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孩子,为何有的3岁就能帮爸妈干活,而有的成年了还在啃老
原标题:同样是孩子,为何有的3岁就能帮爸妈干活,而有的成年了还在啃老
“百善孝为先,子孝亲心宽”。家里有个孝顺的孩子,这是爸妈的期盼。一旦家里养了一个不孝的孩子,那爸妈就会抓心挠肝地难受了。
一位妈妈诉苦说,自己不知道做了什么孽,儿子一点都不孝顺。小时候学习不好,总爱跟人打架,自己跟老公操碎了心,可也不敢多说儿子半句。儿子长大了,只要管妈妈要钱,妈妈就必须得给,不然儿子就推搡妈妈。

可惜,老母亲最终给儿子花光了积蓄,儿子却娶了个爱花钱的媳妇,俩人还天天吵架,就知道算计老爸老妈的这点退休金,真是醉了。
这位中年妈妈想了好多方法,甚至还把那张“儿子不爱学习,亲妈跪求儿子用功读书”的照片,发到了朋友圈里。配文说“我养了一个如此孝顺的儿子,真是荣幸之至。”
但怎么嘲讽儿子儿媳都没用,儿媳起初嫌弃儿子不务正业,后来俩人竟然干脆凑在一起都不上班了,全靠老妈的供给。亲爸受不了,差点就要跟儿子断绝关系了,老妈仍是不忍心。

☆妈妈感慨不已:真是倒霉透顶,为什么人家的孩子孝顺,我养的孩子就不孝呢?
看样子,培养一个孝顺的孩子,还真是要趁孩子小时候悉心调教,长大就迟了!
此时,妈妈已经后悔了,早知今日,就不该事事妥协,处处忍受,不该害怕得罪儿子。妈妈眼看着别人家的孩子长大后那么孝顺,真是羡慕得不得了。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网上还有一张图片特别火,是一个3岁的小男孩,晃悠悠地拎着两个“煤气罐”的照片。

小男孩身穿长款T恤,大夏天里,他不怕炎热地帮着开烧烤摊的爸妈,给客人送扎啤,忙得不可开交。乍一看,男孩手里拎的扎啤罐子,就跟两个煤气罐一样吓人,连顾客猛一抬头都被吓到了。
但很快,看见这图的网友,就被小男孩吃力走路的样子,给感动得热泪盈眶。
这是谁家的孩子,这么懂事!才3岁就知道帮爸妈干活、孝顺爸妈了,真比一些成年人都成熟。小家伙在用自己的能力和表达方式,对爸妈诉说着“爸爸妈妈我爱你”,这感动了无数网友。

☆同样是小孩子,为什么有人3岁就能帮爸妈干活,有人却成年了还在啃老呢?
答案很明显,全在爸妈教育方式的不同。比如说,这位3岁孩子的爸妈,每天都在忙碌干活,辛苦付出。孩子耳濡目染,看在眼里了,再加上爸妈从小就要求孩子“回报”父母,帮忙干活。孩子自然就懂得用行动,来替爸妈分忧了。

而一些啃老的成年人,大概是习惯了爸妈的娇惯和纵容,从小就享受于爸妈的无条件付出,不懂回报和感恩。或者,感受到了爸妈对老人的不孝,照葫芦画瓢,学着爸妈的样子啃起了老。
☆知乎上有个问题,如何培养孩子的孝顺之心?
其中有个回答,说得斩钉截铁:培养一个孝顺的孩子,这是一个好办法,就是身体力行给孩子做榜样。
童话大王郑渊洁,在电视机刚兴起的时候,就带着10岁的儿子去商场买电视机。那个时代,家里有个电视机真的很奢侈,所以儿子以为是爸爸要给他买,非常高兴的就跟爸爸去了。

很可惜,带电视机往回返时,儿子却发现,爸爸走的根本不是回家的路。而是带着电视机,打算送去爷爷奶奶家。儿子开始有点不开心,但爸爸却语重心长地讲:“你还小,还年轻,以后什么高科技的东西都能看见,但你爷爷奶奶未必就有机会。”
父母用自己的言行,教育出一个孝顺的孩子。这种儿时的教育,对孩子一生的影响,都十分深远。孝顺之心,已经深深根植于孩子的心底了。
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教育是童年微妙的真相之巅。
这些教育家早就提醒过我们,对孩子的孝心教育要趁早,在孩子幼年时就给孩子足够到位的教育引导,孩子才能更容易养成孝顺爸妈的好习惯。

比如,当孩子跟人打架,不好好学习,甚至还言语辱骂爸妈、推搡爸妈时,爸妈就不能再心软了。必要时,应该对孩子采用打骂等暴力手段,积极制止孩子的越界出格行为。一般罚站、写道歉信、多人监督避免犯错等方法,都能帮孩子扭转言行上对父母的不敬。
孝道教育在溺爱教育之下,容易被爸妈疏忽了。这个需要重点关注,防止一些爸妈过分宠爱孩子,不求孩子的任何回报,结果孩子却越来越难管教,长大后啃老不敬老,伤透了爸妈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