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什么时候能结束?美国科学院士和钟南山院士的预言相吻合
新冠疫情已经持续了三年多了,这三年你是怎么过的呢?2022年底我们终于从无休止的封控中解脱了出来,可面对第一波疫情高峰的冲击,很多人不仅遇到了“初阳”的尴尬,而且还不得不面临“一药难求”的困局。
有关疫情何时结束的预测,已经成为全球聚焦的话题。最近美国科学院院士针对新冠何时结束做出了预言,结果居然和钟南山院士不谋而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一、不谋而合的中美院士
在抗击新冠方面,我国和美国的科研实力是全球顶尖的。这一方面是因为中美两国过去就是流行病学领域的传统强国,另一方面是因为中美都拥有大量的新冠感染人口,这为研究新冠提供了宝贵的样本资源。所以说中美得出的有关新冠的预判一般都是十分准确的。
最近美国科学院院士公开表示,新冠疫情将在2023年6月宣告结束,这和钟南山院士之前的表态不谋而合。中美院士之所以会得出一样的预判,主要是出于天气因素的考虑。

众所周知,严寒干燥的天气是新冠病毒最喜欢的环境。在冬天不仅新冠病毒的生存时间会变长,而且人群聚集在室内的时间也会增加,这就为新冠疫情暴发创造了条件。这也是为什么中美两国会在最近集中出现大量新冠患者的主要原因。
进入2023年6月以后,中美两国的大部分地区都会进入炎热的夏季。届时有利于新冠疫情暴发的自然条件基本都会消失,这就让新冠疫情结束成为可能。

二、预言是否靠谱
俗话说“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即使是再权威的专家也不能保证每次预言都能准确无误。钟南山院士就曾公开表示,自己不是神、不可能每次预测都是正确的,那么中美院士有关疫情结束时间点的预言是否靠谱呢?
首先,过往经验表明新冠病毒并没有那么弱不禁风。虽然夏季的高温和紫外线的确能消灭一些新冠病毒,但是残留的病毒也依然能造成很大的威胁,这也是为什么过去三年的夏天没有阻止疫情蔓延的原因。再加上6月份南半球正处于冬季,新冠疫情依然可以在那里肆虐。

另外,BXX的出现让防疫形势变得更加复杂。目前BXX和它的“后代”BXX.1.5已经在全球多国爆发,在美国它已经成为新增病例中的主要流行毒株,我国卫健委也在1月13日宣布,国内已经发现了一例BXX本土病例。BXX的出现,意味着新冠疫情在短期内很难结束。
综合以上两个因素,我们能得出这样的结论:新冠疫情在2023年6月结束,很可能只是中美院士的美好愿望。

三、新冠疫情结束的条件
从流行病学的原理来看,没有任何一种疫情可以永远持续下去,新冠疫情也不例外。从目前的防疫进展来看,想要新冠疫情彻底结束,或者说让它变成和普通流感一样的常见病,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 病毒毒性减弱
新冠病毒是典型的单链RNA病毒,这让它的变异性变得非常高。根据统计,目前全球已经出现了16种新冠变异毒株,其中奥密克戎是现在的主要流行毒株。如果奥密克戎可以进一步变异成比它现在毒性更弱的新冠病毒亚型,疫情结束就非常有可能了。

2. 特效药的研发
相比寄希望于病毒毒性减弱来结束疫情,加快研发新冠特效药是更主动的做法。虽然辉瑞特效药的重症治愈率已经接近90%,但是它的高昂价格却也让很多人无法接受。如果我们能研发出一种物美价廉的新冠特效药,让全球都能买得起,那么新冠疫情的危害就没那么可怕了。
3. 强效疫苗的推广
现在全球推广的新冠疫苗,都不能有效避免“变阳”的情况,这就让防疫工作变得非常困难。只有推广预防能力更强的疫苗,才能阻止新冠病毒的进一步传播。

结语
随着全面解封的到来,很多人都盼望起了疫情彻底结束的那一天。不过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新冠疫情恐怕还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困扰着我们。在此期间,我们不仅要做好相关的防疫工作,而且还需要加强自己的健康管理,只有拥有超强的免疫能力,我们才能真正保护自己不受新冠病毒的危害。
那么你觉得我们该怎么保护自己的健康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如果喜欢我们的文章,欢迎大家点关注哦!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