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发布致市民的一封信
原标题:重庆发布致市民的一封信
文/江湖独白专栏
“重庆加油!重庆雄起!”
这是来自于重庆发布致市民的一封信的结尾,很快受到了网友的广泛关注,它真实地说出了现在重庆疫情的转折点,让人回过头来看到一同为抗疫工作努力的人们。

(报道中的致市民的一封信)
重庆是一个有温度的城市,在突发的疫情反扑的情况下,与病毒的较量正处于胶着状态的,打赢这一场“战役”仍需要一定的时间,主要还是要依靠大家的支持,这座城市需要“静一静”。
从此次疫情的脉络上看,至11月1日重庆沙坪坝区报告1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后,目前为止已经过去18天,每一天都是在对疫情防控进行调整。
在11月2日的重庆市举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李畔提到:“全国疫情形势严峻复杂,已连续3天每日新增感染者总数超过2500例,呈现出点多、面广、频发的特点,重庆面临的防输入、防扩散压力巨大。”
到了11月17日的143场新闻发布会上,李畔副主任在介绍疫情发展情况时,是说出了“快速发展”的情况,列出了“11月16日单日新增感染者数量再创新高的4072例,近4天新增感染者数量超过12000例”,表明疫情防控形势十分严峻复杂。

(重庆疫情的脉络)
这座位于大西南的直辖市城市正在抓紧时间“战斗”,根据卫健委最新的数据反馈,重庆现有确诊1731例,现有高风险地区2126个,近14天公布确诊场所1个,患者轨迹点288个,这一个个数字下都是大家的坚持。
在这封信在开头就提到了“初冬的重庆,正面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最严峻的考验”,不得以让城市停下来,其中提到了为防疫做出努力的每一个人,对于广大市民居家隔离的行为表示认可。
对于疫情的突然来袭,大家的生活都受到了影响,这是病毒带来的寒意,在每个人的身体上留下痕迹,不管是受限在家的居民,还是保供抗疫的工作人员,都成了此次战争的主力军。
在中间有比较长的篇幅说出了很多人的无奈,封控期间的上班族无法工作、小孩无法正常上学、商户开店受影响等等,这都是封控疫情会带来的切实影响,它是避不开的头疼问题。
不说不代表它不存在,只有将问题提出来,才能真正地解决问题,面对再次发生变化的病毒,还是需要借助大众的理解。

(重庆城市的一角)
针对疫情的变化,张伯礼院士最新研判认为“奥密克戎难以彻底消灭,但希望越变毒性越低”,提出“病毒变了策略就得变”,对于重庆疫情的突破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重庆市卫健委发出的消息,重庆疫情在13日出现激增的情况下,社会新增面积占比正在不断走低,在11月18日降到了20.7%,这预示着80%的感染者来自于隔离和管控人员。
可以发现重庆在发现疫情之后,一直实时更新疫情情况,虽然数据变化较多,可是能够看出应战疫情病毒的决心。

(公开的疫情防控数据)
必须清楚的一点是,重庆疫情刚开始之初,很多人没想到会演变成“严峻”的时刻,可以说,在封控前夕,很多人对于病毒的严重性并不在意,并没有选择配合防疫工作,加上病毒的感染性越来越大的缘故,最终成为了现象级的问题。
如今重庆采用的是精准防控,人性化管理,既体查民情,也兼顾生活,在尽量不打扰大家正常生活秩序下抗疫,对于每天变化的数据进行监控,从而调整封控区域。
对于高风险地区做到“足不出户、上门服务”等防控措施,逐渐调整为低风险地区,利用精准防控的方式减少防疫之中带来的经济损失,对封控居民的保供问题及时作出反应。
重庆这城市用它务实的态度应对突发的疫情,一切以疫情的数据说话,摆出了誓与奥密克戎变异毒株较量到底的架势,在允许的情况下,在最大限度保持社会面活力的前提下,应隔尽隔离,检验清零成效。
封控区域的扩大,对于居家隔离的人员心中是一个无形的压力,凭借着一股勇气坚持下来,大家的心声都是希望疫情早日结束,恢复正常的生活。
有人说公布新增感染数据会引发网友热议,可是重庆仍然采取这样的方式,积极地回应社会问题,只有万众一心才能将病毒驱除,这是减少没必要损失的社会层面调整。

(加油打气)
想要恢复重庆市往昔的烟火气,归根到底还是根据新增感染的数据做出调整,在逐渐明了的形势之下,相信很快能够听到胜利的号角。