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火”的连花清瘟,“起飞”的院士,以岭药业百亿财富从何而来
在疫情面前,大多数人的情绪都是非常恐慌的,但是,在政策调整后,所有人对药物都保持着趋之若鹜的状态,直接导致药店里的货架被抢购一空,尤其是感冒药现如今依然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除此之外,芬必得缓释胶囊、扑热息风等药物也成为了近一段时间药店炙手可热的商品,甚至连治疗日常感冒的连花清瘟也多次被推上热搜。

从疫情防控的角度衡量,上述这几种药物都是能起到一定治疗效果的,而且能抵抗病毒的滋生。连花清瘟胶囊的热销也使一位富商逐渐走入到大众的眼前,这位富商是一位有着强大科研精神的院士。没错,他的名字就是吴以岭。大火的连花清瘟,起飞的院士首富,在这一波疫情中获得了百亿财富,以岭药业的财富到底是从何处得来的?引发了众人的关注。
【努力不会被辜负】
天道酬勤,经常被挂在口中,是很多人的座右铭,起到了激励的作用,吴以岭就是这一词汇最好的代言人。

吴以岭从小出生在医生家庭,他的父亲对中医非常喜爱,研究甚深,通过对祖辈搜集的医书进行深入研究,积累了大量的经验,这也使吴以岭从小就生长在中医的知识海洋中。
值得庆幸的是,吴以岭在中医中是极有天赋的,虽然求学的环境非常恶劣,但在5岁时已经熟记药方,13岁已经可以分辨二百多种药材和功效。
从小到大,一直读着《黄帝内经》、《伤寒论》等中医著作,丰富了吴以岭的视野,也坚定了吴以岭学医的信心。

当高考恢复后,吴以岭并没有任何犹豫,直接报考了河北医科大学中医系,深感中医的博大精深,继续攻读硕士,工作在一线十年的时间,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尤其是在心脑血管上的成就,令人无法忽视,即便在市场环境和药物研发的双重考验和压力下,依然没有将其打垮,在各种艰难的背景下,创办了黄帝制药厂和石家庄开发区医药研究所附属医院。
吴以岭身上的重担,并没有使他放弃医生和院士的责任,在医学研究上依然保持孜孜不倦的状态,因为其在药物上的创新和科研,使其赢得了巨额财富,甚至有很多人戏称吴以岭是百亿院士,其家族坐拥15亿美元。
即便在如此状态下,吴以岭依然坚持每一天出诊,耐心为每位病患看病。

【过硬的产品】
众所周知,以岭药业的拳头产品是连花清瘟胶囊,在2003年非典爆发时,这一药物大显神威。
要知道当时的非典几乎处于人人自危的状态,因为和古代的瘟疫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吴以岭采用红景天、藿香、板蓝根作为原料研制出了有着清热解毒效果的连花清瘟胶囊。
当非典逐渐控制后,吴以岭敏锐的市场触觉使他感受到了市场的需求,尤其是在流行性感冒暴发时,对这一药物的使用率是非常高的,因此,将这一药物进行重新的研制,连花清瘟胶囊也成为了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感冒药之一。

尤其是在2009年,流感不断爆发的过程中,连花清瘟胶囊再次脱颖而出,成为了对抗病毒的排头兵,两次突出的表现使连花清瘟胶囊呈现出了一张优秀的成绩单。
近两年针对新冠病毒的治疗,很多人再次将连花清瘟纳入到采购的清单中,正是因为这一契机,也使以岭药业赚得盆满钵满,整体收入达到了87.82亿元,其利润与2019年相比,高达两倍之多。
【危机逐渐出现】
对吴以岭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他经常说的一句话是:大市场都在感冒,很大机会是流感。

事实上,这一句话的背后隐藏着令人无法忽视的隐患,尤其是在我国疫情政策放开的状态下,连花清瘟也会逐渐失去优势地位,需求量大幅度下降。
此时以岭药业的危机也会逐渐显现出来,毕竟在以岭药业的众多药品中,连花清瘟是当家花旦,如果市场份额一旦下降,很可能也会在利润上出现大幅度的缩水。
要知道以岭药业的科研经费一直都是非常少的,无论是2003年的非典,还是如今的新冠肺炎疫情,这一波红利终将会成为过去,也会使以岭药业的营业受到一定程度的波及。

【总结】
吴以岭的个人成就,是无法忽视的,无论是天资,还是后天的努力,缺一不可。
作为技术转化财富的学者,能用知识造福人类,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关键是其中还能产生收益,对所有人而言,达到了双赢的局面。然而,在这种红利逐渐消失的状态下,以岭药业也要更注重企业的管理,如果只是将视线聚焦在营销推广上,没有拳头产品的质量突破,未来也很可能会陷入到充满危机中。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