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一旦下跌,最倒霉的不是手上有房的炒房客,而是“这类人”
近年来,房价一直居高不下,从每平米千元到每平米万元,房价如竹笋一样,每一年都能往上窜一节,房价的高昂给许多在城市生活打拼的青年或想要在城市有一番作为的年轻人一个极其现实的压力,许多人年纪轻轻就背上了各种“贷”:房贷、车贷……而贷不到资金的人,只能看着居高不下的房价而望而却步。
房价的增长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一方面,中国经济突飞猛涨,更是拥有世界最齐全的制造业门类,经济的发展使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更多人想拥有一套自己的房子,对房子的需求也逐渐超过房屋的供给,许多人将房屋当作“硬通货”,就像金子一样,期望发挥其保值升值的作用;

另一方面,许多炒房客想趁着房价升高,大捞一笔,于是在房价低谷时期大肆购进房屋,进行囤积,减少市场上的房屋供应量,到了房价高点时再一并卖出,以此赚取买卖的利差,获取丰厚利润。楼市的繁荣、房价的跃升,让人们忘记了房屋的居住功能,转而寻求它的投资价值。
但如今情况已发生了改变,房价开始出现下降趋势,房屋市场出现供过于求迹象,许多炒房客曾购买的房子找不到买方,再加之房产税的实施推行,每年都要承担一定的费用,但在房价下跌大潮中,最倒霉的是炒房客吗?其实非也,最倒霉的是按揭贷款买房的人、开发商和银行。
对于贷款按揭买房的人来说,为了购买一套房子,往往需要贷款20年甚至30年或以上之久,这一操作在房价持续上升的情况下不失为明智之举,但房地产行业突然迎来这样的寒冬,让许多人手足无措。

每月或每年都要付一笔不菲的费用给一套很可能在未来低于原价值的房屋,这笔买卖在如今显得没那么有吸引力了,许多人可能向亲戚、向朋友借钱,工作勤勤恳恳,倾其所有才按揭贷款买了一套房子。
如果房子失去原有的价值,变成负资产,这些人本身经济基础就差,再加之失去了房屋这一投资工具的价值,很可能承担不了这样巨大的风险,影响其未来生活质量和发展方向。
对开发商来说,他们前期为了房子的建成付出了大量的经济、时间成本,许多楼盘建成之后价格下降,开发商不仅得不到足够的利润,在房子卖不出去的情况下,会产生各类杂费:保洁费、招待费等,房屋附近的人口流量也直接决定了招商的难易度,小区住的人不多,商铺也不会选择聚集到小区附近,这也反过来影响消费者的购房决策。

根据可靠数据来源,从2022年初至今,全国已经有超过450家以房地产为主要业务或从事房地产相关的行业申请破产,这一数字较往年有所提升。
要知道在曾经,房地产行业对GDP的增长贡献占比高达7.3%,房地产比重上涨78%,是妥妥的经济增长助推剂。而现在房价低迷,房地产商作为主要房屋供给者,会首先受到冲击,致使其经济周转减缓、缺乏现金流,无法支撑而倒闭。
对银行来说,作为重要的金融机构,在金融市场上联系上下资金,促进经济运转方面发挥重要着眼。开发商开发楼盘往往需要大量资金,所以许多开发商会选择去银行贷款足够的资金,然后再进行开发活动;

而购房者大多也需要去银行贷款买房,可以说,房地产行业初期流入的资金绝大部分都来自于银行。
购房者购房要以房屋作为抵押物,当购房者无力偿还贷款时,银行就以收回抵押物房屋为惩罚,但当收回的房屋价值较低,无法在市场上以适当的价格进行迅速交易时,银行就会受到亏损,坏账就会增加。

2008年的金融危机前期,美国信贷市场繁荣,标准普尔等评级机构将大量垃圾债券冠以较高的评级,银行放贷条件宽松,许多人通过贷款就拥有了自己的第一套房,然而好景不长,资产价格骤然下跌,银行很难收回贷款,入不敷出,最终泡沫破裂,危机全球的经济危机发生,直至今日,许多国家还处在经济危机的阴影之中。

小结
房屋市场形势千变万化,作为购房者,可以抓住这次机会,以更低的价格购买房屋,作为售房者,要谨慎观望,根据后续局势再加以判断。
今日话题:房价一旦下跌,最倒霉的不是手上有房的炒房客,而是“这类人”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