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出现“白肺”现象,与疫苗有关吗?国家卫健委作出权威答案
当前新冠疫情仍然是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早些时候中国结合疫情形势的变化,宣布对疫情防控措施作出调整和优化,全国新冠病毒感染者人数大幅度上升,部分新冠病毒感染者出现了肺炎,或者CT过程中发现白肺等情况。针对这种情况有人作出表态,认为和感染原始新冠病毒毒株和新冠疫苗存在关系。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专家表示新冠疫苗接种和原始毒株跟目前出现的白肺现象没有关联。

专家表示,白肺其实是影像学上的口语化描述,肺部本身由肺泡组成,肺泡当中存在大量的空气,而在进行X线或者CT检查的过程中,影像正常情况下应该是黑色的,但如果肺泡内部存在炎症和感染,炎性细胞和液体会填充肺泡,在影像学上原本黑色的区域就变成了白色,这就是所谓的白肺。但实际意义上并不是意味着肺部本身变成了白色。专家强调随着炎症逐渐消退和渗出液体的吸收,白肺的情况也会逐渐得到缓和,影像学上的肺部表现也会恢复到原本的黑色。

专家强调并不是肺部出现炎症就会出现白肺,一般出现白肺的时候都是比较严重的肺炎,在白色影像区域达到70%的时候,才会被称呼为白肺。专家还强调在这样的情况下,对老年人健康状况的监测需要进一步加强,因为这种情况大多发生在老年人感染新冠病毒之后,如果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需要立即送往医院接受治疗。老年人如果感染新冠病毒出现重症不应该进行逐级转诊,而是立即送往三级医院接受对应的治疗,避免整体情况进一步恶化。

早些时候张文宏教授也对疫情局势作出判断,其强调目前奥密克戎毒株的致病力已经明显下降,大部分感染者都是无症状和轻症感染者,能够在几天内康复,但在此期间仍然需要提高警惕,维持相应的防护措施,因为这种毒株对于老年人等弱势群体的攻击性依然存在。在这个过程中疫情防控工作的重点也会从防控感染转移到预防重症和危重症,而这种病例大多集中在老年人群体上。在这个过程中不仅需要推进老年人的免疫加强工作,同时还需要依靠对应的药物进行治疗,并且为他们提供反向保护,避免病毒出现在他们的活动空间。
部分消息参考来源:中国侨网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