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新冠的死亡标准真的存在不同?美国实际只死了几万人?
从12月初开始我国就开始放宽了对疫情的管控,一时之间,国内各地百姓都开始恢复到正常生活状态,不过在此期间,国内感染病毒的人数却也直线增长,大家也经常在互联网上分享自己或身边人的感染经历。

由于三年的抗疫让大家对病毒的了解越来越深刻,现在很多人对病毒都有一种客观理性的认识,知道病毒毒性大大减弱给我们的身体带来的损害并不严重,但网友关于病毒感染的讨论却也没有因此结束。
现在网络上突然流传一种说法称中国新冠死亡人数已经超过美国,难道说中美新冠死亡标准不同吗?

美国对新冠病毒死亡的界定标准:
依照美国美疾控数据中心发布的信息,2020年4月的死亡证明处理新冠病毒指南内容显示,新冠病毒与其他所有医疗条件和伤害一样,除非它是致人死亡的一系列条件中必要的一部分,否则检验人员都不应该将新冠病毒作为死者的死因。

这也就意味着并不是每一个死于新冠病毒确诊或疑似病例的人,他的死亡证明上所标注的死因都是感染性冠状病毒,假设一个患有新冠病毒的人在车祸中意外身亡,他的死亡证明中也不会把新冠病毒列为主要死因,除非法医明确是新冠病毒造成了这起车祸。

另外CDC下属机构死亡统计处主任在采访中也提到,如果是患者因肺炎或急性呼吸综合症死亡,新冠感染对其产生了不良的导向,新冠病毒将会被列为患者的死因,另外这位主任还提到,如果患者因为车祸而受到严重伤害,但并没有危及生命,随即入院治疗,若是他在医院感染了新冠病毒,随后死亡这种情况下,车祸与创伤可能只是一个促成因素,根本原因还是感染新冠病毒。

这种情况下,患者的死因中也会包括新冠感染,所以关于新冠病毒是否致人死亡这个界定非常复杂,他需要依据不同患者的情况而定。
所以这样来看,在美国新冠病毒只是引发一系列病态事件,造成直接或间接死亡的诱因,比如由新冠病毒引发了心梗或心脑血管疾病造成了死亡,也会被归类为新冠病毒致人死亡的范畴内。
截止到今年的12月20日,据CDC的不完全统计,美国新冠的累计病例数为95,344,462人,死亡人数为1,065,727人。
中国新冠病毒死亡的界定标准:
在此前我国召开的疫情相关新闻发布会上,北京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曾对中国设定的新冠病毒死亡标准做出强调,王主任表示,判断一位患者死于新冠的主要依据,包括他是否只由新冠病毒导致成了肺炎,并因此引起了呼吸衰竭而致死,这是能够被归类为新冠病毒感染的死亡病例,而像是心梗,心脑血管等疾病导致的死亡并不在新冠致死的范畴内,这也就意味着我国所制定的标准要求新冠病毒感染引起的基础病死亡并不属于新冠病毒致死。

除了中美两国设定不同的新冠病毒死亡标准世卫组织,关于新冠死亡也有一种判定标准。
出于疫情监测的目的,世卫组织在认为新冠致死时的定义为,除非是有明确的同新冠疾病无关的死亡原因。临床确诊或确诊新冠的病例由与临床相容疾病而导致的死亡。
这也就相当于若是患者临床确诊为新冠病死亡后,除非是存在同新冠病毒,明确无关的死因造成了死亡,由于新冠所引发的相关疾病造成的死亡也都计算在新冠病毒死亡中。

如此对比美国和世卫组织的标准更为接近,他们的统计病毒死亡标准口径相对较窄,可另一方面,美国的标准各种衡量有很大部分都源于法医所提供的死亡证书上的诊断内容。
然而即便如此,2020年1月至2021年10月左右,由于流感和肺炎原因造成的美国新冠死亡人数还是接近一半,如果换算成我国的判定标准,美国的新冠病毒死亡人数也是中国的近百倍。

虽然说不同国家设定的新冠病毒死亡标准各不相同,但是不能否认的是,在防疫的这三年时间里,中国上交了一份令国人和国际社会都满意的答卷,中国用严苛的手段阻止了新冠病毒的大规模蔓延。

而如今由于新冠病毒毒性大大减弱,国家出于恢复国内经济发展的考虑决定放开管理,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选择和西方国家走一样的“躺平”道路,这只是我们根据现实情况变化而做出更合适的选择。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