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波冲击刚到,我们不愿看到的情况还是发生了
很多人经常说“意外和明天不知道哪个先到来”,尤其是在疫情不断爆发的期间,很多人的心态出现了失衡的情况,虽然李兰娟、钟南山等众多的专家表示,奥秘克隆的毒性处于不断下降的状态,不会对人体的健康造成极大的影响和伤害。但是在防御政策逐渐放开后,阳性病例的数量激增引发了很多人的恐慌,尤其是广西贺州小学生因肺炎病毒死亡这一事件的发布,也使这一恐慌达到了顶峰。

这样的场景是任何人都不愿意看到的,然而,随着开放时间的增加,感染人数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第一波冲击已经到了高峰期,有些不愿意接受的场景还是发生了。
【放开后不愿意看到的场景】
场景一:感染情况较复杂
从放开后社会整体的表现看出,放开的这一决策是正确的,正是因为疫苗的接种率逐渐提升,病毒的毒性处于下降的状态,整体的致死率不会超过0.1%,经过详细的数据统计显示:重症出现的概率也降低了将近80%,从传播渠道考虑,完全没有必要将其定义为甲类传染病。

即便在整体反响良好的情况下,针对新冠病毒的预防依然不能掉以轻心,毕竟这是一场持久的战役。
1、变异速度快
从目前资料中可以看出,新冠病毒的变异菌种已经高达11种,这也是在政策放开后不同地区的阳性人群症状完全不同的原因。
2、传播速度快
除此之外,奥密克戎的传播性变快,因为毒株的变异,也使其传播的速度大幅度提升,在短时间内使阳性病例大幅度激增,使医院成为了压力最大的地方。

这在短时间内,因为感染人数的激增,这一局面无法得到快速地解决,这也是在政策放开后,众人不想看到的局面,因为感染的情况远要比预期的更复杂。
场景二:挑战巨大
针对疫情的反应,没有任何一个事情是单方面的,所有事情都是需要串联在一起的,只有齐心协力才能共渡难关,在现阶段中以下这两个难点也是最难以攻克的。
1、医疗资源市场化严重
随着市场化的逐渐加深,医疗行业已经成为了在经济快速发展下的产物,成为了高盈利的产业,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从目前防疫的局面可以看出:过度市场化的状态,也是我国在防疫工作中遇到了极大的难题。
现如今很多药品在市场上处于缺货的状态,为了能避免疯抢囤积药物情况的出现,药企只能压缩其他药品的产能,从而能使药物达到供应平衡的状态,但是从某种程度上,药物价格的上涨也是无法控制的,这也是目前面临的巨大挑战之一。
2、医疗人才缺失
抗疫与医疗人才息息相关,需要有大量的医疗人才作为支撑。从此次抗疫的各种表现可以看出:在基础医疗人才上,我国仍然处于缺失的状态。

一个医疗人才的培养可能需要长达10年的时间,这也造成了我国基础医疗人才短缺的原因,这也是在这次疫情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
场景三:防疫的要求发生变化
现如今防疫政策逐渐放开,很多人担心苦撑了三年,最终会不会化为泡影?
尤其是贺州小学生死亡的事件,虽然官方并没有给出任何回复。但是众多地区阳性案例的增加以及市场药品的短缺,都令越来越多的人陷入到恐慌的状态,也有很多人陷入到了悲观的情绪中。

为了能避免疫情再次发生变化,在未来一段时间中防疫工作依然不能忽视以下这两个重点。
1、医改问题突出
众所周知,我国是制造型的国家,生产能力是非常强大的,现如今虽然短时间内出现了药品紧缺的情况,但是在药企的不断努力下,这一局面一定能得到有效地改善,避免因为药物问题使老百姓出现情况紧张的状况。
2、接种工作还需继续
除此之外,为了能让疫情更平稳地过渡,避免出现致死、致伤等情况,未来在很长一段时间中也会加大疫苗的接种率,现如今大部分人已经完成了第三针的疫苗接种。
但是随着毒株的不断变异,体内的抗体含量也会逐渐下降,在如此特殊的节点中,加强针显得尤为重要,这也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中工作的重点。

【总结】
对大部分人而言,现如今的新冠病毒并不可怕,只要能理性面对、积极治疗,与普通的流行性感冒区别并不大。但是对有基础性疾病的老年人和免疫力相对比较低的儿童而言,要尽可能提高认识,避免悲剧的出现。
今日话题分享:你认为在政策逐渐放开的状态下,针对新冠肺炎病毒的预防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欢迎在下方分享你的看法。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