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政策“5禁”坑农民,层层加码盲目“一刀切”!老百姓有情绪了
“乡村振兴”战略已经是正在进行时,并且纳入了国家的远景规划纲要。为大力建设和发展我国的农村地区,国家出台了很多惠农政策,为解决农村发展中的一些弊病也出台了一些“禁令”。

但地方在贯彻中央精神的时候,常常会演变成坑农民的“土政策”,层层加码和“一刀切”的情况非常严峻!老百姓逐渐有了情绪,尤其是对5大土政策禁令,更是有着强烈的不满。究竟是哪5大“禁令”呢?
一、 农村地区禁止烧柴
为推进农村的环保事业和提升农民的生活环境,天然气入户工程正在广大农村地区展开。这本来是一项好政策,但少数地方对中央精神进行了曲解。用强制手段规定农村禁止“烧柴”,以此来推进天然气入户工程的进度。

农村地区利用烧柴做为日常能源来源已经是千百年来的习惯,况且我国农村地区的收入水平赶不上城镇地带,很多农民掏不出这个钱来。在严格的“禁令”下,不满的情绪开始蔓延。
但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农村仍然可以烧柴来取暖和做饭,北方很多地区农村已经出台了“禁令”。这种“一刀切”的土政策应该得到改善。
二、 禁止焚烧秸秆
禁止焚烧秸秆绝对是一项有利的政策安排,每年我国因农民焚烧秸秆酿成的山林火灾事件不胜枚举,并且焚烧产生的浓烟会破坏空气质量,加重大气污染。

针对秸秆的处理方案有做粗饲料、工业原料和发展新能源,但这些用途只是一个美好的规划蓝图,很多落后地区的配套设施根本跟不上!这种情况下,秸秆大量堆积在农田里,不仅会影响后续的耕耘,更会增加农民处理的压力。
目前有些地方已经进行了放开,允许农民定时、定点、定人的集中焚烧秸秆,在最大程度预防火灾发生的基础上对废弃秸秆进行焚烧处理。这项政策出台无疑会迎来广大农民的欢迎。
三、 农村“禁牧令”
在生态环境脆弱的农村地区实行“封山禁牧”的政策,对于当地的生态环境恢复来说具有重大的意义,老百姓也应该理解。但地方在贯彻中央文件精神的时候却没有充分照顾到农民的利益。

个别地方长达半年的禁牧时间给有畜牧需求的农民造成了巨大困扰,这半年的圈养需要耗费很多的饲料,多出来的成本该怎么办?市场价格可不会因为个别地区畜牧成本的增高而上涨,因此地方应当给予农民一定的补贴。
四、 禁止养猪
养猪场的建设需要很多证件,最难搞到的就是环保审批,因为养猪场排放的废水会对生态环境造成重大破坏。因此国家文件明文规定,生态保护区、旅游景点、居民水源地带、历史文化遗产景点附近不允许开办养猪场。

但在贯彻文件精神的过程中,层层加码和“一刀切”的现象出现了。很多地方不管农户申建养猪场的地点是不是“禁令”范围,通通予以禁止。甚至个别地方还开始禁止农户家养猪的行为,这引起了农民很大的不满。
要知道我国的CPI一篮子商品中猪肉价格的占比非常高,这种“一刀切”的做法无疑会拉高猪肉价格,从而抬高社会的CPI指数,最终受害的还是老百姓。这种层层加码的政策安排必须得到改变。
五、 禁止农民摆摊
农村地区没有什么太多可以创造经济价值的东西,土地就是农民最宝贵的财富。很多农民在收获以后都会考虑进城摆地摊把家里种的菜和粮食换成钱,解决一点生活压力。但城市地区是严禁随地摆摊的,这让缺乏销路的众多散户们觉得非常难受。

我国农村地区2021年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折合到月只有1577.58元,任何一个可以创造收入的机会对于农民来说都是宝贵的。好在有关部门已出台了专项文件,允许农民在县级以上行政单位批准的地点销售农副产品和其它日常用品。这对于农民来说是一个重磅的好消息,也希望更多的地方能够贯彻执行。
总结
土政策“5禁”坑农民,地方进行层层加码,盲目“一刀切”的做法必须进行改善。农业是社会经济运行的基础,农民是从事农业的主力军,如果农民的权利没有办法得到确保,我国的农业也将在未来遭受冲击。
对此,你们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