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高峰已到,又一个“坏消息”传来,能重回封控之路吗?
官方统计数据显示,北方门诊就诊的发热患者数量呈下降趋势,这标志着我国第一波感染高峰迎来了新的局面。随后而来的担忧就是重症高峰会不会接踵而来,给我们第二波打击。

在这个时候,国外又传来了一个对我们来说的坏消息,奥密克戎变异出了新毒株,在网络上XBB.1.5引起了轩然大波,不少人担心这会导致第二波感染高峰的到来,基于这种担忧,有人提出重新封控,让国家统一管理,这种观点可以采纳吗?
一、重症高峰
在“新十条”出台以后,各地都对疫情放开了管理。进入2023年后,北京的单日发热门诊就诊人数就高达7.3万人,这是一个峰值,随后便开始大幅减少,目前已减至每天1.2万发热患者就诊,跌幅超百分之八十。

很多城市情况同北京类似,只不过峰值出现的时间不同。这似乎意味着我国第一波感染高峰已经顺利度过,不过根据其他国家的经验来判断,高峰后的1-2周可能会出现重症高峰,这对于医疗资源来说是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我们要提早做好准备。
另外还有一个坏消息,奥密克戎变异出的新毒株XBB.1.5正在海外盛行,据海外数据统计,目前美国的感染者中百分之40.5为XBB.1.5新毒株感染者。这种新毒株具有很强的能力可以逃避免疫系统的防御入侵人体,对人体机能造成破坏。国内外专家研究后得出一致结论, XBB.1.5在将来一段时间内会成为全球主要流行毒株。

这让国内的民众非常的忧虑和恐惧,在上海入境的旅客中已经检测出了这种新型毒株。这可能会造成我国国内大面积感染的第二波感染高峰,网上非常多的网友建议国家重新封控,这种建议对于当下的我国来说真的可行吗?
二、再传“坏消息”
目前从现实情况来看,这种建议并不可行,并且提出这种建议的人,可能在工作上并没有受到疫情的大幅冲击,工资尚且足够,工作尚可稳定,封控对他们毫无影响。但是他们似乎忘了,受到疫情冲击在这几年挣扎在温饱线上,工作受到严重冲击的同胞,房贷、车贷、生活压力差点压垮了他们,他们依旧在努力生活,好不容易放开再回到封控的时候无异于要人命。

不光个人,我国的整体经济态势也不容乐观。2022年11月我国对外出口总额同比暴跌百分之8.7,对美出口总额暴跌百分之25.4。这种情况非常异常,对于国内制造业发展和宏观经济平稳运行造成了严重冲击。旧政策已经不再适应现实情况,国外高端电子产品在中国的代加工厂正在蠢蠢欲动,准备搬离中国,去劳动力更便宜的东南亚,到时候失业人群将由谁来提供工作岗位,这种情况也不利于社会稳定,毕竟就业是民生的头等大事。
疫情封控对于国家财政来说也造成了不小的压力,全国财政赤字较上一年度翻了1倍,高达4万亿,仅11月一个月就造成了1万亿的财政赤字。仅靠国家财政情况支撑疫情封控已经很难,当然,羊毛出在羊身上,国家财政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财政赤字这么多钱最终还是老百姓承担成本,说到最后有几个人愿意承担?

XBB.1.5作为新变异毒株虽然传播性更强,感染率很高,但是致病率和致死率并没有显著提升,在经历第一波疫情高峰感染过后的人们体内会有抗体,对XBB.1.5于具有很好的防御作用,三个月内感染的几率不大。
重回封控道路不可行,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保护好自己和家人。
三、保护好自己
国家将防控责任交回了我们自己手中,虽然自由了,但是保护自己的责任却更重了。有人在网上调侃“国家保护了我们三年,已经尽力了,未来只能靠我们自己了”,虽然是调侃,但也是实话。作为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我们要保护好自己。

无论政策怎么变,身体和健康都是自己的,自己都要负责。目前全国的医疗资源依旧紧张,虽然医药企业在加速生产,却也无法根本解决这一问题。我国是人口大国,一次感染人数过多医疗资源也无法合理分配,所以没有感染的同志还是再等等,越晚感染越好。
如果家里还有老人,尤其是有慢性病、基础病的老人,比如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如果没有过敏症状和特殊情况,都应当接种疫苗,疫苗能够有效防护病毒侵袭。奥密克戎对于老年人来说,会引起基础病的恶化,这对于身患基础病的老年人来说是致命的,这一点,相信很多人在实际生活中已经深深体会到了。

三、总结
重症高峰会在感染高峰后到来,希望国家已经研究出了相关政策,医疗卫生企业和单位已经做好了应对准备。封控已经成为历史,历史的车轮不可倒退,未来我们一定会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与疫情斗争到底!
对此,大家都有什么看法呢?留言区一起讨论一下吧。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