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双肺“白化”?专家给出3个预警信号,阳了的人需要注意
在国内疫情形势出现剧烈变化后,全国结合当前疫情状况对防控措施作出了一定的调整和改变,新冠病毒感染者的人数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增长,很多人身边出现了众多无症状和轻症感染者。有关“白肺”的相关话题更是多次成为热搜,这种情况也得到很多人的关注。

早些时候,专家已经对此做出判断,并表示“白肺”不能预防,只能通过其他方式进行“预警”。从目前新冠病毒感染的整体状况来看,80岁以上的老人如果出现感染新冠病毒的临床症状之后需要及时和医生联系,判断自己需要住院还是居家进行治疗。
专家强调,病毒性肺炎带来的“白肺”并不是立刻就会出现的,一般会在出现的两到三天内出现一定程度的预警,这些现象也需要大家保持密切关注,心跳、脉搏和血氧饱和度都会发生变化,如果家中的老人发烧,那么需要观察对方的精神状态,是否存在食欲不振、呕吐以及嗜睡等情况。对于那些存在基础疾病的老人,家里可以准备指尖血氧仪,及时发现脉搏和血氧饱和度的改变。也有朋友表示家里老人平时身体状况相对良好,家中没有准备血氧仪等设备,对此,专家表示可以观察老人精神状况以及他的呼吸频率。如果在休息的时候呼吸频次达到一分钟30次,那么也需要提高警惕。

此外,专家还强调,对于过于肥胖的人群即便是中青年人,感染新冠病毒后也需要保持警惕,同时密切关注自身的健康状况。对于当前的疫情状况,钟南山院士强调当前感染新冠病毒后大都集中在上呼吸道症状,很少会发展成为肺炎,所以可以将其称呼为新冠上呼吸道感染或者直接简称为新冠感冒。

同时,专家还强调未来的疫情防控目标会逐渐从防控感染转移到预防重症和危重症患者的出现。在这一过程中,新冠疫苗的接种依然是十分有效的手段,能够尽可能提高人体免疫力,减少重症病例出现的可能性。专家也表示目前国内出现多种奥密克戎毒株亚型,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便民众感染新冠病毒并且顺利康复,同样需要保持相应的防护措施,避免自己遭受影响,如果出现不同的毒株,体内的中和抗体可能无法发挥足够有效的作用。
部分消息参考来源:澎湃新闻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