烈。中阿作为战略伙伴,要继承和发扬中阿友好精神,加强团结合作,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阿命运共同体,更好造福双方人民,促进人类进步事业。
这番讲话充分展现中国的态度,希望未来能够在双方的共同合作下推进全球发展,促进彼此经济等领域的迅速提升。
部分消息参考来源:环球网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