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唏嘘的现状:社会上越来越多行业,正在被一群中老年人控制着
初入职场的员工都会感觉到一个明显的怪异现象,那就是公司的高级管理层几乎全部被中老年人把持,这一现象在国企央企中尤为明显,这也引发了强烈的社会讨论。

这是一个令人感到唏嘘的现状,社会上越来越多的行业,正在被一群中老年人控制着。对于这种现状的舆论反响也存在着明显的两极分化,认同和不认同这种现象的朋友分成了两大阵营,到底我们该如何看待这种现象呢?
一、 资源掌控者
随便举几个例子,互联网行业大佬中马云今年58岁,马化腾51岁,锂电池之王、宁德时代的创始人曾毓群今年也有54岁。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我们所熟知的亿万富豪们几乎全部是中老年人。

这一现象在国企和央企中的表现更为突出,根据《证券时报》统计资料显示,在256家国企和央企中担任董事长职位的人,平均年龄为53岁,甚至还存在许多“超龄领导”,这不仅更加令人感到惊讶。
《2019年亿万富翁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亿万富翁的平均年龄为56岁。尽管存在着“王公子”这样的顶级富二代,也没能把这个数字给拉低。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全球范围内亿万富翁的平均年龄为66岁,也就是说中国富豪的平均年龄实际上是偏低的。不过这一数据相信很快就能跟上世界的大潮流。

越来越多的行业正在被中老年人控制,他们掌握着优势的社会资源,拥有着令人羡慕的身家水平,是妥妥的“人生赢家”。但这种现象也引起了巨大的争议,到底这种现象是好还是坏呢?
二、 显著弊端
全世界范围内无论是公司还是行政单位甚至是公益组织,实际上都是一个人情场,只不过这种现象在中国表现的更为明显而已。自古以来,我国就推崇德高望重的长者,只有他们站出来领导才能平衡各派势力,达成利益均衡的局面。

进入到商业化时代,各种现象仍然存在,集中表现在国有企业之中。资历被看做是职位的一块“敲门砖”,没有多年摸爬滚打的经验,连被提名的资格都没有。但当一个公司的高层普遍都是中老年人的时候,公司的发展模式就会僵化,缺乏创新思想和进取的精神。
公司中“倚老卖老”“任人唯亲”的情况屡见不鲜,职场中人入门的第一课就是学习“拍马屁”,这绝对不是一个公司该有的良好生态环境。许多的大龄高管坐上这个位置以后就开始沉迷于享乐,不好听的话再也听不进去了。

对于整个社会而言,当财富大量流入到中老年群体身上,年轻人能够分到的“蛋糕”就会越来越小。贫穷和富贵将会成为一种基因,被持续的遗传下去。
2019年任正非曾大规模辞退7000名老员工,宁愿付出10亿的赔偿金也要让他们重新“竞聘上岗”,目的就是为了打破公司的“老人体制”,激发公司的创新能力。去年12月,刘强东内部讲话,痛斥“忽悠”他的高管,并宣布京东所有高管整体减薪,同样反应出了这个道理。

但中老年人把控社会资源似乎又非常合理,为什么这么说呢?
三、 合乎情理
如果一个社会真的完全由年轻人来垄断各行各业,占据优势的社会财富资源,情况明显更为恶劣。这就印证了前文的观点,财富和地位是烙在基因里的印记,是可以传承的。没有一个良好的身世背景,只能平庸一辈子。
中老年人能够掌控社会资源,这是时间积累下来的结果,他们曾经也是普通人,只不过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命运的眷顾逐渐成长为“大佬”。对于目前在职场中辛勤工作的职工来说,他们或许应该认同这种现象,如果不认同的话,也就意味着他们认同自己可以一辈子平庸下去。

江山代有才人出,如今的90后、00后们未来也将成长为“大佬”,成为社会的顶梁柱。届时他们将把控社会的各行各业,而老一辈们则会淡出历史舞台。只不过我们希望届时这些大佬们不要全部都是老一辈强人们的后代。
总结
越来越多行业被中老年人把持,确实是一个令人唏嘘的社会现象。但这种现象从某种程度来说是社会正常运转的结果,公众不必过多纠结。大家最应该关心的应该是社会阶级固化问题,这才是要命的难题。
对此,你们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免责声明:文章不作商业用途,无意侵犯任何人的权益,如有信息纰漏请私信作者修正。本文系原创作品,谢绝转载,抄袭、洗稿必究。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