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乙类乙管”后,有必要继续戴口罩吗?专家最新发声值得注意
此前已经宣布新冠病毒感染归类为“乙类乙管”,同时对疫情防控措施做出一定的调整和优化,通过这样的方式减少防控工作对民众日常学习工作生活的影响,同时在经济社会发展和疫情防控中寻找新的平衡。新冠病毒感染人数此前也大幅度上升,相关话题更是引发热议。而在最近随着很多地区的感染高峰已经过去,新冠病毒感染者相继顺利康复,很多人提出疑问,如今是否还有继续佩戴口罩的必要,针对这项问题专家已经做出判断和提醒。

根据媒体报道,近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就当前疫情局势进行介绍。实施了“乙类乙管”之后,重点人群、重点场所依然是防控重点,其中社会福利机构和养老机构也会加强健康监测,确保高风险人群能够做到早发现、早治疗。而交通、餐饮以及物流等行业的工作人员需要加强自己的防护措施,如果出现临床症状需要及时进行报道。对于是否需要继续佩戴口罩这个问题,中国疾控中心的研究员常昭瑞强调,目前国内各个地区的新冠病毒感染疫情依然处于不同的流行阶段,正因此需要科学规范佩戴口罩,维持相应的个人防护措施。

在进入商场超市、医院或者室内会场等人员密集、环境封闭的公共场合的时候,需要全程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等级的口罩。其次在进入养老机构、社会福利机构等弱势人群集中的场所时,同样需要注重自己的防护措施。除此之外,如果自己出现了发热、咽痛等感染新冠病毒的临床症状时,也需要佩戴口罩做好防护,避免出现新冠病毒感染或者扩散。

武汉市疾控中心的传染病防治所所长杨小兵日前强调,新冠病毒感染最近实施“乙类乙管”,防控措施在以往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冬天正是新冠病毒感染以及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流行季节,社会面的传染源头无法很好的确定,对于那些还没有感染的民众而言,更需要做好各方面的防护工作。事实上,即便感染新冠病毒并且顺利康复,人体内的抗体水平也会不断下降,随着时间推移遭受二次感染的可能也会有所上升。
部分消息参考来源:光明网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