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卫组织称,对中国旅客入境的限制“能够理解”,中方作出回应了
随着新冠疫情局势的不断变化,中国在早些时候宣布对疫情防控措施做出调整,在以往的基础上进行改善和优化,减少对民众日常生活的影响。最近这项措施公布后,新冠病毒感染者人数大幅度上升,入境的全员核酸检测和集中隔离也都已经遭到取消,相关消息公布后迅速引发广泛关注。不过就在这样的关键时刻,早些时候多次呼吁中国放开入境管理政策的部分国家态度却发生了相当巨大的改变。日本、美国和印度等多个国家宣布对中国旅客实施落地检测和定点隔离的限制措施,这样的加码防控措施迅速引发外界热议。

根据媒体报道,印度在公布这项措施后表示为了尽可能避免出现新一轮新冠病毒感染,其他国家并未给出相应的理由,有专家表示这样的行为对国际互通造成一定的阻碍,各方对经济和贸易层面交流恢复的期待值也会因为这样的措施而有所下降。根据媒体报道,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早些时候在命令中做出明确表态,不仅会对中国直飞日本的航班数量进行限制,同时只有成田和关西等少数几个机场可以降落中国的航班,7天内到过中国或者中国大陆的旅客需要接受落地检测,如果核酸检测为阳性,那么就需要进行七天的定点隔离。

在这样的背景下,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在新闻发布会上发表公开讲话,声称自己希望中国能够公布有关疾病严重程度、住院人数等各方面的详细数据,同时要求中国按照以往的规定对数据进行分享。随后,谭德塞更是表示各国之所以会对中国游客入境设置新的限制措施,主要是因为中国的信息“缺乏透明度”,各个国家选择用这样的方式保护民众,正因此出台这样的措施是“能够理解”的。

相关消息公布后,迅速引发广泛关注,因为国际社会众多专家对中国的疫情防控措施都表示肯定和认可,此前还有专家表示中国正在积极开展免疫加强接种,同时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效果。欧洲疾控中心更是发表公开讲话,从研究结果来看中国传播的毒株和欧洲国家并没有太大的差异,坚持科学的前提下针对中国实施额外的疫情防控措施是十分不合理的行动。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也强调:中方始终认为各国防疫措施应当科学适度,对各国公民一视同仁,不应影响正常的人员交往和交流合作,我们希望各方秉持科学原则,携手保障各国人员安全往来,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为国际团结抗疫和世界经济复苏贡献力量。
部分消息参考来源:环球网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