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人都不想买车了?内行:并不是没钱了,而是大家学聪明了
随着近几年人均GDP的逐渐增加,汽车的单价下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购买私家车,距离有房有车的目标越来越近,通过相关机构发布的数据可以看出:截至2021年年底,有48.7%左右的人计划购买车辆,但是因为种种原因无法达成现实。
通过这一数据可以看出:汽车的市场依然是非常庞大的,有着强大的上升空间,相隔几年的时间,为何越来越多人不想买车了?内行人士对这种情况进行分析发现:这种情况并不是没钱导致的,而是因为大家都学聪明了。

【为何买车的人数越来越少】
1、公共出行更便捷
要想富先修路,是很多人心中的认知,也是很多城市发展的主要方向。
在我国众多的城市中,对公共交通是非常重视的,在公共交通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建设,因此,呈现出非常完善的状态。
尤其是大多数城市都有非常便捷的地铁网络,可以随心所欲地出行,线路是四通八达的,无论到达任何地方,都是非常方便的。

尤其是短途出行,相比开车而言,很多人也会选择乘坐高铁,即便是长途出行,高铁线路也能满足大部分人的需求。
2021年底,据官方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的高铁里程已经达到了4万公里,铁路已经达到了15万公里,极大程度为居民的出行提供了强大的便利,这也造成了一部分人不愿意再购买汽车了。
2、道路太过于拥挤
很多城市道路拥挤的情况是无法回避的,尤其是早晚高峰,与其开车出门,还不如乘坐公交、地铁更方便,既不会堵在路面上,也能避免寻找停车位。

这种情况在一线和新一线的城市中,几乎成为了令人非常头疼的普遍现象,尤其是很多外地人口向城市涌进,也使汽车的饱和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
在一线城市中,开车一小时,堵车半个小时,几乎已经成为了常态,似乎可以被大多数人接受,这也导致很多人购买汽车的欲望直线下降。
3、养车成本太大
近几年,我国在汽车领域中的突破是非常大的,无论是新技术的研发,还是汽车的制造成本优势,都是非常明显的,这也使越来越多的人有能力购买喜爱的小汽车。

虽然买车的价格变低了,养车的费用却令人无法忽视,当车辆买到手之后,就相当于领养了一只“吞金兽”,不仅保险要花钱,加油、维修、保养更是无形之中的开支,后期的养车费用也是令人无法忽视的。
如果汽车没有在定期的时间内进行保养,很可能在驾驶过程中出现安全隐患。
假如没有为车子购置保险,一旦出现任何交通意外,不仅自身的权益无法被保障,甚至也会赔得倾家荡产。

以一台20万元左右的汽车例子,在一线城市中,为了让车子能停在安全的地方,还需要在小区配置20万左右的停车位,使生活成本大幅度地增加,这在很多人眼中是一笔不划算的买卖,从某种程度而言,也使养车的成本大幅度提升。
4、年轻人的经济负担太大
消费是需要持续拉动的,现如今能拉动消费的人群,主要聚焦在90后的群体上,这部分人群也成为了购买小汽车的主要人群之一。
然而,现如今大部分90后的整体经济压力,压力相对是比较大的。因为房子的高额价值使大部分人没有办法全部付清,房款只能选择按揭的方式,一旦工资发下来,也会填补房贷的窟窿。
很多90后的年轻人在还完房贷后,手上剩余的钱财是非常少的,只能满足日常生活所需,完全没有办法再省出一部分钱购买汽车。

更令90后年轻人非常恐惧的是,除了买车的巨额费用外,还需要承担着后期养车的庞大费用,这才是令人非常头疼的。
很多90后的年轻人非常爱面子,除非不买车,否则就要买更有面子的豪车,老破小的车辆是不会列入到购买清单的。
【总结】
从上述几种原因进行分析会发现:现如今汽车销售量逐渐下跌,也是难以回避的现象,与其说是没有钱,还不如说是现在的消费者变得越来越聪明了,懂得算这一笔账目了。
事实上,现如今城市交通网络四通八达,在没有足够经济储备和基础的情况下,合理消费才是最理智的,至于是否买车,完全需要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衡量。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